化妝品防腐的效果評價

一、感官評價

變質的化妝品從其色澤、氣味與組織的顯著變化可以初步看出來。(1)色澤的變化是由於有色和無色的微生物生長,將其代謝產物中的色素分泌在化妝品中,如最常見的由於黴菌的作用,使得化妝品產生黃色、黑色或白色的黴斑以至發黴。(2)氣味的變化是由於微生物作用產生的揮發物質,如胺、硫化物所揮發的臭氣,以及由於微生物可使化妝品中的有機酸分解產生酸氣,這些使得經微生物汙染的化妝品散發著一股酸臭味。(3)由於微生物的酶(如脫羧酶)的作用,使化妝品中的脂類、蛋白質等水解,使乳狀液破乳,出現分層、變稀、滲水等現象,液狀化妝品則出現混濁等多種結構性的變化。如果產品出現了上述的現象,可以初步判斷產品已變質,配方中防腐體系設計上存在問題,需要重新設計。


二、菌落總數檢測

菌落總數(aerobicbacterialcount)是指化妝品檢樣經過處理,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後(如培養基成分、培養溫度、培養時間、pH值、需氧性質等),1g(1mL)檢樣中所含菌落的總數。所得結果只包括一群本方法規定的條件下生長的嗜中溫的需氧性菌落總數。測定菌落總數便於判明樣品被細菌汙染的程度,是對樣品進行衛生學總評價的綜合依據。1.所需儀器和設備


化妝品防腐的效果評價

1.所需儀器和設備

三角瓶,250mL;量筒,200mL;pH計或精密pH試紙;高壓滅菌器;3.5試管,15mm×150mm;滅菌平皿,直徑9cm;滅菌刻度吸管,10mL、1mL;酒精燈;恆溫培養箱,36±1℃℃;放大鏡。

2.培養基和試劑

(1)生理鹽水

(2)卵磷脂、吐溫-80——營養瓊脂培養基

成分如下:


蛋白腖  20g  卵磷脂  1g


牛肉膏  3g  吐溫-80  


7g氯化鈉  5g  蒸餾水  1000mL


瓊脂  15g


製法:先將卵磷脂加到少量蒸餾水中,加熱溶解,加入吐溫-80,將其他成分(除瓊脂外)加到其餘的蒸餾水中,溶解。加入已溶解的卵磷脂、吐溫-80,混勻,調pH值為7.1~7.4,加入瓊脂,103.43kPa(121℃,15lb)下高壓滅菌20min,儲存於冷暗處備用。

(3)0.5%氯化三苯四氮唑(2,3,5-triphenyl terazolium chloride,TTC)成分:TTC,0.5g;蒸餾水,100mL。溶解後過濾,103.43kPa(121℃,15lb)下高壓滅菌20min,裝於棕色試劑瓶,置於4℃冰箱備用。

化妝品防腐的效果評價

3.操作步驟

(1)用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的檢液2mL,分別注入到兩個滅菌平皿內,每皿1mL。另取1mL注入到9mL滅菌生理鹽水試管中(注意勿使吸管接觸液麵),更換一支吸管,並充分混勻,製成1100:檢液。吸取2mL,分別注入到兩個滅菌平皿內,每皿1mL。如樣品含菌量高,還可再稀釋成11000:,110000:…,每種稀釋度應換1支吸管。

(2)將融化並冷至45~50℃的營養瓊脂培養基傾注到平皿內,每皿約15mL,隨即轉動平皿,使樣品與培養基充分混合均勻,待瓊脂凝固後,翻轉平皿,置36±1℃℃培養箱內培養48h±2h。另取一個不加樣品的滅菌空平皿,加入約15mL營養瓊脂培養基,待瓊脂凝固後,翻轉平皿,置36±1℃℃培養箱內培養48h±2h,為空白對照。


4.菌落計數方法

先用肉眼觀察,點數菌落數,然後再用放大5~10倍的放大鏡檢查,以防遺漏。記下各平皿的菌落數後,求出同一稀釋度各平皿生長的平均菌落數。若平皿中有連成片狀的菌落或花點樣菌落蔓延生長時,該平皿不宜計數。若片狀菌落不到平皿中的一半,而其餘一半中菌落數分佈又很均勻,則可將此半個平皿菌落計數後乘以2,以代表全皿菌落數。


5.菌落計數及報告方法

(1)首先選取平均菌落數在30~300個之間的平皿,作為菌落總數測定的範圍。當只有一個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符合此範圍時,即以該平皿菌落數乘其稀釋倍數(見表5-24中例1)。

(2)若有兩個稀釋度,其平均菌落數均在30~300個之間,則應求出兩菌落總數之比值來決定,若其比值小於或等於2,應報告其平均數,若大於2則報告其中稀釋度較低的平皿的菌落數(見表5-24中例2及例3)。

(3)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均大於300個,則應按稀釋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見表5-24中例4)。

(4)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均小於30個,則應按稀釋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見表5-24例5)。


(5)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均不在30~300個之間,其中一個稀釋度大於300個,而相鄰的另一稀釋度小於30個時,則以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見表5-24中例6)。

(6)若所有的稀釋度均無菌生長,報告數為每克或每毫升小於10CFU。(7)菌落計數的報告,菌落數在10以內時,按實有數值報告之,大於100時,採用二位有效數字,在二位有效數字後面的數值,應以四捨五入法計算。為了縮短數字後面零的個數,可用10的指數來表示(見表5-24報告方式欄)。在報告菌落數為“不可計”時,應註明樣品的稀釋度。

表5-24 細菌計數結果及報告方式

化妝品防腐的效果評價

注:CFU為菌落形成單位。

三、防腐挑戰試驗測試

國內外配方設計時普遍採用防腐挑戰性試驗評價防腐劑的有效性。防腐挑戰性試驗更接近實際應用,該方法能夠模擬化妝品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受到高強度的微生物汙染的潛在可能性和自然界中微生物生長的最適宜條件,從而避免由微生物汙染造成的損失和為消費者健康提供可靠的保證。

化妝品防腐的效果評價

1.CTFA推薦的一次加菌防腐挑戰性試驗及評價標準

CTFA的方法初始的黴菌和細菌的接種量分別為10000CFU/g(mL)和1000000CFU/g(mL)(CFU為菌落單位),要求在第7天時黴菌降低90%,細菌降低99.9%,並且在28天內菌數持續下降。美國在CTFA評價方法的基礎上提出更為嚴格的標準,即:若單菌接種的三個平行試驗中任何一種微生物數量的平均值,在第7天時下降到100CFU/g(mL)以下,28天全部為0,則視為效果優良通過挑戰試驗;若第7天時下降到1000CFU/g(mL)以下,則視為勉強通過;若單菌接種的任何一種微生物,任何一個平行樣達不到上述標準,也達不到CTFA的要求,防腐體系則評定為無效。


2.國內參照CTFA加菌防腐挑戰性試驗及評價標準

初始接種細菌量1000000CFU/g(mL)。


1)第28天時,樣品中含細菌或黴菌>1000CFU/g(mL)該樣品不能通過微生物攻擊的挑戰試驗,表明樣品的防腐體系不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作用,產品在生產、貯藏和使用中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汙染。

(2)第28天時,樣品中含細菌或黴菌在100~1000CFU/g(mL),該樣品有條件地通過挑戰試驗,即當產品中蛋白質或其他動植物材料成分不是特別高,同時生產的衛生環境符合要求,包裝物不易發生二次汙染時,該防黴體系可以使用,否則不能。

(3)第28天時,樣品中含細菌或黴菌在10~100CFU/g(mL),表明該樣品的防腐體系對微生物有較強的抑殺效果,通過挑戰試驗,產品在生產、貯藏和使用時不容易受到微生物汙染。

(4)從第7天起,樣品中的細菌或黴菌<10CFU/g(mL),說明該樣品的防腐體系對微生物有特強的抑殺作用,通過挑戰試驗,產品在生產、貯藏和使用時很不容易被微生物汙染。根據經驗,當測試進行到第7天時,若細菌和黴菌數均能降低到1000以下時,第28天時的結果和評價一般都能通過挑戰試驗;當測試進行到第14天時,細菌和黴菌數在10000以上時,第28天時的評價基本都不能通過挑戰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