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防腐的效果评价

一、感官评价

变质的化妆品从其色泽、气味与组织的显著变化可以初步看出来。(1)色泽的变化是由于有色和无色的微生物生长,将其代谢产物中的色素分泌在化妆品中,如最常见的由于霉菌的作用,使得化妆品产生黄色、黑色或白色的霉斑以至发霉。(2)气味的变化是由于微生物作用产生的挥发物质,如胺、硫化物所挥发的臭气,以及由于微生物可使化妆品中的有机酸分解产生酸气,这些使得经微生物污染的化妆品散发着一股酸臭味。(3)由于微生物的酶(如脱羧酶)的作用,使化妆品中的脂类、蛋白质等水解,使乳状液破乳,出现分层、变稀、渗水等现象,液状化妆品则出现混浊等多种结构性的变化。如果产品出现了上述的现象,可以初步判断产品已变质,配方中防腐体系设计上存在问题,需要重新设计。


二、菌落总数检测

菌落总数(aerobicbacterialcount)是指化妆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pH值、需氧性质等),1g(1mL)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本方法规定的条件下生长的嗜中温的需氧性菌落总数。测定菌落总数便于判明样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是对样品进行卫生学总评价的综合依据。1.所需仪器和设备


化妆品防腐的效果评价

1.所需仪器和设备

三角瓶,250mL;量筒,200mL;pH计或精密pH试纸;高压灭菌器;3.5试管,15mm×150mm;灭菌平皿,直径9cm;灭菌刻度吸管,10mL、1mL;酒精灯;恒温培养箱,36±1℃℃;放大镜。

2.培养基和试剂

(1)生理盐水

(2)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

成分如下:


蛋白胨  20g  卵磷脂  1g


牛肉膏  3g  吐温-80  


7g氯化钠  5g  蒸馏水  1000mL


琼脂  15g


制法:先将卵磷脂加到少量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加入吐温-80,将其他成分(除琼脂外)加到其余的蒸馏水中,溶解。加入已溶解的卵磷脂、吐温-80,混匀,调pH值为7.1~7.4,加入琼脂,103.43kPa(121℃,15lb)下高压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3)0.5%氯化三苯四氮唑(2,3,5-triphenyl terazolium chloride,TTC)成分:TTC,0.5g;蒸馏水,100mL。溶解后过滤,103.43kPa(121℃,15lb)下高压灭菌20min,装于棕色试剂瓶,置于4℃冰箱备用。

化妆品防腐的效果评价

3.操作步骤

(1)用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的检液2mL,分别注入到两个灭菌平皿内,每皿1mL。另取1mL注入到9mL灭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注意勿使吸管接触液面),更换一支吸管,并充分混匀,制成1100:检液。吸取2mL,分别注入到两个灭菌平皿内,每皿1mL。如样品含菌量高,还可再稀释成11000:,110000:…,每种稀释度应换1支吸管。

(2)将融化并冷至45~50℃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倾注到平皿内,每皿约15mL,随即转动平皿,使样品与培养基充分混合均匀,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置36±1℃℃培养箱内培养48h±2h。另取一个不加样品的灭菌空平皿,加入约15mL营养琼脂培养基,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皿,置36±1℃℃培养箱内培养48h±2h,为空白对照。


4.菌落计数方法

先用肉眼观察,点数菌落数,然后再用放大5~10倍的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一稀释度各平皿生长的平均菌落数。若平皿中有连成片状的菌落或花点样菌落蔓延生长时,该平皿不宜计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皿中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数分布又很均匀,则可将此半个平皿菌落计数后乘以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


5.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

(1)首先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个之间的平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的范围。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即以该平皿菌落数乘其稀释倍数(见表5-24中例1)。

(2)若有两个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个之间,则应求出两菌落总数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或等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稀释度较低的平皿的菌落数(见表5-24中例2及例3)。

(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个,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5-24中例4)。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个,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5-24例5)。


(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个之间,其中一个稀释度大于300个,而相邻的另一稀释度小于30个时,则以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5-24中例6)。

(6)若所有的稀释度均无菌生长,报告数为每克或每毫升小于10CFU。(7)菌落计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以内时,按实有数值报告之,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应以四舍五入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零的个数,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见表5-24报告方式栏)。在报告菌落数为“不可计”时,应注明样品的稀释度。

表5-24 细菌计数结果及报告方式

化妆品防腐的效果评价

注:CFU为菌落形成单位。

三、防腐挑战试验测试

国内外配方设计时普遍采用防腐挑战性试验评价防腐剂的有效性。防腐挑战性试验更接近实际应用,该方法能够模拟化妆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受到高强度的微生物污染的潜在可能性和自然界中微生物生长的最适宜条件,从而避免由微生物污染造成的损失和为消费者健康提供可靠的保证。

化妆品防腐的效果评价

1.CTFA推荐的一次加菌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CTFA的方法初始的霉菌和细菌的接种量分别为10000CFU/g(mL)和1000000CFU/g(mL)(CFU为菌落单位),要求在第7天时霉菌降低90%,细菌降低99.9%,并且在28天内菌数持续下降。美国在CTFA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即:若单菌接种的三个平行试验中任何一种微生物数量的平均值,在第7天时下降到100CFU/g(mL)以下,28天全部为0,则视为效果优良通过挑战试验;若第7天时下降到1000CFU/g(mL)以下,则视为勉强通过;若单菌接种的任何一种微生物,任何一个平行样达不到上述标准,也达不到CTFA的要求,防腐体系则评定为无效。


2.国内参照CTFA加菌防腐挑战性试验及评价标准

初始接种细菌量1000000CFU/g(mL)。


1)第28天时,样品中含细菌或霉菌>1000CFU/g(mL)该样品不能通过微生物攻击的挑战试验,表明样品的防腐体系不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作用,产品在生产、贮藏和使用中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2)第28天时,样品中含细菌或霉菌在100~1000CFU/g(mL),该样品有条件地通过挑战试验,即当产品中蛋白质或其他动植物材料成分不是特别高,同时生产的卫生环境符合要求,包装物不易发生二次污染时,该防霉体系可以使用,否则不能。

(3)第28天时,样品中含细菌或霉菌在10~100CFU/g(mL),表明该样品的防腐体系对微生物有较强的抑杀效果,通过挑战试验,产品在生产、贮藏和使用时不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

(4)从第7天起,样品中的细菌或霉菌<10CFU/g(mL),说明该样品的防腐体系对微生物有特强的抑杀作用,通过挑战试验,产品在生产、贮藏和使用时很不容易被微生物污染。根据经验,当测试进行到第7天时,若细菌和霉菌数均能降低到1000以下时,第28天时的结果和评价一般都能通过挑战试验;当测试进行到第14天时,细菌和霉菌数在10000以上时,第28天时的评价基本都不能通过挑战试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