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典籍-儒門事親

成書背景

傳統典籍-儒門事親

本書原為三卷,系張從正以平日聞見及嘗試之效彙輯而撰,麻知幾為之潤色。後又整理成《直言治病百法》三卷、《十形三療》三卷、《雜記九門》一卷、《撮要圖》一卷、《三法六門》一卷、《世傳神效名方》一卷、《治法雜論》一卷,並益以《劉河間先生三消論》、《扁鵲華佗察聲色定死生訣要》,總成《儒門事親》十五卷。

張從正(約1156-1228)金代著名醫學家,金元四大家之一,“攻下派”代表人物。字子和,號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睢縣、蘭考)人。久居陳州宛丘(今河南淮陽)。好讀書賦詩。先世授以醫方,後遊學於劉從益之門。精醫術,名擅中州。金代興定年間(1217~1221)召入太醫院,不久即告去,日與麻知幾、常仲明講明奧義,辨析玄理。耽嗜醫經五十餘年。學宗劉完素,用藥偏寒涼,然起疾救死多取效。其時醫生好用溫補,張氏則力矯時弊,謂外邪傷正,以熱證、實證為多,“邪氣加諸身,速攻之可也”。主張祛邪以扶正,邪去則正自安。分疾病為風、寒、暑、溼、燥、火六門,治之以汗、吐、下三法(即“三法六門”)。運用三法,得心應手。凡病在上者皆可吐,在表者皆可汗,在下者皆可下。三法各有禁忌證,宜辨證施行。以其擅用攻下法,故後世將宗其學者統稱為“攻下派”。然張氏亦注意適時補益,謂“豈有虛者不可補、實者不可瀉之理哉?”邪去之後,每用飲食以調養之。其治衛德新妻因驚得病,聞響即昏時,以木棒反覆敲擊木幾,令其習以為常而愈。此案即尊《內經》“驚者平之”之理,謂“平者常也,常見之必無驚”。為中醫史上著名心理療法治例之一。後以平日聞見及嘗試之效,輯為《儒門事親》三卷,麻知幾為之潤色。據載尚有《三複指迷》《子和心法》《張氏經驗方》《秘傳奇方》《汗吐下法》《治病撮要》等醫著。

內容簡介

今本前三卷傳為張從正手稿,計收七方十劑繩墨訂、攻裡發表寒熱殊途箋、汗吐下三法該盡治病詮、推原補法利害非輕說、五積六聚治同鬱斷、九氣感疾更相畏治衍、補論等醫論三十篇,旨在發明“治病重在祛邪、邪去正自安”之學術理論;卷四、五為《治百病法》,分述內、外、婦、兒各科一百種疾病治法;卷六至卷八為《十形三療》,取張氏主治二百餘例驗案、一百三十九種病證,類分為風、暑、火、熱、溼、燥、寒、內傷、外傷、內積、外積諸形,以為其“汗、吐、下三法該盡百病”學術觀點之佐證;卷九系《雜記九門》,多屬門人隨師診餘筆錄之醫案醫話;卷十《撮要圖》,概述五運六氣、五鬱之病、十二經是動所生病、五洩治法及六門病證方藥等內容;卷十一即“治法雜論”,闡述六淫致病及內傷、外傷諸病治法大要;卷十二為《三法六門》,收載歷代名方及張氏驗方一百七十一首,按吐劑、汗劑、下劑及風、寒、暑、溼、火、燥、兼治內外、獨治內外、調治等類編,以備學者檢閱;卷十三為《劉河間先生三消論》及證治方八首;卷十四載雜論十三篇,略述扁鵲華佗色脈診及斷百病生死訣、病因病機、藥性、十二經水火分治等;卷十五收載世傳神效名方二百六十餘首,皆據病證主治類編。張從正鑑於唐宋以來醫界漸滋補養之風,患者亦聞補則喜,見攻則惡,乃至終老無悔之弊端,遂融貫軒岐、仲景之學,法宗河間之說,結合臨證所見,認識到正氣不能自病,必因邪客而病,強調治病以祛邪為首務,邪去正自安,不可畏攻而養病;邪氣加諸身者,有在上、在中、在下及深淺之異,故分立汗、吐、下三法以盡祛其邪,所謂損有餘即補不足者,是其立論之宗旨。書中據河間臟腑六氣病機說,將諸病分為風、寒、暑、溼、燥、火六門,統以三法遣治,並引載二百餘例驗案,以證其說,並展現其汗、吐、下三法實兼眾法之精湛學驗。如以引涎、漉涎、嚏氣、追淚等凡能上行者皆屬吐法,灸、蒸、燻、洗、熨、烙、針刺、砭、射、導引、按摩等能解表者均屬汗法,催生、下乳、磨積、破經、洩氣等下行者皆屬下法;其中既有單取一法即效者,亦不乏兩法並舉或三法交替使用而建功者,既有合乎前賢之常規用法,亦每多權變而出奇制勝,或攻邪居先、食養善後而瘥病者。張氏還重申此三法“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並強調“未嘗以此三法遂棄眾法”,主張當攻則攻,可補則補,“各相其病之氣宜而用之”。在養生補虛方面除了堅持邪未去不可言補的基本原則之外,更為注重“陰陽兩停”之平補法和“精血不足,當補之以食”的食養法,體現其“養生當論食補,治病當論藥攻”的辨證觀。在情志病病因、病機及診斷治療方面,本書不僅從理論上進一步發展了《內經》情志相勝說,而且於臨床實踐中創造性地應用以情易情、行為轉移、意示開導等各種治療方法,開闢了中醫心理治療新局面。

流傳版本

據考,金刊本為十二卷,另載有張氏友人麻九疇(知幾)及常德等弟子輩述子和之學諸書,計有《直言治病百法》二卷、《十形三療》(附“雜記”)三卷、《撮要圖》(附“扁鵲華佗察聲色定死生訣要”等)一卷、《三法六門》一卷、《世傳神效名方》一卷、《治法雜論》(附“劉河間先生三消論”)一卷。元刊本有兩種:一為《儒門事親》三卷本,另一種為金刊本之前八卷。明嘉靖二十年(1541)邵輔(字伯崖)將金刊本《十形三療》所附之“雜記”及《撮要圖》所附之“扁鵲華佗察聲色定死生訣要”等析出,另列入《治法心要》,增分為十五卷;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吳勉學校刻《古今醫統正脈全書》,仿邵氏本而少《治法心要》,另將《三消論》單列一卷,亦為十五卷,即今之通行本。

現存元中統三年(1262)刻本、明嘉靖二十年(1541)刻本、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吳勉學校刻本及日本正德元年(1711)渡邊氏洛陽松下睡鶴堂刻本等十餘種版本,1949年後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書評序言

新刻《儒門事親》序

一氣之決然乎太虛之間也。氤氳摩蕩,以生生萬物。而其稟之駁者,為禽獸,為草木;粹者為人。而其粹者,亦有濃薄強弱之不同,加之六氣侵乎外,七情鬱乎內,而諸疾生焉。有寒有熱,有表有裡,千狀萬證,不可俱述。而要之不過虛實兩者之間焉。故經曰:虛則補,實則瀉。嗚呼!虛實者,診病之標的,而補瀉者,施治之大要也哉!長沙以還,明哲輩出,家擅專門,人立異見。諸說旁舞,於瀉,而立齋偏於補。既有所偏,則不能無弊。苟不能無弊,則又不可無辨焉!予竊為二君之術,一補一瀉,雖有不同,而各極其至,庶乎聖之功,亦莫以加焉。然天下之病,未必盡實,則其偏於瀉也,吾恐虛者之反受其害也;未必盡虛,則其偏於補也,吾恐實者之亦反受其害也。一得一失,明於此而暗於彼,此豈斯道之大成哉!若長沙則不然,可以補則補,而不偏於補;可以瀉則瀉,而不偏於瀉。虛實隨證,補瀉應機,嗚呼!亦可謂大成矣。擬諸古之聖賢,二君之於長沙,猶夷惠之於孔子也。蓋補瀉之不可偏廢,猶裘葛之不可一施也。而今不核虛與實,而致補瀉之各偏,猶不審冬夏之異候,而欲偏裘葛之御也,豈其理也哉。故曰:少陰病下利清谷,裡寒外熱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又曰: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者,宜大承氣湯。補瀉不可偏廢也,可見矣。方今之世,好補而惡瀉,喜溫而畏寒,大黃芒硝,視如蛇蠍;乾薑附子,甘如飴蜜。遇硝黃奏效,則曰:此惟取一時之快,後必致寒中之患。姜附錯投,則曰:姜附猶不驗,歸之於命。蓋亦不思之甚也。故凡治療之書,偏於補者,盛行於世,而梨棗日廣,至於戴人此書,傳誦甚罕,予竊童蒙學醫者,譁偏補之書,而不講瀉實之方,則虛虛實實,其弊將有不可勝言者。鳩工壽梓,以廣其傳。惟冀此書,與立齋之書,並行於世,可以瀉則師戴人,可以補則師立齋,無致補瀉之偏勝,使斯民同躋於仁壽之域矣!

正德辛卯八月望日渡邊榮元安甫書於洛陽松下睡鶴軒

重刊《儒門事親》序


是書也,戴人張子和,專為事親者著。論議淵微,調攝有法,其術與東垣、丹溪並傳。名書之義,蓋以醫家奧旨,非儒不能明;藥品酒食,非孝不能備也。故曰:為人子者,不可不知醫。予幼失怙,慈母在堂,逾七望八,未嘗不防以藥物。每慮當有所饋,委之時醫,恐為盡道之累。將欲遍閱方書,諸家著述繁雜。竊為是皇皇者數載矣。近得是書,如獲寶璐,執是以證,何慮臆說之能惑!惜其板久失傳,本多亥豕之訛。因付儒醫聞忠,校訂鋟梓,與世之事親者共雲。

嘉靖辛丑三月戊子,復元道人邵輔序

《儒門事親》後序

醫道之大尚矣,其上醫國,其下醫人。而身之所繫,抑豈小哉!觀抱朴子之金櫃肘後,其用心亦以精矣,功亦溥矣,大矣。邵君柏崖,以玉牒之親存,以於天下後世,乃以是書命愚機之壽諸梓,以廣其傳,功豈在抱朴子下哉!愚不學,恐成後人之誚,幸柏崖之去,然日夜是懼,不敢語盡以力。至於析微剖奧,剔謬辨非,尚俟後之君子。

嘉靖十九年歲次庚子孟冬朔日錢唐者相聞忠機於南圃陋室中


影響評價

本書問世後一直以其獨特的學術見解和側重於攻邪的理論為世人所矚目,並被奉為“攻邪派”之圭臬。《金史·本傳》贊汗吐下三法,“從正用之最精”,起疾救死多效,之於庸醫習其方而往往殺人者,此“所以失其傳之過也”;清代王士雄譽“亙古以來善治病者,莫如戴人,不僅以汗吐下三法見長也”;魏玉璜稱“子和之持論如此,豈放手攻瀉而不顧元氣者哉?第其用補,專重飲食調攝而不持藥餌,故萬全無弊”。明季吳又可之治疫、清代趙學敏之《串雅》等多承惠其學,可見其影響深遠。


審核:蟲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