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人間詞話: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人間詞話: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這首詩是詩人隱居在鹿門山時所做,意境十分優美。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春宵夢酣,天已大亮了還不知道,一覺醒來,聽到的是屋外處處鳥兒的歡鳴。

詩人惜墨如金,僅以一句“處處聞啼鳥”來表現充滿活力的春曉景象。

鳥兒的歡鳴把懶睡中的詩人喚醒,可以想見此時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

人間詞話: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昨夜朦朧中曾聽到一陣風雨聲,現在庭院裡盛開的花兒到底被搖落了多少呢?

夜裡輕風細雨,它把人送入香甜的夢鄉,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麗,並不可恨。

但是它畢竟要搖落春花,帶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隱含著對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無限遐想。

人間詞話: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宋人葉紹翁《遊園不值》詩中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古今傳誦的名句。與《春曉》有共通之處。

葉詩是通過視覺形象,由伸出牆外的一枝紅杏,把人引入牆內、讓人想象牆內;

孟詩則是通過聽覺形象,由陣陣春聲把人引出屋外、讓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幾筆,就寫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

其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而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情與境會,覓得真趣。

人間詞話: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

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

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

孟浩然的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作的題材也比較單一。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

孟詩不事雕飾,佇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於寒儉枯瘠。

而即景會心,寫出一時真切的感受。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

孟浩然在旅程中偏愛水行,如他自己所說:“為多山水樂,頻作泛舟行。”(《經七里灘》)

鑑於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

房日晰在《略談孟浩然詩風的清與淡》一文中指出:“縱觀孟詩,其詩風之淡,大致有三:一為思想感情的淡,沒有激切的情緒的流露;二為詩意表現的淡,沒有濃烈的詩意的展示;三為語言色彩的淡,沒有絢麗色彩的描繪。

人間詞話: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人間詞話: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