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筆下的劉邦就是一個流氓,可他又是憑什麼當上皇帝的呢?

漢朝,是大家都知道的朝代,畢竟我們現在稱自己是漢族人。漢朝時是漢高祖劉邦建立的,在漢朝,出了一位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他編寫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可是,在他的筆下,漢高祖劉邦就是一個遊手好閒,不學無術的小混混,可他是憑什麼統一全國,建立漢朝的呢?

太史公筆下的劉邦就是一個流氓,可他又是憑什麼當上皇帝的呢?

劉邦劇照

劉邦曾說過: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唯才是用,好鋼用在刀刃上

僅用了七年時間,劉邦從一位籍籍無名的泗水亭長逆襲成為皇帝,劉邦的成功絕不是偶然所致。他出色的用人方式無疑是他成功的關鍵所在。漢初三傑固然優秀,但是他們也需要一個平臺作為載體,劉邦就是這個平臺的搭建者。


太史公筆下的劉邦就是一個流氓,可他又是憑什麼當上皇帝的呢?

項羽劇照(右)

也正是有了劉邦,他們的才華才不至於被埋沒。滾滾歷史長河中,有多少英雄無用武之地,有多少才子懷才不遇,漢初三傑是幸運的。他們能夠在秦末這個風雲激盪的年代,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書寫過自己的傳奇,是他們之幸,也是劉邦之幸!

懂得拉攏民心

韓信曾經說過:“霸王雖勇可是他所到之處‘無不殘滅者’“,這些殘暴的行為導致了項羽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大大地受損。百姓一時的臣服,並不是出於真心,項羽空有霸王之名,實則失民心久矣。

太史公筆下的劉邦就是一個流氓,可他又是憑什麼當上皇帝的呢?

韓信劇照

劉邦入關中時,曾經約法三章,與民秋毫無犯。這才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所期待的君王模樣,百姓中口碑一流的劉邦,無形中收穫了天下的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也是劉邦成功的因素之一。

太史公筆下的劉邦就是一個流氓,可他又是憑什麼當上皇帝的呢?

李自成劇照

不得民心而失敗的例子,在歷史上也經常會見到。黃巢、李自成之所以失敗,與他們在暫時的勝利後,不會約束自己的屬下,放任他們胡作非為、無法無天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他們學習劉邦,約法三章,或許歷史就會重寫。

懂得分享勝利果實

懂得分享勝利果實,這是跟隨劉邦起義的那幫人所看到的,也是他們能一直跟隨劉邦的原因之一。雖然劉邦的脾氣差,經常罵人,但是他懂得分享。項羽表面上仁愛,可是卻嫉賢妒能,不懂得與屬下分享成功的成果。相比之下,劉邦就是一個真小人,而項羽是一個偽君子。有才能的人在選擇的時候,都選擇了真小人的劉邦,而不是偽君子的項羽,因為他們知道從劉邦這裡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挨點罵還是可以忍耐的。

太史公筆下的劉邦就是一個流氓,可他又是憑什麼當上皇帝的呢?

本是項羽手下,卻投奔劉邦的大將——英布

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綜上所述,劉邦得天下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成功人士也不可避免,劉邦身上的“無賴氣質”的弱點與很正常的。優點比起來,瑕不掩瑜,所以他當皇帝是理所應當的。

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的賬號!

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