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朱自清父子关系并没《背影》中的好,也曾有“骨肉间的仇视”

朱自清的《背影》,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一篇课文,描写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他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买橘子这件平凡的小事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以上是我们对《背影》这篇课文的印象,但其实,这篇课文背后还有更多的故事。原来朱自清与他爸爸朱鸿钧的关系,曾有着“骨肉间的仇视”。


原来朱自清父子关系并没《背影》中的好,也曾有“骨肉间的仇视”

朱鸿钧与他的儿孙们,后排左二为朱自清


课文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文末也写道“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上学时对这两处就有过疑惑,比如:既然父子亲情深厚,为何不相见的时间能长达二年余?父亲对儿子的爱如此细腻真挚,为何会发脾气,对儿子“不同往日”?

新与旧的碰撞

朱自清(1898年—1948年),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深受五四精神的影响,主张自由平等与进步。

朱鸿钧(1869年—1945年),朱自清的父亲。是个读书人。曾在江苏等地做官,1917年没了差使,陷入落魄,封建思想严重,主张父为子纲。

父亲朱鸿钧是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父亲,他虽爱儿子,但并不多表露,而且很严厉,随意操纵儿子生活。1912年,父亲在朱自清十四岁的时候,就把他的婚姻定了下来。十八岁的时候,在父母要求下,朱自清就顺从了这桩包办婚姻。


原来朱自清父子关系并没《背影》中的好,也曾有“骨肉间的仇视”

1916年朱自清与武钟谦结婚,图为武钟谦像


1916年,朱自清考进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祖母去世,父亲失业“赋闲”,家中负债累累。1920年,朱自清为减轻家里负担,从北大提前毕业,回母校扬州八中任职。1921年,父亲凭借与校长是老朋友的关系,未打招呼就直接取走了朱自清当月的薪水。这件事成为父子矛盾爆发的导火索。这种专制式的家长行为彻底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父子从此失和。1922年,朱自清想主动缓和父子间的矛盾,遂带妻儿回扬州,但父亲开始是不准他进家门,后来则是不理不睬。过了几天没趣的日子,朱自清便又悻悻而去。此后父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这就是他所作《毁灭》中所说的“一年来骨肉间的仇视”。1923年朱自清虽又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

同为父亲后的“释然”

老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随着时间的推移,朱自清也成为孩子们的父亲,家庭经济的重担,社会环境的压迫,日常生活的琐碎,孩子们的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越发的沉重起来。此时,父子间好像也不需要解释,就已互相理解彼此的不容易了。关于孩子这一问题上,朱自清曾十分烦恼,在《儿女》中有这样一段: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朱自清的长子),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


原来朱自清父子关系并没《背影》中的好,也曾有“骨肉间的仇视”

1925年朱自清与长子朱迈先、长女朱采芷


《背影》的诞生

1925年10月,朱自清接到两年多“不相见”的父亲寄来的家信。父亲写信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封家书深深刺激着朱自清的内心,那种天然的父子情使他不禁悲从中来。于是,朱自清回忆着八年前(1917年)与父亲车站离别的情景,眼含泪水,写出了经典的《背影》。


原来朱自清父子关系并没《背影》中的好,也曾有“骨肉间的仇视”

朱自清

不像表达爱国豪情那样壮阔和开放,中国人在亲情表达方面向来含蓄,很少说出来。当懂得老一辈的爱和良苦用心之时,往往已过去很多年,余下的生命也进入了倒数阶段。那时候再恍然大悟,再珍惜,再慨叹。想一想这样的人生感悟过程还真是冒险,以时间和误会为代价,才有可能感受到真正温暖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