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余字博文列4理由,38岁名将反对中超降薪,网友:考试倒数还要游戏机?

受新冠疫情影响,时下的国际足坛一片萧条,各大足球赛事停摆,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一份知名会计事务所的研究报告显示,单算五大联赛,如果赛季剩余比赛全部取消,造成的损失则将超过40亿欧元。

为了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一时间,五大联赛诸多俱乐部纷纷掀起降薪风潮。而就在大家讨论,中超是否会跟进的时候,中超老将艾志波却先期公开发声,反对降薪。

1100余字博文列4理由,38岁名将反对中超降薪,网友:考试倒数还要游戏机?

在艾志波公开发布的1100余字长篇博文中,列出的反对降薪理由主要有4个:

一是,中国的职业联赛不靠转播分成和俱乐部周边,所以短期内,疫情不会对各俱乐部造成太大的影响;二是,欧洲球队减薪,是因为球员放假回家了,而国内的球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正常训练。三是,诸如巴萨一样的国外俱乐部降薪,是有合同可依,而中超并没有类似的法案,如果降薪就是不合法。四是,疫情面前应该人人平等,如果要降薪,那就不能分职业贵贱,不能因为谁挣得多就牺牲谁。

1100余字博文列4理由,38岁名将反对中超降薪,网友:考试倒数还要游戏机?

对于艾志波的这番长篇大论,球迷网友的留言评论,画风却是出奇地一致:

网友“EXiD-SOULG”留言评论道:球踢的不怎么样,讲的还头头是道的。

一位尤文球迷“梦游_hhqO”则发言称:中国目前的这批球员拿的薪酬,是你们应该得到的吗?

网友“ppguai”则不无幽默地表示:踢球水平有你说话水平这么高,中国早就世界杯夺冠了。

1100余字博文列4理由,38岁名将反对中超降薪,网友:考试倒数还要游戏机?

而在艾志波的微博长文下,球迷的评论同样也是呈一边倒之势:

网友“Acy杭”留言称:肚腩越练越大,脸皮越练越厚,换我踢也可以啊,反正都赢不了。

网友“Stwach93”则直接摆道理:你真是个呆子啊,你说那么多,企业效益不好,百姓收入不稳定,整个大环境都受影响,难道国内足球不受影响吗?你们的老板其他俱乐部老板的主业是啥?受影响了,哪来钱继续搞足球?

而网友“可有可无的一只”则更是直接放话怒怼:每次考试都拉稀的倒数玩意儿,还舔着脸给你爹要游戏机,说什么第一名都有游戏机,人家有脸要奖励,你们男足也有脸?

1100余字博文列4理由,38岁名将反对中超降薪,网友:考试倒数还要游戏机?

公开资料显示,老将艾志波出生于1982年,只比中超联赛活化石郑智小了2岁,接近20年的足球生涯里,其先后在武汉、长春、江苏出任主力后卫,并在舜天担任过队长,2014年加盟了武汉卓尔。而在为国效力方面,其仅是曾在2005年入选过朱广沪时期的国家队大名单,但是在东亚运动会前因为受伤而没有出场比赛。

且不说这位中超老将在长达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为国家队做出过什么贡献,单是这篇扬扬洒洒千字长文的字里行间,就暴露出了中国足球是多么的不职业,球员自己是多么的不敬业。

1100余字博文列4理由,38岁名将反对中超降薪,网友:考试倒数还要游戏机?

的确如艾志波所言,由于生存模式上的差异,中超俱乐部受疫情影响没有像欧洲球队那样沉重,但这也恰恰证明了中国足球职业化的“伪职业”。

在足球高度职业化的欧洲,各俱乐部的运营完全是市场化进行,门票收入、联赛分成、赞助收入是球队重要的经济来源,所以疫情对俱乐部的经营影响,会在短时间内波及显形。而中国的足球俱乐部,基本就没什么市场化运作,球队的生死兴衰,几乎全部是在靠投资方“输血”维续,一旦资方难以为继,球队则将万劫不复,所以中国足球职业化不过才二十几年,但解散的球队却已不计其数。

1100余字博文列4理由,38岁名将反对中超降薪,网友:考试倒数还要游戏机?

一个在职业联赛混迹了近二十余年的老将,竟然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都不懂,除了证明中国足球职业化的虚假,也直接证明了球员认知水平是多么的业余。

说到咱们球员的不敬业,有一对比故事应该与球迷分享。

本赛季冬窗,石家庄永昌的外援莫雷洛,自愿降薪重返克鲁塞罗,巴西媒体透露,克鲁塞罗向莫雷罗提供的合同,月薪只有20万雷亚尔,这比莫雷罗在永昌的薪水少了80%。作为曾经的主力前锋,莫雷洛曾帮助克鲁塞罗夺取过巴甲冠军,然而上赛季,其所钟爱的球队却不幸降入了乙级,为帮助球队重建,莫雷洛毅然选择了降薪回归。

1100余字博文列4理由,38岁名将反对中超降薪,网友:考试倒数还要游戏机?

据了解,莫雷罗在石家庄永昌的月薪是100万雷亚尔,按照欧元计算的话,莫雷罗一年能在永昌挣到250万欧元。

显然,重返巴西,他无法再获得相同的待遇,因为20万雷亚尔的月薪,已经是克鲁塞罗方面所能负担的极限。不过,毅然选择了风雨同舟,对莫雷罗来说,钱就已经不再是重点考虑的问题。

世上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关键是能否福祸与共人心向齐。一名职业球员,如果真将自己与球队的命运融为一体,面对疫情困境,他想到的应是理解协作同舟共济,而不是仓皇自顾一心为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