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娜:一位95後護士的自救與擔當

賈娜:一位95後護士的自救與擔當

賈娜:一位95後護士的自救與擔當
賈娜:一位95後護士的自救與擔當

“青春共築防疫長城”系列報道:

擦亮團徽的90後00後③

賈娜:一位95後護士的自救與擔當

贾娜:一位95后护士的自救与担当

賈娜

25歲的河南南陽女孩賈娜,畢業於鄭州大學護理學院,現在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一名急診科護士。

疫情期間,賈娜不幸染上新冠肺炎,又幸運地自愈,其後她重返一線、捐贈血漿的事蹟被媒體爭相報道。

這個時代需要英雄,但她只說自己平凡。

素來有些靦腆的她,面對媒體有點不適應,並連連擺手:“我覺得這些沒什麼,我只是做了一個普通人應該做的。”

下了夜班的夜晚,這個喜歡騎著共享單車哼著歌的平凡女孩,曾寫出這樣熱血慷慨的文字:

“重返一線的這段時間,更深刻地感受到責任與使命。就像是在黑暗中不停歇地從死神手裡拉扯爭奪,只為活著的人爭取生機。”

也是這個親切的鄰家女孩兒,在人生每一個關鍵節點,都作出了令人欽佩的抉擇。

這是一場孤獨的自救

1月23日,除夕前夜,由於同事被查出感染新冠病毒,賈娜申請進行新冠肺炎篩查。其時她只是喉嚨有點不適,但希望“確認自己沒事,保證自己與科室同事安全,好繼續投入工作”。

但令人意外,CT結果顯示肺部感染,診療單顯示“病毒性肺炎待查”。

贾娜:一位95后护士的自救与担当

賈娜的CT檢查報告

除夕的凌晨,賈娜拿到了核酸檢測結果:新冠病毒陽性,兩個“+”。那一刻,她陷入恐慌,一夜未眠。自己什麼時候被感染上的?會有生命危險嗎?

一大早,賈娜忐忑地帶著檢查單找醫生面診,幸好醫生告知:“臨床症狀不明顯,肺部感染也不是很嚴重,屬於輕症患者。”

此時,她面前有兩條路:住院觀察,或者居家隔離。

當時的醫院一床難求,想到有比她更危重的病人亟待救治,賈娜便樂觀地笑道:“我租住的房子目前就我一個人,我回家隔離吧,不給醫院添亂。”

那一瞬間,賈娜打定了主意,這件事絕不告訴任何親友,以免徒增他們的擔心。

就這樣,她開始了孤獨的自愈之路,並註定要度過一個艱難的春節。

傍晚,賈娜撥通了父母的電話,送上循例的拜年祝福,母親也囑咐女兒大年初一要趕早給親戚們一一致電問候。為了不被父母察覺異樣,賈娜照常開朗乖巧地應允。

初一一早,賈娜便開始了輪番的電話拜年。此時她已經吃了幾次藥,雖未有發燒症狀,但咳嗽、渾身無力、乾嘔及藥物產生的副作用,卻一直困擾著她。在視頻裡,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她以溫和的笑容,送去深情的新年祝福,卻一次次在家人未曾注意的間隙,偷偷地急喘著氣。

與家人的通話雖然辛苦,但也給了賈娜加油的動力。

在極短時間的慌亂後,她已深切地意識到,此時是自身免疫系統與病毒的一場硬仗,自己絕不可意志消沉、自暴自棄,此時應做的,便是聽醫生的話,做一名“吃好、睡好、心態好”的“三好”青年。

在確診的當天,賈娜就發了一條微博,之後一直跟網友們分享隔離期的生活:

“第一,按時吃飯,規律作息。吃的一定要營養健康,我熬過雞湯、魚湯、排骨湯、小米粥、八寶粥……閒暇時我會洗衣服、拖地、打掃屋子、練練瑜伽,就當是做運動了。第二,殺死家裡物表的病毒。我會用稀釋的84消毒液拖地、擦桌子,75%的酒精噴被子和衣服。每天開窗通風至少兩次,每次半小時。天氣好的話曬曬太陽。晚上洗熱水澡,殺死身上攜帶的病毒,日常勤洗手。”

越來越多的微博網友為她加油,同時也有許多出現疑似症狀的病人向她求助,而她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隔著互聯網,他們彼此互助,承諾共戰病毒。

自律的生活,樂觀的心態,很快為她帶來了好消息。

1月28日,賈娜去醫院取藥時進行了複查,核酸檢測雖然仍未轉陰,但CT顯示她的肺部病變消失,迴歸正常,讓她信心倍增。

“器質性病變消失了,核酸轉陰我認為只是時間問題,我太開心了。”賈娜第一時間與微博網友分享這個好消息。

之後,賈娜在養足自身精力的同時,更多的,是為微博網友答疑解惑,鼓勵他們,以親身經歷強調自愈的可行性、免疫能力能起的強大作用,也得到了很多人的信任與祝福。從10萬至100萬,截至《中國青年》記者發稿前,賈娜的微博粉絲已經漲到172萬。

贾娜:一位95后护士的自救与担当

賈娜自愈當日的核酸檢測結果

在數百萬網友的祈禱與關心下,2月4日,賈娜拿到了滿意的核酸檢測結果,並第一時間發佈微博:“我的核酸終於轉陰了,好開心!”“在懷疑自己是病毒攜帶者又不能確診時,要注意隔離,保護別人也保護自己。要感知自己的身體變化,不要疑病。新冠對大多數平時體健無基礎病的人來說沒那麼可怕。就算不幸染上,依靠自己強大的免疫力或許很快就可治癒。”

這條轉發量11w+,點贊量30w+的自述微博,標誌著賈娜終於走完了這場煎熬但又充滿了溫情的自愈之旅。

贾娜:一位95后护士的自救与担当

賈娜的微博

這是一場義無反顧的征途

賈娜的病癒不只是2月初的一個治癒數字,越來越多的治癒者,成為撕開武漢上方陰霾的一道裂縫,使得希望的陽光灑了進來。

就在所有人為她感到慶幸時,這個靦腆內斂的姑娘又一次讓人“揪心”起來。

病癒尚未滿一週,賈娜申請重返一線。

所有人都知道假如二次感染,症狀一定會比第一次更重,自愈的希望也低。於是有人勸賈娜道:“你病剛好,再休息一下,等緩過勁兒來再去不遲,沒有人會怪你。”

這個姑娘珍視著所有的善意,感謝關心她的人,但跟《中國青年》記者講述時道出了真實想法:“我是一名護士,護士是應該在一線救死扶傷的。況且,當時的武漢,每一名醫護人員都肩扛著莫大的壓力,我生病的時候都在著急,我覺得自己像一名逃兵,將壓力全數交在了同事身上……我病癒了,這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我又可以儘自己的一份力了。”

怕嗎?毫無疑問她也是怕的。

可這是一場義無反顧的征途,疫情還在,賈娜認為自己作為急診科護士,就該奮戰在一線,除非生病再次倒下。

贾娜:一位95后护士的自救与担当

工作時的賈娜

一線的工作繁重而緊張,賈娜所在的急診科更是如此。同事的體貼與關心,讓賈娜覺得溫暖與感動,讓她更加努力,希望能承擔足夠的工作與壓力為科室分憂。

但病癒後一週便重返高壓力的一線,賈娜花了近一週的時間才逐漸調整好狀態。

在工作的間隙,賈娜聽科室的同事說,一位護士長前輩也被感染了,上了呼吸機等各種輔療手段後病情仍不明朗,賈娜第一時間提出想要捐獻血漿。

可事情總是一波三折,在捐獻血漿的準備工作期間,額溫槍顯示賈娜的體溫處於發熱狀態,讓賈娜的心高懸起來:“我被二次感染了嗎?什麼情況?我感染時都沒有發燒,怎麼現在發燒了?”

當《中國青年》記者詢問起當時的感受,賈娜說自己更多的是擔心:“那我是不是沒辦法獻血了?我的同事們會受牽累嗎?”

經歷了漫長的10分鐘平復後,水銀體溫計顯示的36.8°讓她安了心,捐獻順利進行。

贾娜:一位95后护士的自救与担当

賈娜正在捐獻血漿

因定向捐獻手續繁瑣,這份血漿未能指定受捐人,但賈娜說:“能幫到任何一個人,我都會感到很開心。”

《中國青年》記者被她的笑容所感染,也不禁笑著說:“你真是一個讓人感到驚喜的女孩兒,感謝你在每一個關鍵時刻所作出的正確決定。”

聽了記者的誇獎,賈娜又恢復了以往的靦腆:“我認為,這是每一個人身處我的位置時都會做的決定。這是一場全民的抗疫,我們沒有精力考慮太多,無論是儘早返回一線工作還是捐獻治癒者血漿,只要是對戰疫有利的事情,就會義無反顧去做。”

這是一份不計回報的奉獻

賈娜畢業後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工作還未滿一年,是一名機動護士,在全院最忙的科室間輪轉。

2019年12月疫情爆發之初,她剛剛輪轉到急診科,在此之前,她還曾在兒科和呼吸科各待過幾個月。

急診科日常總是與白血病、腦梗、腎衰竭等危重病人打交道,她們的急救措施往往關係著一個生命的去留,承受著莫大的工作壓力。

當《中國青年》記者問道:“這次疫情過去,有考慮休一個長假好好休息嗎?”

賈娜笑著說:“疫情過去後,我們要集中精力,重點救治那些因疫情延誤療程治療的病人。休假的事,還沒有考慮過。”

“醫護人員很辛苦,也很偉大,向你們致敬!”《中國青年》記者不禁說道。

“這次疫情把醫護人員推向了大眾視野的前線,使我們的辛苦與付出被更多人看到了,這是一件好事。但其實無論大家關注與否,這些都是我們的常態與習慣。這些辛苦不是因為關注而出現的,更不會因為有不理解或失去關注而消失。”

賈娜最後對《中國青年》記者說:“這次漫長的新冠疫情,雖然讓數萬家庭陷入失去的痛苦,讓社會經濟停滯,阻攔了國家發展的腳步,但也是因為經歷了這次疫情,讓中國人民的心聯繫更緊密了。經歷了這麼多事情後,我反而時常感恩,在以後的漫長歲月裡,必定以我所學,在每一個病人需要我的時刻做到最好。”

當自己不幸感染時,這位95後的選擇體現了果敢與智慧:

“這是自身免疫系統與病毒的一場硬仗。”

“自己絕不可意志消沉、自暴自棄。”

“聽醫生的話,做一名‘吃好、睡好、心態好’的‘三好’青年。”

“要注意隔離,保護別人也保護自己。”

“要感知自己的身體變化,不要疑病。”

當她靠自己痊癒時,這名24歲團員的表現彰顯了責任與擔當:

“我是一名護士,護士是應該在一線救死扶傷的。”

“我就該奮戰在一線,除非生病再次倒下。”

“這是一場全民的抗疫,我們沒有精力考慮太多。”

“只要是對戰疫有利的事情,就會義無反顧去做。”

“辛苦不是因為關注而出現的,更不會因為有不理解或失去關注而消失。”

“我只是做了一個普通人應該做的。”

“以後必定以我所學,在每一個病人需要我的時刻做到最好。”

“青春共築防疫長城”系列報道:

擦亮團徽的90後00後

宋英傑:紮根基層衛生院,在抗疫的春天留下遺憾

“90後”團幹劉憲峰:青春活潑,勇敢衝鋒

監製:皮鈞

終審:藺玉紅

審校:陳敏 劉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