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时评:清明“云”祭祖,海外寄哀思

只要华侨华人心中有牵挂,别样的清明也是一样的“情”。

侨报时评:清明“云”祭祖,海外寄哀思

3月20日,扬州墓园举行生态葬安放暨集体代祭扫仪式。(图片来源:中新网)

【侨报3月30日“四合院”时评】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这是全球华侨华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他们返回祖(籍)国祭祖寻根的高峰期。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下,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存在着极大风险。近日,“侨乡”广东倡导华侨华人暂不返粤祭祖探亲,而是采用云祭祀等方式取代。

除了广东,中国其他地区也呼吁华侨华人采取延后拜祭、网上祭祀、居家追思、信邮哀思等方式寄托哀思、缅怀先人。清明祭祖是中国绵延了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日子。放在往年,中国从官方到民间也推崇和鼓励华侨华人回乡祭祖,毕竟这也是他们与祖(籍)国情感联结的重要纽带。可中外经验都已表明,外出活动、群体聚集是疫情加速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外出、尽量居家则是有效的防疫良药。

当前,新冠疫情已升级为“全球大流行”。截至3月30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突破72万,并波及到200个国家和地区。这意味着世界各国几乎全部“沦陷”,也说明感染风险较之前翻了几番。这个时候舟车劳顿、不远万里赴华祭祖,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既是对自身安全不负责,也容易给住在国和祖(籍)国防控大局带来麻烦。

清明祭祖在心不在形式。只要心怀先祖、不忘感恩,便是在尽孝;只要心存敬畏、弘扬祖德,便没有忘本。中国各地推出的网络祭祀、信件寄哀等形式,改变的也只是华侨华人祭祖的形式,却未减弱他们对先辈的尊重和敬仰,也未改变他们对亲人的缅怀和怀念。比如,中国推出的云祭祀等网络祭拜方式,便能实现献花、点烛、献茶、供祭品、敬香、留言等基本功能,还可编辑发表先人生平事迹。一些地方提供的“信邮哀思”服务则能让生者的哀思被陈列于逝者墓前,让其倾诉先人“被看见”。

大“疫”当前,安全至上。生者时刻心怀逝者追忆先祖这是难能可贵的孝行,但生者的平安健康也是对逝者亲人的最好告慰。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事急从权”的智慧,所以即便在尽孝道、话亲情、庆团圆的农历春节期间,中国人还是愿意配合大局宅家抗疫。对于特殊时期的清明节,华侨华人也应拿出变通的智慧,无须拘泥于祭拜形式。只要心中有牵挂,别样的清明也是一样的“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