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改革開放應與時俱進,否則,農民後繼無人

我國的改革開放進行了四十年多年,整個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很多方面已從機械化逐步過渡到自動化,數字化,特別是通信領域,從一G發展到五G。由於科技的發展,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生產成本不斷降低,工人勞動強度也大大減輕,有些行業,工人上班可以隨便打瞌睡,玩手機。

我國的農業改革開放還略早於工業,從小崗村帶頭包產到戶算起吧,整整四十三年了。四十幾年後的今天,農村的面貌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第一是解決了農村所有人口的溫飽問題,第二是農民的住房基本是從過去的茅草房,泥瓦房變為了紅磚水泥房,第三是農村的交通出行也方便了許多,村村水泥路,摩托車,汽車走進了千家萬戶。農民的生活方面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與提高!

但是,農業生產方面的變化卻不是很大,特別是生產技術跟不上形勢,遠遠落後於時代。今天農民的耕種技術基本上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山區農村甚至還是傳統種植。

因此,農民的體力勞動非常繁重,而且辛勤的付出,得到的收穫並不多,生產成本卻很高。種地難,種地虧不是農民的叫苦,而是實實在在的情況。所以大批農民不得不進城務工或經商,現在留在農村務農的基本上是一些無文化,無一技之長的老人。

近年來,政府雖然加強了對農業方面的重視,也加大了對農業方面的投入,但是如果農村的改革不與時俱進,不改變土地管理體制問題,不迅速提高農業的科技種植,不想法減輕農民種地的勞動強度,今後當農民的人仍然會越來越少,甚至無人,那農業的發展也就是一句空話。

過去,由於農民的思想覺悟還不是很高,跟不上搞集體的社會主義制度,加上生產條件不好,農村很多地方的集體確實沒有搞好,在那時候,學習一下小崗村的經驗是可以的。但是,今天的社會發展已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仍然按照小崗的模式走下去就不是與時俱進了,也會走不通。

因為分田單幹,嚴重地影響了農田基本建設改造,由於土地基礎沒有搞好,就嚴重地制約了機械化使用。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機械化程度不高,種地成本就高。二是,由於農民家家戶戶都分有土地,要想土地不荒蕪,那就必須家家都有人種地。但如果每家的勞動力都守著那兩三畝地,不外出務工或經商,農民的生活水平就不可能改善與提高。同時,城市的發展也就不可能,廠礦企業的勞力也會很缺。美國為什麼糧價低,就是因為人家的耕地面積廣,全部機械化耕種,一個農民種地上千畝,成本自然很低。

我們現在的農村,很多土地荒蕪,而糧食,肉類卻需要大量進口,這對於一個十四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生活是沒有保障的。如果遇到大災大難或戰爭年代怎麼辦?這個問題大家怎麼看?邀請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