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結義,為什麼劉備為大哥?

話說東漢未年,幽州招募義兵,一個具有皇家血統自覺懷才不遇編草鞋的劉備、一個殺人逃犯在他鄉販棗子的關羽,一個殺豬宰羊賣肉的張飛,三個血性漢子,都決心擺脫底層生活,報名參軍,開創一番事業。但由於能力有限,決心結拜為異性兄弟,共謀未來。口號是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組織原則是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這也好理解,如同九十年代,大家合夥開公司,你出資金,他出技術,我有人脈,共謀發展,口號是脫貧致富,爭取上市。但需要注意的是劉備當時可沒有當皇帝怕想法,如同馬雲當年沒有做中國首富的想法一樣。

可誰來做老大?也就是董事長。三國迷大多認為劉備年長,故為大哥,關羽次之,張飛最小。真是這樣嗎?

關於劉備的年齡,演義所記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桃園結義時,已二十八歲矣.按三國志先主傳及演義85回,都說他死於章武三年四月(公元223年),時年六十三.古人計算年齡都算虛歲,照此逆推,劉備當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到中平元年,應為24歲,不是28歲。

關於關羽的年齡,三國演義七十七回關羽死於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公元219年),時年為五十八歲。考慮下半年去世,應為實歲。關羽生於漢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所以,關羽與劉備劉備同歲,也為24歲,具體長幼不知。

關於張飛的年齡,據演義八十一回,講張飛死年建安二十五年五月(公元221),時年五十五歲,張飛應生於公元167年。到中平元年(公元284年)18歲(虛歲)。

由此可見,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時的年齡分別是關羽24歲,劉備24歲,張飛18歲,年齡最大應是誰,不清楚。但最終劉備為大哥,理由如下。

三人都是社會的底層,儘管都有種拼搏的意識,可是不被人看好。在重視門第的時代,劉備雖然自稱是大漢皇族的後代,可是大漢皇帝始終不承認,再說當時的皇親多的去了,因此無濟於事;關羽愛好打抱不平,儘管武藝高強,但一直到處流竄,也屬於社會壓榨的對象;至於張飛乃是屠狗之輩,下九流的勾當,更是遭人白眼。相對而言,倒是劉備粗讀詩書,又有良好的社會背景(中央軍司令是他老師,又有當大官的同學),關羽飄零四海,閱人無數,可惜沒有一個像劉備那樣的人物看重自己,張飛也是如此。而劉備慷然論天下大事,才略和才智讓二人折服,又是發起人,因此他做老大,順理成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