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737年,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689年,孟浩然出生於襄陽城中一個薄有恆產的書香之家。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711年,孟浩然23歲,與張子容同隱鹿門山。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25到35歲間,辭親遠行,漫遊長江流域,廣交朋友,干謁公卿名流,以求進身之機。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717年,遊洞庭湖。作《岳陽樓》詩以獻。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724年,孟浩然36歲,韓思復任襄州刺史。盧饌為襄陽令,孟浩然與之為忘形之交。因玄宗在洛,便往洛陽求仕,滯洛三年,一無所獲。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725年韓思復卒,天子親題其碑,孟浩然與盧饌立石峴山。

726年夏秋間,孟浩然於維揚一帶結識李白。727年,孟浩然第一趕赴長安進行科舉考試。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728年,初春,在長安作《長安平春》詩,抒發渴望及第的心情,當年孟浩然三十九歲,科舉不中。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同年孟浩然與王維結交,王維為孟浩然畫像,兩人成為忘年之交。應進士舉不第後,孟浩然仍留在長安獻賦以求賞識,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和張說交誼甚篤。傳說張說曾私邀入內署,適逢玄宗至,孟浩然驚避床下。張說不敢隱瞞,據實奏聞,玄宗命出見。孟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放歸襄陽。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之勝。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曹三御史擬薦孟浩然,孟浩然作詩婉言謝絕,次年遊玩於江南的名山古剎。

731年,孟浩然同年43歲,春,在越州有贈謝甫池詩,表示出對農事的關心。繼續在江浙一帶會友作詩。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734年,孟浩然第二次前往長安求仕,不仕,當年孟浩然回襄陽。

735年,韓朝宗為襄州刺史,十分欣賞孟浩然,於是邀請他參加飲宴,並向朝廷推薦他,孟浩然沒有按照約定赴京。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孟浩然因應崔國輔之約而東遊越剡,在途經江夏時再會李白於黃鶴樓,李白創作《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以替其送行。

737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740年,王昌齡遭貶官途過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孟浩然背上長了毒瘡,醫治將愈,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逝世。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王孟詩派”。該派有陶淵明、“二謝”(謝靈運、謝朓)詩之長,以山水田園風光和隱逸生活為主要題材,風格沖淡自然。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的詩人,是王維的先行者。他的旅遊詩描寫逼真,《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得氣勢磅礴,格調渾成。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孟詩不事雕飾,佇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於寒儉枯瘠。

王孟詩派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會心,寫出一時真切的感受。如《秋登萬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夜歸鹿門歌》等篇,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詩歌主要表達隱居閒適、羈旅愁思,詩風則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詩見長。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他主要寫山水詩,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寫政治詩與邊塞遊俠詩,後期主要寫山水詩。

詩中情和景的關係,不僅是彼此襯托,而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合;詩的意境,由於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諧調的成分,而顯得更加單純明淨;詩的結構也更加完美。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孟浩然在詩體的運用上往往突破固有程式的拘限,讀來別有滋味。例如《舟中曉望》詩,平仄聲律全合五律格式,但中兩聯不作駢偶,似古似律。胡應麟《詩藪》認為此類詩“自是六朝短古,加以聲律,便覺神韻超然。”又如《夜歸鹿門山歌》,這是一首歌行體的詩,但通篇只是把夜歸的行程一路寫下來,不事鋪張。其篇制規模類似近體,並吸收了近體詩語言簡約的特點,而突出歌行體的蟬聯句法,讀來頗有行雲流水之妙。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孟浩然主張作詩不必受近體格律的束縛,應當“一氣揮灑,妙極自然”。《孟浩然集》有詩267首,其中五言古詩63首,七言古詩6首,五言律詩130首,七言律詩4首,五言排律37首,五言絕句19首,七言絕句8首。從中可以看出,除69首古風外,全是近體詩,而五言律詩又最多。可以說他是盛唐詩人大量寫作近體詩的第一人。但這些詩大都不能算是嚴格合律的近體詩。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南宋詩最高成就的體現者尤袤、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四人。這四位大詩人,學習盛唐優秀詩人孟浩然的詩格、詩境與詩風,在他們那裡也出現了一個高潮。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蘇先生讀史 |孟浩然:骨貌淑清,風神散朗,以立義表,以全高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