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已至,納入“新基建”能否讓充電樁行業迸發“第二春”?

“新興行業”“前景曠闊”,充電樁行業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已成為了一個年營收不下數十億的新興公共服務行業。

風口已至,納入“新基建”能否讓充電樁行業迸發“第二春”?

“管理亂象”“營收下降近八成”,疫情影響下的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樁產業,今春日子並不好過。

“風口已至”,被納入“新基建”範圍,充電樁行業真的能迎來第二春嗎?

曾經的第一春!“大發展”背後的血腥爭奪

前幾年,得益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大勢,充電樁行業也迎來了發展春天。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表示要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一瞬間,各路資本紛紛湧入行業跑馬圈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建樁狂潮,這其中既有國資巨頭,又有整車企業,更有大量的民營企業投入其中。第一春之下的,是大發展背後的血腥爭奪。


由於充電樁點位是稀缺資源,曾經那些搞運營一體化的大型運營商,只能陷入到“跑馬圈地”“資本比拼”之中,在殘酷的競爭下,行業格局逐漸開始穩固,如特來電、國家電網、星星充電等資本雄厚,且運營理念較為出色的,牢牢卡住了第一梯隊;同時,在地方上,一些搞資產投建、運營一體化,深耕自留地的中小微充電運營商,則藉助精耕細作的高運營效率,實現了自身優勢;還有一波玩家,硬件建設到一定水平後,從資本端出發,搞第三方平臺整合各類運營商上,提供專業運營能力服務的平臺型企業開始出現。如快電、雄安聯行等企業開始了自己的合作連橫。

風口已至,納入“新基建”能否讓充電樁行業迸發“第二春”?

“當時千餘家企業群雄逐鹿”,充電樁平臺運營商快電CEO於翔告訴,充電樁兩極分化越發顯著,早期的車輛技術不成熟等原因,造成充電樁安裝功率過小、佈局不合理,曾有一度,單一充電樁的平均使用率只有5%,資源匹配極不均衡。

“第一春”的濃烈硝煙,隨著富電綠能等一批充電樁企業的慘烈下場,終告結束,開始進入平穩發展時期,甚至已經出現瞭如“特來電”這樣實現盈利的充電樁企業。

現在的第二春!“新基建”明確的廣闊前景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會上重點強調了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下稱“新基建”)的進度。

所謂新基建,是一個相對概念,區別於傳統基建的鐵路、公路、橋樑、水利工程等土木工程。新基建立足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輸變電網絡建設、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板塊,是當下穩增長的重要力量,更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風口已至,納入“新基建”能否讓充電樁行業迸發“第二春”?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為何能入選“新基建”,成為七大板塊之一?作為新型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充電樁是電動汽車推廣應用的基本保障。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持續向好,選擇電動汽車出行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但充電這一環節的問題越發凸顯。

近五年來,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已經形成了規模化快速發展態勢,但充電基礎設施行業尚未明確獨立劃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在實際過程中又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的電力供應,特別是在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用地、稅收等方面缺乏與之對應的配套政策依據。

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新基建的發展,將有利於進一步明確充電基礎設施的產業地位,對加強充電基礎設施產業的支持力度,夯實我國新能源汽車能源供給保障。

未來能否“四季如春”?充電樁行業將何去何從?

風口已至,納入“新基建”能否讓充電樁行業迸發“第二春”?

受益於新基建的啟動,充電樁建設在未來一定會會迎來發展新機遇。但不可否認的是行業仍面臨普遍虧損狀況。未來在建設佈局上該如何側重,才能促使行業良性發展,從而真正做到“四季如春”呢?

首先,充電樁行業要發展,就繞不開盈利問題,當下充電樁相關企業的運營能力亟需加強,不論是線上平臺還是線下的網絡管理,整個行業需要沉下來做精細化運營,從而才能降低成本,避免“攤大餅”式增長。

風口已至,納入“新基建”能否讓充電樁行業迸發“第二春”?

其次,充電樁行業應該進一步優化設施合理佈局、提升產品質量、提高運維服務水平、提高智能化水平、促進互聯互通、保障充電安全,畢竟,隨著行業的高速發展,只有能夠為電動汽車用戶提供優質的充電服務體驗,才有能夠贏得未來將競爭的資本,反過來說,只有提升了用戶的體驗,才會反過來刺激需求。

此外,從“新基建”政策我們便可知道,國家是希望能規避渾水摸魚撈一票就走的投機者,幾年前,在充電樁建設能夠領取到高額建設補貼時,一些企業無視使用場景,曾有充電樁被建在了荒郊野外的菜地中。

風口已至,納入“新基建”能否讓充電樁行業迸發“第二春”?

因此,當新基建的真金白銀變為一個個項目時,需要棄過往大幹快上,重數量不重質量的舊習慣。要把錢花在刀刃上,推動行業技術迭代升級,促使充電樁使用效率、服務質量提升,幫助企業儘快摸索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算是“四季如春”。


總結:從“第一春”的“血雨腥風”,到“新基建”的國家政策助力,充電樁行業經歷了太多風風雨雨,興亡更替。

​如何在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保障廣大用戶的核心利益?仍是行業需要解決的切實問題。不能只看政策支持力度下菜碟,而是要真正的瞭解市場,瞭解受眾,因地制宜,構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生態鏈。

儘管這是需要全行業的不斷努力,但如果真的能換來“四季如春”的市場態勢,那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