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该把防沉迷系统升级到什么地步,才能够防止小学生进入游戏?

铁陈皮


和平精英还好啦,做好伏地魔最起码能吃鸡。你去看看王者荣耀,动不动就1vs9。如果登录游戏也弄一套B站的题来做做,你看看还会不会有坑。

相传因为B站的鬼畜视频得罪了某位篮球大使的粉丝,然后那些粉丝约定某天要攻下B站,雪洗鬼畜区。结果攻到门口了,发现发言需要会员,成为会员需要一人做一套卷子。结果呢,这群人就因为这套卷子的题做的怀疑人生,所以就不欢而散。[大笑][大笑][大笑]



何以不浮夸


个人觉得总是依赖其他人,通过“禁止”“限制”的方式来防止,效果还是不那么理想的。

之前通过实名认证的方式来判断游玩的玩家是否是小学生,但是机器非常死板,只要借用其他人的身份证就能够轻松绕过检测。

所以想要检测当前玩家是否是小学生,那么必须进行面部识别,同时核对身份信息,不过小学生未必都有身份证,这个信息恐怕还不好检测。

而且即便是真的做到了用面部识别和身份信息双重验证,那么只要小学生想玩,还是可以绕过去的。比如自己只能玩1个小时,那么再找一个不玩游戏的朋友帮忙先绕过检测,然后自己再玩1个小时就可以了。

感觉怎么防止,都会有一定漏洞,最佳的方式就是家庭教育,讲道理,让孩子自身明白这个道理,自己有控制能力,这样什么防沉迷系统都不用。


AGamer


其实不难,咱们不考虑什么短信认证,人脸认证什么的,根本不靠谱!你想啊!小学生玩的手机短信认证自己就能收到,人脸认证无非就是拿着手机扫一下他爸妈!

那这就没办法了吗?其实也不尽然,就像以前还没有手机绑定的年代,QQ是如何找回密码的?

问题认证

你每一局前设定5-10道合适他身份认证的问题。身份证不都有个人信息么?年纪、学历什么的…每一局来这么一回,诗词、成语、历史、地理等等,就算他要查也没关系,这也算在玩中学了不是吗?

OK我是11粑粑,一个常年带娃偶尔扯淡的ps4老玩家!


11粑粑


这里我们以苹果手机为例,首先打开手机,在手机屏幕最下方点击浏览器图标。

2

/8

接着我们在搜索框内输入“腾讯防沉迷官网”并且进行搜索。

3

/8

然后点击第一个搜索结果,即腾讯防沉迷官网,如下图。

4

/8

接着点击手机屏幕左上角的登录按钮。

5

/8

然后输入QQ号和密码登录我们的QQ账号。

6

/8

接着进行安全认证,拖动下方滑块完成拼图,把图片补充完整。

7

/8

如果要解除防沉迷,则需要在右侧区域把我们的身份信息补充完整,完成对腾讯游戏的实名认证,(由于登录的QQ帐号已经实名认证,所以这里显示信息完整。)这样就可以解除防沉迷了。

8

/8

总结:

1. 打开手机,在手机屏幕最下方点击浏览器图标。

2. 在搜索框内输入“腾讯防沉迷官网”并且进行搜索。

3. 点击第一个搜索结果。

4. 击手机屏幕左上角的登录按钮。

5. 然后输入QQ号和密码登录我们的QQ账号。

6. 接着进行安全认证。

7. 在右侧区域把我们的身份信息补充完整,完成对腾讯游戏的实名认证,这样就可以解除防沉迷了。


军事爱好者Military


不过最近腾讯游戏官微公布了一条好消息,腾讯旗下游戏从本月起开始全面推进防沉迷新规的落实工作。

其实早在2019年11月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规定,自《通知》施行之日起2个月内,网络游戏企业须要求用户全部完成实名注册。而腾讯游戏的实名认证在2019年底已经全部完成,并通过接入公安实名校验做了进一步强化。

在2020年的1月份,腾讯游戏就对旗下《和平精英》、《自由幻想手游》和《天龙八部手游》等四款游戏进行了新的防沉迷机制试验。1月试点的4款产品围绕《通知》对于实名认证、游戏时长限制、游戏消费限制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落实。

截止到目前,腾讯方面表示新的防沉迷机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且根据玩家的游戏反馈显示,打排位遇到小学生的概率大大减少。此次推进防沉迷新机制工作是对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响应,也是作为最大游戏公司的一份社会担当。

进入3月以来,腾讯旗下的多款游戏:《圣斗士星矢(腾讯)》、《火影忍者:忍者新世代》、《斗破苍穹:斗帝之路》、《寻仙手游》、《剑网3:指尖江湖》、《奇迹暖暖》、《传奇世界》、《华夏手游》纷纷启用新的防沉迷规则,小学生通宵熬夜打游戏的情况得到了有效遏制。

根据腾讯游戏内部的计划,预计将在2020年上半年在旗下所有游戏中启用新的防沉迷规则。而在现在的游戏环境之中,《王者荣耀》《英雄联盟》《FIFA足球世界》《剑网3:指尖江湖》《家国梦》等10款产品已在各自游戏界面中更新了适龄提示信息。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成长守护平台“自我管理”功能日均使用量和“家长课堂”板块浏览量,相较寒假前分别有150%和500%的大幅增长。绑定平台的用户中有82%游戏时长出现下降,健康系统和少年灯塔也分别在各自环节持续发挥作用。

此次腾讯游戏官微公布的消息,无疑是对游戏玩家的一个福音。只有肃清混乱的游戏环境,才能留住更多的忠实玩家。而对未成年人而言,也是对其身心健康的一种保护。你在排位时候遇到过小学生么?他们有多“可爱”呢?


中国手机圈


什么是实名注册和防沉迷系统?

1、根据2010年8月1日实施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网络游戏用户需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为保证流畅游戏体验,享受健康游戏生活,请广大腾讯游戏的玩家尽快实名注册。

2、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未满18岁的用户将受到防沉迷系统的限制:游戏过程,会提示您的累计在线时间。累计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游戏收益(经验,金钱)减半。累计游戏时间超过5小时,游戏收益为0。

其实在这个之外还有一个

是实名认证和健康系统!这个也是腾讯开发的

里面第三条写的是

游戏外管控:成长守护平台

“扫描二维码”或关注“成长守护平台”微信公众号:

① 孩子:查询健康系统下线原因;进行游戏的“自我管理”

② 家长:了解并管控孩子的游戏时长与消费

在公众号中可以看到成长守护平台,管的太严反而被吐槽,而且还道歉,这吐槽的人是谁呢?我来分析一下,一个就是孩子,一个就是家长,孩子吐槽管的太严,家长吐槽管的太松。我估计很多家长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平台。

自我管控中可以看到游戏数据,可以自己开启时间或者

当然强势的家长也可以自己管控

点击左下成长守护里的家庭守护




然后选择家长还是孩子

创建好之后如果选择家长就可以添加成员,这样孩子的消费情况游戏时间都会在这里显示,不过这个只是针对腾讯游戏

因为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这个系统,大部分的家长无法控制自己的孩子游戏很消费,有的孩子还会自己使用别的手段让自己从未满18变成已满18.孩子的管控并不是靠一家游戏公司为大家制作什么系统,而是靠家长的监督和督促,就像孩子学习不好怪老师一个道理。但腾讯也有疏忽的地方,这么好的系统却没有强制推行。如果真的想要让孩子在未满18岁的时候不沾染游戏的话,就请腾讯推广这个系统到学校家庭加大宣传力度。我想一定会有效果的,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也希望官方给给优质回答


魔鬼中的天使


2月27日,继广大中小学生喜提开学之后,腾讯防沉迷平台又给他们带来了一条新的喜讯:上线两年的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推出"星星守护"模式,正式开始技术测试,帮助老师引导和平衡学生的游戏与学习的关系,以达到游戏学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目的。

教师端:您的班主任向您发出游戏邀请

老师在此模式中需要注册自己的手机号,随即可以选择学校班级等信息,并向自己的学生发出入群邀请,目前学校信息已经涵盖从小学到高三的全国高校。

接受邀请的学生们"开开心心"进群,从此成批绑定老师手机,不管是游戏市场还是消费情况都可以被老师查看。

从此老师再也不担心,网络那头的虚拟世界里自己的学生遭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坑了队友),自己又没有办法及时了解了。

学生端:老师这是我今天的游戏日报

对于这个学习开学的孩子们来说,除了要上交寒假作业,还要上交自己的游戏账号信息,以方便老师进行捆绑。

加入班级之后,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游戏情况,然后在老师亲切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游戏娱乐时间与消费的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设置市场、消费额度等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如果学生的账号已经被腾讯的另一个管理端"超级家长"控制,那么学生是无法进行自己设置的。

每天学生们的游戏情况会被汇总成日报交给老师,方便老师了解情况,看看是哪个小朋友没有管(又)住(要)自(挨)己(打)。

腾讯:用爱呵护孩子游戏成长每一步

从2017年2月,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成立开始,腾讯就一直致力于优化各项功能服务,更好的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事业。

迄今为止,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已经推出了家长管理模式(超级家长),亲子共建模式(WeTeam),现在,师生互动模式(星星守护)也加入了这个大家庭,培养孩子们健康的游戏行为,建立他们(成年人)更好的游戏环境。

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达成自律,在星星守护的测试规则中,如果学生触及了设置的游戏时间,将会被踢下线,然后进入"1小时强制冷静时间"。

相信通过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的努力,更多机制的投入使用,孩子们将会得到更好更棒的成长,有更完美的游戏体验,得到更多的游戏乐趣。当然,对于腾讯游戏防沉迷平台一直以来的照顾和关心,孩子们心中同样充满了激动的情绪,千言万语都汇成一句:我信了你的鬼,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摩根频道专栏


这个情况我曾经也思考过。这个情况如果按照真实案例来说是防不胜防。

鉴于现在总是出现小学生沉迷于游戏,另外一个游戏充值不规范的情况,我建议以下手段来控制:

1、我们的手机,向腾讯的游戏授予主摄像头的录像权利,在游戏需要登陆,或者充值的时候,可以使用主摄像头对玩家进行一个检测。大多数青少年他的面部识别和成年人的是不一样的。这样可以有效的监测出游戏玩家是青少年还是属于成年人,也可以区别对待各种各样的玩家。这个涉及到隐私权,所以只是建议。

2、游戏充值与银行卡绑定银行卡,卡主需要电话联系,才能确定充值。

3、当游戏是端游的时候,我们的游戏注册可以考虑需要本人持身份证注册游戏,如果这个游戏账号有可能是孩子使用的话,可以设置家长模式。家长模式的情况下,游戏的登录和充值以短信,微信,邮件形式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的。游戏充值时,还需要向本人身份证,游戏账号所绑定的手机号进行充值确认。当游戏时间本日累计每超过两小时,以同等方式反馈给家长。家长可通过以上方式进行操作,允许账号下线,并且本日不再登录。

4、在游戏内本身设置防沉迷时间游戏,在本日累计登陆两个小时或几个小时以后游戏完成对局,或者当场游戏以后自动下线。

5、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且每天给孩子设定一个游戏的时间,可以玩什么,陪她玩,多跟孩子在一起,对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规范,帮助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时间观念。我大哥家的孩子每天都要玩两个小时的植物大战僵尸,但是两个小时之后闹铃一响他就不玩了。他手里边有玩具,有其他的东西,有书籍,有漫画,字帖,他就会去看书,写字,游戏只能是作为生活的调剂品,不可能作为生活的主页。

6、日常对孩子不要疏于管教,哪怕再忙也要看一看孩子的动向。对于手机,尽量的让孩子有自己的手机,或者减少孩子碰到自己手机的机会。





方胖的游戏世界


最近腾讯准备升级防沉迷系统,让每个用户都必须实名认证,而且必须有面部识别。而那些未成年人,他们玩游戏的时间,周一到周五,每天一小时。周六到周日,每天三小时。充钱金额也变得限制了。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学生沉迷过度。



疏竹游戏解说


还想着用假身份证信息蒙混过关打王者的熊孩子们可以歇歇了,因为《王者荣耀》的实名认证信息接入公安权威数据平台了腾讯公司应该使用指纹验证或者脸部分析。对接公安权威数据平台,一般多见于金融、政务领域的服务,像《王者荣耀》这样的游戏获此「特权」在业界尚属首次,可见与小学生们斗智斗通多么不容易的事。

「游戏沉迷,不能自拔」可不仅仅是一句流行语,而已经成了社会「顽疾」,而在所有推动问题解决的力量中,腾讯作为国内游戏龙头企业又做过哪些努力?

从被动保护到健康系统再升级,「未成年保护体系」覆盖每一环节

早在 2017 年 2 月,腾讯就在保护青少年健康上网方面作出尝试,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该平台覆盖了腾讯旗下绝大多数游戏产品,过去一年里陆续上线了游戏登陆及消费的「历史查询」、「实时提醒」、「登陆时段设置」、「消费限额」、「一键禁玩」等基础功能。熊孩子用父母账号充值游戏行为也越来越普遍,对此腾讯于 6 月推出了消费提醒服务,当一个 QQ 登陆的帐号在腾讯旗下游戏 30 日内动态消费累计 300 元或以上,对于其中疑似未成年人消费的,腾讯将尝试主动介入,联系相关支付账户的所有人进行提醒和确认。

除了覆盖网络游戏「事先、事中、事后」全阶段的保护工作以外,腾讯也积极与专业机构携手,展开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对外发布了《儿童青少年网络健康使用指导手册》和《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与保护研究报告》。

从成长守护平台、健康游戏系统、可疑消费介入,再到接入公安权威数据平台,可以看出,腾讯通过前后几年的不断摸索,已形成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阶段、系统性的未成年人上网保护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