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会不会受到倒春寒的影响?

素颜8605


大家都知道,在农业生产中,小麦就怕遇到倒春寒,会减产严重!那么,小麦遭遇倒春寒怎么办?小麦遭遇倒春寒会有啥表现?小麦怎么防止倒春寒?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小麦遭遇倒春寒怎么办

提前预防是主动,灾后措施是被动。主动预防的效果胜过灾后补救的效果,这一点是没啥说的。但是,灾后补救胜过不救。接下来就说说小麦遭遇倒春寒后怎么补救。

小麦遭遇倒春寒后,如果发生在初春,小麦的分蘖节没有冻死,则可以通过水肥调节来补救。只要及时浇水、追肥,加强管理,促使小麦的有效分蘖增加,此外,在后期生长过程中,到小麦籽粒灌浆期时,要加喷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溶液,搞好“一喷三防”,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对产量的影响不会太大。

小麦遭遇倒春寒发生症状

小麦初春时遇到倒春寒,有些小麦的叶片就跟开水烫过了似的,太阳一晒会慢慢枯死。如果春末时遭遇倒春寒,小麦的茎叶看起来没什么异样,但是小麦会抽穗晚,甚至不抽穗,严重的还会出现哑巴穗、白穗及死穗。有经验的农民对此还是熟悉的,因为这种现象也都不鲜见,农民能够判断出来的。

小麦预防倒春寒措施

小麦品种的抗寒能力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我们在种小麦之前,就要对小麦品种的综合抗性有个了解,尽量要选择抗冻能力强的小麦品种。

在管理上,也是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小麦苗长势较壮的,明显要比长势较弱的小麦更抗冻,也就是胖人为啥比瘦人更顶冻一样的道理。小麦种得过稠容易被冻坏,还有发生病虫害的麦田也怕冻。明白了这些,就一定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打铁还要自身硬,小麦苗壮不怕冻。

此外,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现在天气预报还是比较准确的,如果天气预报说什么时候冷空气要来,那就要小心了。要根据降温的幅度、冷空气的强度等来判断会不会对小麦生长造成影响,这是防止倒春寒的前一道重要关口。

接下来这一措施就很关键了。那就是如果天气预报说要有强降温,那么这时候就要提前灌水了,实践表明:在强降温之前给小麦灌水,是防御倒春寒的最有效办法。

注意:如果倒春寒发生在春末甚至夏初,冻害发生严重,导致小麦不能正常抽穗,或出现大量的“白穗”“哑巴穗”,补救的意义不大,小麦产量肯定也指望不上了,那就趁早割麦喂牛、改种其他作物吧。


浮山盖


小麦会不会受到倒春寒的影响?

目前来看,部分小麦主产区受到倒春寒影响应该是确定的了,具体的影响程度还得再观察。

截至目前,根据农业气象监测,西北、华北、黄淮东部等地区的小麦生长大部分已经处于返青起身阶段,黄淮西部、江淮东部大部分正值拔节期,江淮西部、江汉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孕穗期,西南大部处于孕穗抽穗期到开花期,全国范围来看,冬小麦一、二类苗站别分别为23%、77%。

最近几天,特别是从3月25日起,西北、华北及黄淮地区开始出现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对农业生产形成了一定不利影响,气象预报显示,最近,新疆、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西部、江汉等地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要偏低1-2℃,其中3月27-28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北部、等地先后出现4-6级风,江淮、江汉等地气温下降6-10℃;3月31日-4月2日,受冷空气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将出现4-6级风,气温下降4-8℃、局部10℃左右,对冬小麦的孕穗较为不利。

以小麦主产省河南的气象来看,河南省气象台3月29日发布了霜冻蓝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平顶山、漯河、驻马店、信阳、周口、商丘六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地面最低温度将下降到0℃以下。

当前,北方冬小麦已经进入了快速生长期,每年的这个时候,倒春寒天气对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也比较大,像前年的倒春寒天气使得黄河一线的小麦单产大幅下降。而今年的暖冬气候气候特征明显,使得倒春寒天气发生的频次也比较高。如此前2月13-1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就已经发生了一轮大幅降温及雨雪天气过程。这都使得今年缺少抗寒锻炼的小麦一旦出现倒春寒就很容易发生冻害。

综上所述,根据今年的气候特点,防控倒春寒,以及后续的赤霉病、条锈病等形势严峻,农业专家建议,一方面,对倒春寒发生后的麦田要以肥促长,分类补救。寒潮过后2—3天,及时调查幼穗受冻情况,分类施肥补救,促进恢复生长,争取小蘖赶大蘖、大蘖多成穗。另一方面,4月上中旬后的晚霜冻害,无法再促进分蘖成穗,可以叶面喷肥,促进结实率和籽粒灌浆。


粮小咖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

2019年的冬天是一个暖冬,我们这里冬天竟然错过了下雪,2020年的春节又遇到了疫情,大家为了对抗疫情都待在家里,因此也没有及时的为小麦浇水和施肥,再加上气温不正常,影响着小麦的分蕖期,有的小麦提前进入了生长期。

因为该冷的时候没有冷,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就会发生倒春寒,倒春寒对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害的,比如我们的小麦,现在这个时候小麦都进入了拔节期,当气温持续上升到10度后,小麦就会进入拔节期,然而当遇到倒春寒以后,小麦又重回到0度左右,这个时候对小麦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持续的时间长,小麦就可能枯萎,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



无论小麦是返青起身阶段,还是正直拔节期,有的小麦已经开始了孕穗期,只要遇到了倒春寒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今天自己有空到自家的麦地里去看了一下,因为前几天刚给小麦打了除草的药,看一下效果怎么样?顺便再观察一下小麦有没有受到近几天倒春寒的影响,因为我们这里的气温还算不是很低,还没有受到多么大的影响,毕竟现在的小麦种子本身就有抗倒伏,防春寒的特点。


三月就要过去了,马上就要到清明节,过了清明节天气也不会那么善变,但是也要做好防草,防虫的危害,如果小麦干旱,也要适当的浇水,让小麦变得强壮,增加小麦的抵抗力,以应对天气突变的影响。


乡村小二哥


发生倒春寒时,如果冷空气较强,持续时间较长,不仅能使气温迅速下降至10 ℃以下,而且通常伴随有大范围的降雨甚至降雪,出现霜冻。在此期间,冬小麦正处在拔节和孕穗阶段,是冬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如果这段时间发生倒春寒,对冬小麦的不利影响是非常大的。通常使正处于健壮生长状态的小麦植株遭受冻害,轻者部分叶片受伤,重者导致植株上部受伤,之后出现打蔫甚至呈现枯萎状态。如果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冬小麦植株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大大降低,而且会诱发纹枯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


养鹿的小妍


春季冻害或倒春寒:指小麦在过了“立春”以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此时因寒潮来袭,将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或拔节后的较低温度而发生的春季冻害或冷害。倒春寒对小麦危害的表现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它既有和冬季冻害一样对群体、对穗数有影响的死茎、死苗和叶片的伤害;又有表现不太直接、不能通过直接的表现来鉴定、甚至发现的“隐形”症状;而有些时候,它还和小麦的管理不当或栽培方式不合理的症状表现混在了一起,譬如说穗子的“缺位”、“秃尖”、空壳等,来影响最终小麦产量的。

一般来说,小麦倒春寒发生的越晚,对营养器官造成的危害就越轻,甚至没有危害;但对幼穗发育的影响和伤害也就越大,最终影响的是穗粒数和穗部特征的改变。小麦进入拔节期以后,幼穗发育进入雌雄蕊形成至药隔期,此时是小麦幼穗对低温最为敏•感的时期,此时即使是0度以上的较低温度,也同样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冷害现象,包括那些穗子完整,但穗粒数严重欠缺的现象;同样是这个时期,也是小麦水肥效应对小麦穗粒数影响的关键时期,幼穗的抗冻能力和对其它外界环境的适应性都很低,遇到低温、干旱或缺肥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时,都会出现“混搭”的相关表现。譬如“哑巴穗”-幼穗干死在旗叶叶鞘内;出现“白穗”-抽出的穗子只有穗轴,小穗全部发白枯死;出现“半截穗”和“秃尖穗”-抽出的穗仅有下半部分结实;“掉牙穗”-穗子缺位严重,像是掉了牙一样;甚至出现“全瞎穗”-就是我们说的完全不育穗。 品种或每个穗子生育期进程不同,进入温度敏感期(两三天)的时间有不同,遇上的就会遭受伤害、算是“倒霉”,最终导致减产或严重减产。


想要一个姑凉


倒春寒最早来源于农业,进入春天之后,出现前暖后冷的情况,日平均气温低于12℃,维持3天以上,这对农业生产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如果降温伴随阴雨,这种危害会更大。倒春寒发生时,会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

在2018年和2019年都发生了倒春寒,有些冻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导致很多麦苗死亡,有些麦苗没有死亡,但是很多麦苗出现发黄。而且倒春寒还会影响小麦春孽的发生,特别对于播种比较晚的地块,年前没有发生足够的冬蘖,而返青后又收到低温的危害,导致小麦整体的数量减少,减产严重。以前有些农户一亩地能收1200斤,受到倒春寒的影响,一亩地少收了200到300斤。

根据往年的经验,为减少倒春寒的影响,很多农户在选择品种时,都会选择抗冻性强的品种和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而且在播种时间上也会适当推迟,过早播种也会使小麦过早进入拔节期,发生冻害的几率会更大。那么,开春之后,小麦如何管理才能减少倒春寒的影响呢?

第一,要及时浇水。

进入春天之后,多关注天气预报,在低温寒流来临前2到3天进行浇水。通过浇水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在田间营造一个小环境,降低土壤温度下降的速度,这样小麦对于低温的抵抗能力会高一些,减少低温冻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时浇水也是预防低温冻害比较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第二,喷洒防冻剂。

有些麦田没有浇水条件,这种情况,可以喷洒防冻剂,目前市面上防冻剂的品种也比较多,但是原理都差不多,主要是激活植株内的生物酶,加快植物木质化程度,也就是让植株更壮一点,在寒流天气来临前一7天喷洒一次。也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加上芸苔素进行小麦防冻,不仅减轻冻害程度,还能起到增产的作用。

小麦在进入返青期之后,抗寒性就会减弱,年前的冬天又是一个暖冬的情况,所以,今年倒春寒发生的几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为保证农作物的产量,还要做好预防措施。





遂宁小小妹儿


小麦绝对的不怕冷也绝对的不怕风霜雨雪寒冷潮流的攻击的,这个是我从小即认识的一个最最首先认识了解的农作物了因为我小时候也希望过年过节吃上几次白面大包子水饺还有发面开花大馒头的原因吧。只是近二十余年的唯物观利益最大化为主只研究高产大丰收千亩田吨粮田的原因吧,有些时候的个别小麦种子确实是经不起春寒了或者是连冬季假如上冻了寒冷了也会死苗的亦有之。品类的不同不施应这个地区的温度绝对的是死苖的根本问题。


李承岱


倒春寒最早来源于农业,进入春天之后,出现前暖后冷的情况,日平均气温低于12℃,维持3天以上,这对农业生产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如果降温伴随阴雨,这种危害会更大。倒春寒发生时,会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

在2018年和2019年都发生了倒春寒,有些冻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导致很多麦苗死亡,有些麦苗没有死亡,但是很多麦苗出现发黄。而且倒春寒还会影响小麦春孽的发生,特别对于播种比较晚的地块,年前没有发生足够的冬蘖,而返青后又收到低温的危害,导致小麦整体的数量减少,减产严重。以前有些农户一亩地能收1200斤,受到倒春寒的影响,一亩地少收了200到300斤。

根据往年的经验,为减少倒春寒的影响,很多农户在选择品种时,都会选择抗冻性强的品种和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而且在播种时间上也会适当推迟,过早播种也会使小麦过早进入拔节期,发生冻害的几率会更大。那么,开春之后,小麦如何管理才能减少倒春寒的影响呢?

第一,要及时浇水。

进入春天之后,多关注天气预报,在低温寒流来临前2到3天进行浇水。通过浇水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在田间营造一个小环境,降低土壤温度下降的速度,这样小麦对于低温的抵抗能力会高一些,减少低温冻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时浇水也是预防低温冻害比较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第二,喷洒防冻剂。

有些麦田没有浇水条件,这种情况,可以喷洒防冻剂,目前市面上防冻剂的品种也比较多,但是原理都差不多,主要是激活植株内的生物酶,加快植物木质化程度,也就是让植株更壮一点,在寒流天气来临前一7天喷洒一次。也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加上芸苔素进行小麦防冻,不仅减轻冻害程度,还能起到增产的作用。

小麦在进入返青期之后,抗寒性就会减弱,年前的冬天又是一个暖冬的情况,所以,今年倒春寒发生的几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为保证农作物的产量,还要做好预防措施。





执着275376787


一般立春过后,小麦基本完成了春化阶段的发育,抗寒性显著降低,早播旺长苗还通过了光照阶段的发育,开始拔节,完全失去抗御0℃以下低温的能力。此时的小麦植株的各个器官发育较快,组织比较柔嫩,细胞水份含量较多,对低温特别敏感,最怕晚霜冻害的袭击。当寒潮来临时,夜间地表层温度骤降到0℃以下,便会发生“倒春寒”冻害。



河南农民劳动者


会的,返青期的小麦,是非常惧怕倒春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