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考学生,七月考家长”“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有道理吗?

左手清华右手北大


这两句话,一定程度上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对中国高考的概括和总结。既强调了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同时也反映了广大考生和家长对高考竞争的艰辛,或者是对应试教育的无奈,从考生和家长的角度反映了高考改革的必要性。既然能广泛流传,肯定有其之所以流传的道理:

(一)首先要充分肯定中国高考对中国发展的巨大贡献。正因为恢复了高考,全国考生可以在同一平台进行竞争,尽管各地存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的不平衡,但中国的高考和招生制度,最大程度体现了人才选培养的公平性,所以很多人都说“高考是公平竞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正是有了高考,中国的高校和高等教育在这四十多年来蓬勃发展,不断壮大,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世界上最多的人才,中国的人才储备基本上走上了良性发展的正轨。

(二)应试教育有应试教育的优势,当然也存在诸多弊端。但无论怎样,就目前来说,甚至将来,相对于中国的国情和教育现状,高考的指挥捧依然是最有效的杠秆,高考指挥棒不能丢掉,一旦丢掉了,可能很难找到另一种更公平的人才竞争模式。所以,尽管有诸多无奈,几十年来中国的学子和家长们,依然一既如往的为高考而不断奋斗着。为体现更多的公平正义,新高考改革也正在有序渐进的进行着,新高考改革还在路上。

(三)高考志愿填报,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确实很重要。甚至可以说,不只是“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志愿填报是高考的“最后一公里”,是最关键的“临门一脚”。所以还是希望并且建议广大考生和家长,高考志愿填报值得充分重视,慎重考虑做出最佳的选择。要相信,重视用心,必有回报!





逐梦高考领航未来


作为一家七年志愿填报机构,我个人觉得有道理的。

这边我举个例子,去年遇到一个高分女生过来咨询我,她说她妈妈让她填报某大学的航海技术(提前批),我就问她,那招生简章不是明确说的女生慎重报考,为什么你妈要让你报这个,她说的提前批可以捡漏,可以省一点分进更好的学校。

很明显航海技术不适合女生,未来就业等等都会受影响,这位家长这想法欠妥,可能该生会在读大学的第一年就回来复读,也有可能是该生会毕业后从事完全和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因此,七分成绩三分志愿,我觉得有道理。


德阳升学资讯


这个非常有道理。因为填报志愿是个技术活,做家长的要在较短的时间里,根据全省高考情况和孩子成绩在一千多所学校里,为孩子选一个既不浪费分数、又适合孩子兴趣、同时又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理想志愿不是件容易事。如果对志愿填报不了解,就容易失误,使孩子辛苦十几年换来的分数没有对应到一个理想的大学和专业,从而影响孩子整个的人生规划和发展。所以志愿填报非常重要,来不得半点闪失。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熟悉政策

对全国和本省的高考政策有整体的把握,了解自己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可以填报几所志愿学校,每个学校可以报几个专业等。

二、要收集信息

要从权威渠道获取高考信息:如国家和当地的教育部门、招生考试网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以及高考高招类报纸、新闻广播电视节目等。

三、要准确定位

填志愿前可根据高三平均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及至全省所处的位置。初步断定自己是在以下哪个区间:二本以下——二本到一本——一本到211——211到985——一般985到顶尖985。

四、要了解院校

掌握985、211院校(双一流)名单,了解各个层次院校的基本情况,如所在城市、在全国高校总体排名和具体每个专业全国排名情况、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学科特长等。

五、要初选志愿

大致划定自己的成绩定位、想去的城市、想学的专业后,就可找以往的志愿书,并参考往年的全省排名和一批二批录取情况进行初选。比较各院校、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优势劣势等,选择和自己兴趣、分数、成绩相符合的院校和专业。

六、要慎选“服从”

千万要关注院校的调档比例,不同高校的规定不一样。也就是高校录取时会按照120%左右的比例提档,但提档不一定意味着就被录取。在填报志愿时慎重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项。为防失误,建议考生都选择”服从“。如所选学校确有非常不想学的专业,怕被调剂,则建议适当降低所报院校水平,确保第一志愿理想专业录取。

七、要拉开梯度

拉开梯度(建议院校提档线差开十到二十分),就使风险大大减小。在考虑梯度问题时,可以使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也就是不老虑专业选择的前提下,可以前面的志愿选择冲刺的院校,运气好的话有可能“捡漏“;中间的志愿选择和成绩相应的院校,有所保证;后面的志愿选择低于成绩要求的院校,以防万一。但考虑专业的话,还是建议一二志愿量力而行,确保稳中。

八、要平衡选择

究竟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要做好平衡。个人建议,大的原则是能上985、211,不要上普通院校。因为不可否认,“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优越,拥有硕士、博士点和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拥有更多的推免指标,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上都有很大优势。但若分数处在每个区间的分界线附近,也即985擦线、211擦线、一本擦线的分数,则建议降低院校,选择强势专业。

九、要尊重孩子

在选择高考志愿时,父母固然要考虑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孩子的自身特性,选择符合考生特长的专业,扬长避短,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如果父母选择孩子不喜欢的专业,就是违背了考生的个人兴趣爱好。有许多考生面对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完全不喜欢的专业,消极应付,挂科甚至退学。所以父母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要起到参谋助手作用,而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十、要重视排名

有的家长和考生报志愿时只看分数,不看排名,以为去年多少分上哪个学校,今年也是这样,照搬往年分数线来报志愿,其实大错特错了!分数没有任何意义,真正起作用的是全省排名,通俗地讲就是你的被选择顺序,这是你的竞争力。因为每个学校每年的分数线是变化的,是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所报考生分数从前到后选择产生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而对于考生来讲,与往年一样的分数并不会有与往年一样的排名,排名也是根据当年的考试情况决定的。所以,考生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可关注院校、专业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排名等进行志愿填报。



海风斋


作为高考招生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志愿填报,有许多人从重要性上将其称之为第二次高考,也有许多人从技巧性上将其称之为第二次高考,还有更多的过来人坦言“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无论如何将其归结为“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是不为过的。高考志愿填报成功了,将会锦上添花使考生及家长心想事成,从而上个理想的、心仪的大学;而高考志愿“报砸”了,就不仅是事与愿违、“损分折业”这么简单了,稍强一点的,上个不理想的大学或不如意的专业,就有可能使其心情郁闷、黯然神伤;遇到稍差的,就有可能是“由本到专”,甚至是“名落孙山”,足以使其改变人生、抱憾终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