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國前世今生之今生:戎盧國

戎盧國,王城名叫卑品城,有240戶人家,1610人,勝兵300人,在絲綢之路以南的偏遠地帶。戎盧國的具體位置說法不一,有說在今天的民豐縣正南面的,也就是精絕國正南面,有說在今天的于田縣境內的,于田縣和民豐縣相接壤,這倒差得不遠,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在今天的洛浦縣境內,那就相差一百多公里了。但不管怎麼說,戎盧國地處崑崙山北麓是一定的。戎盧是一個塞種人建立的國家,以農耕為主。戎盧國地處偏僻,和外界來往比較少,在中國的史書中也沒有得到更多的描述。

在西域三十六國中,塞種人建立的國家大約有七八個,規模都很小,這個曾經馳騁中亞的進入西方歷史記載的民族,被分割成一些小群落,而且不久之後,就從歷史上消失了,不管是中國歷史的“塞種”,還是西方歷史的“塞克”,這兩種稱呼都不再見。那麼塞種人是憑空消失了嗎?當然不可能,至少在西域進入中國歷史之後,並沒有記載有過滅絕塞種人的大事件。唯一合理的解釋是,這些被分割成小群體的塞種人,在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深入的民族之間的交往中,通過通婚、混居等方式,逐漸被同化了,成為其他民族的一部分,或者產生了新的民族。塞種人從此淡出了歷史。

但現在有一種說法,塔吉克人是塞種人的直系後代。說起塔吉克族,話題就很多了。這是一個世界性的民族,在中國境內的塔吉克被稱為“高原塔吉克”,在國外的塔吉克被稱為“平原塔吉克”。“高原塔吉克”目前有六萬人左右,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影響力可不小,他們生活在帕米爾高原上,和雪山相伴,和駿馬牛羊相伴,和雄鷹相伴。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就是以塔吉克族為主人公,他們在高天流雲下過著神仙一般的生活。

在公元2—3世紀,在塔什庫爾幹出現過一個蠍盤陀國,這個佛教味道很濃的國家,它的居民後來就發展成了塔吉克族,這個傳承是比較可信的,但是蠍盤陀國到底是不是由當年生活在帕米爾高原的塞種人發展而來的,因為那一段歷史出現了記載上的斷裂,真實情況不得而知。但是即使蠍盤陀國是由塞種人發展而來的,恐怕跟戎盧國關係也不大,戎盧國雖然也是塞人國度,但距離帕米爾高原還比較遠,在他們的國度,後來發生了扜彌、于闐王國等的兼併,他們的居民被同化的可能性更大。

那些資料太少的國家講述起來真的過於平淡,幸好從戎盧國再往西,就有兩個資料比較豐富的國家了,我們單列講述。

西域三十六國前世今生之今生:戎盧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