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詩人唐代白居易哪首詩寫的最好?

柳育龍


有生命的的詩才是最好的詩。白居易的三首對鏡詩飽含了詩人的自我凝視,接納自己,並且與自己和解,映照的不單是他個人的生命歷程,還有千千萬萬個你和我在鏡的光影中迷亂的脆弱本性。這樣的詩是有生命的詩,我認為就是白居易最好的詩。

第一首對鏡詩《秋思》:

病眠夜少夢,閒立秋多思。

寂寞餘雨晴,蕭條早寒至。

鳥棲紅葉樹,月照青苔地。

何況鏡中年,又過三十二。

這首《秋思》是白居易最早的對鏡詩。那年春天,白居易32歲,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正式入朝為官。首聯敘事點題。身體多病,孤枕難眠,又逢肅殺之秋,不由悲從中來。頷聯情景交融。滿目蕭條,更添一層愁苦寂寞。頸聯借景抒情。鳥棲息在紅葉樹上,明月照耀青苔,詩人望月思親,期待倦鳥歸林。尾聯直抒胸臆。慨嘆時光易逝,人顏易老。

人生在途,時光流逝,泛著沉香的舊時光穿越時空撲面而來,記錄的不光是溫暖的回憶,還有對自我的審視。那是年華的底色,亦是自我成長的見證。

第二首對鏡詩《新磨鏡》:

衰容常晚櫛,秋鏡偶新磨。

一與清光對,方知白髮多。

鬢毛從幻化,心地付頭陀。

任意渾成雪,其如似夢何。

這首對鏡詩是典型的因事生情。前半段敘事,後半段抒情。首聯慨嘆容貌衰老,暗示了詩人憂老怕老的心態。頷聯寫希望磨鏡更明亮,兩相對照,體現了詩人矛盾複雜的心理。頸聯和尾聯則通過直言悲傷無用,徒增煩惱來實現自我救贖,企圖在理性上安慰自己。

周國平說,看到並且接受人所必有的限制,這是智慧的起點。當我們選擇自我抗爭,在困境中突圍之時,又往往產生西西弗斯似的絕望,但是西西弗斯就是在看似徒勞的反抗中完成率人生價值的獲取。詩人正是帶著這樣矛盾的心態,希望從精神上實現對困境的超越。

對鏡詩第三首《覽鏡喜老》:

今朝覽明鏡,須鬢盡成絲。

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羸。

親屬惜我老,相顧興嘆諮。

而我獨微笑,此意何人知。

笑罷仍命酒,掩鏡捋白髭。

爾輩且安坐,從容聽我詞。

寫這首詩時,白居易已經64歲,詩人的心態已經大不一樣,他不再嗟老嘆衰,而是變得恬然知足。當親友喟然嘆息其已老時,白居易一句“爾輩且安坐,從容聽我詞”昇華主題:不管生是否可戀,年老都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面對時光流逝,白居易不再耿耿於懷,而是樂觀面對,怡然通達。

接納自己不是妥協,而是積極地與自己和解。與自己和解不是懦弱,而是一種跨越千山萬水之後的月朗風清。

(喜歡請關注冰橙飛燕,期待互粉交流,共同進步)


冰橙飛燕


要論通俗易懂,個人認為非白居易的《睡後茶興憶楊同州》莫屬

昨晚飲太多,嵬峨連宵醉

今朝餐又飽,爛熳移時睡

睡足摩挲眼,眼前無一事

信腳繞池行,偶然得幽致

婆娑綠陰樹,斑駁青苔地

此處置繩床,傍邊洗茶器

白瓷甌甚潔,紅爐炭方熾

沫下麴塵香,花浮魚眼沸

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芳氣

不見楊慕巢,誰人知此味

為什麼說這是白居易的大白話詩呢,因為整首詩無生僻字,無晦澀詞,通俗易懂接地氣,即使是古文也無需釋義,看完都能懂。

這是我讀過的詩裡面最大白話的一首了,不愧是白居易。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我們逐句拆解來看一下:

首句,“昨晚飲太多”,這是不是大白話?只看第一句還以為是樓下那個愛喝啤酒的大叔喝醉了後寫的,不止樓下大叔,就連隔壁王大媽也經常說。

或許是為了讓整首詩不那麼徹底的大白話,白大詩人第二句用了個略不常見的詞,嵬峨。嵬峨同嵬峩,有三個意思,1是高大雄偉,用來形容山勢;2是形容聲音高亢;3是傾側不穩,形容醉態。這裡顯然是第3個意思,昨晚喝大了,晃晃悠悠,醉著睡了一晚上。

第三句至第六句,“今朝餐又飽,爛漫移時睡,睡足摩挲眼,眼前無一事。”說的是早上起來吃了個飽飯,估計還沒有完全醒酒,依舊暈暈乎乎,於是乎,倒頭繼續睡,一覺睡到了晌午後。酒醒了,睡足了,睜開眼後揉了揉,發現今天什麼事也沒有,無所事事。

我猜著,白大詩人的前一天晚上就像咱們現在的週五晚上,週末了放鬆一下,喝點酒,第二天不用上班,想睡多久就睡多久,睡醒了也沒什麼事,還可以繼續昏昏欲睡。這裡面的“今朝餐又飽”“眼前無一事”又是最貼近生活的大白話,簡直無以復加。

讀到這裡感覺就如同我們自己過了個週末一樣,只不過呢,睡醒後的白大詩人沒有繼續昏昏欲睡,無所事事的時候出去溜了一圈,居然找了個雅事幹。且看下文:

“信腳繞池行,偶然得幽致,婆娑綠陰樹,斑駁青苔地。”實在無聊,便閒庭信步般繞著院中的池子走了幾圈,突然發現了一個好去處,有樹蔭有草地,涼爽的很。這裡應了本詩的題目,茶興,看到好地方來了飲茶的興致。

“此處置繩床,傍邊洗茶器,白瓷甌甚潔,紅爐炭方熾。”於是乎,搬來了摺疊椅,清洗乾淨茶具,紅泥小火爐生炭燒水,不亦樂乎的忙活了起來。

“沫下麴塵香,花浮魚眼沸,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芳氣。”唐朝時的茶都是餅茶,煎茶之前需要先碾成碎末狀,林逋有一句詩“石碾輕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這裡面的石碾就是用來碾茶的工具,瑟瑟塵和本詩中的沫下麴塵一個意思,都指的是茶。好了,靜待片刻後,水中有大泡冒出,表面也浮起了白沫,茶水開始沸騰了。迫不及待的盛一碗茶湯,佳色,餘芳,看著好看,喝著好喝,飲後口齒留香。

好不自在的白大詩人!

按照寫詩的套路,有景必須得觸景生情啊,生的什麼情呢?大詩人想起了一個人,楊慕巢,各位或許會問,這楊某人又是誰啊?這人是白居易的妻舅,或許是大舅哥,或許是小舅子。全名楊汝士,字慕巢,這個時候官任同州(今陝西省大荔縣)刺史。所以詩的題目裡面,憶楊同州,指的就是楊慕巢,同州是他的官名。

由此可見,白居易和楊同州不簡單是親戚關係,更多的應該是超越了親戚的朋友關係,既是酒友又是茶友還是詩友,因為白居易寫了好多關於楊同州的詩,此處不再一一找來了。

總結這首大白話詩:詩人此時,生活閒適,夜裡飲酒,白天酣睡,午後醒來,無所事事,漫步池邊,偶見林蔭,茶興勃勃,清洗茶器,紅泥火爐,炭火生起,茶水沸騰,取來飲之,佳色餘芳,觸景生情,思念同州,品茶行家,可惜不在,獨自飲來,黯然神傷,作詩以表!


大碗功夫茶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個人認為最好的有三首:《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

《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說野史


《琵琶行》

描寫音樂的範本。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別有幽愁暗恨,此時無聲勝有聲”。這樣的名句更是引人共鳴。


蓮葉清新何田田


白居易的詩詞,我最喜歡《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1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長恨歌》詩詞華麗,如牡丹富麗堂皇,千古絕唱!


雲淡風輕113330856


《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此詩流傳最廣,幾乎識字者皆可背誦,特別是前四句。

最能展現白居易文采的當屬《長恨歌》與《琵琶行》兩詩。兩詩詞采華贍,音韻鏗鏘悅耳,就彷彿讓人欣賞一首《琵琶曲》和一段《羽衣霓裳舞》一般,令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回味無窮,而且幾乎句句經典,是白詩中最完美最得意的代表作。

《賣炭翁》和《觀刈麥》兩詩,是白居易作為唐代新樂府運動的代表人物,體現出了他關心勞動人民疾苦的現實主義的人文情懷。

《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這首小詞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流傳千古,為後人所稱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