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否優秀的決定性因素,你真的具備嗎?

俗話說得好,教育要趁早。為了讓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家長真是煞費苦心!胎教,早教,興趣班,補習班等等。

為了孩子長大後能夠成才,我們似乎已經做了最大的努力。然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竟然漸漸“長歪了”!TA們慢慢地學會了頂嘴,學會了反抗,甚至學會了離家出走!

我們不禁非常困惑,為什麼孩子會不聽話,不願意好好學習?我們明明是為了TA們好啊!

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你有沒有做過這些事,做的次數多嗎?

孩子是否優秀的決定性因素,你真的具備嗎?

孩子9個月了,每天都喜歡爬來爬去地玩個不停。不論是在床上還是在地上,TA總是非常喜歡爬來爬去,好像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地上太髒了,不許再爬了”“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不是跟你說了不許爬了嗎?”“我家孩子這麼小就跟個土匪似得,長大後更不得了”……

爬行是每個孩子都必不可缺的過程,對孩子有極其重要的好處,為什麼要阻止孩子爬行呢?就算爬行沒有一點好處,就可以隨意制止,甚至對孩子下定義嗎?

孩子是否優秀的決定性因素,你真的具備嗎?

慢慢地,孩子2歲了,喜歡到處跑來跑去。今天不小心打翻了你心愛的化妝品,明天又故意摔壞了爸爸的剃鬚刀,後天居然又把你新買的化妝品打翻了。事實上TA或許只是感覺這樣很有意思,並不知道東西壞了是不能再用了,更不知道你還要花錢去買新的。

聰明的家長不會為此就大發脾氣,更不會為了讓孩子長記性,就揍TA一頓!

但有些心浮氣躁的家長不但會對孩子大聲訓斥,更會狠狠地揍TA一頓,讓TA知道什麼東西是不可以摔的。

甚至部分家長會說“我家孩子從小就非常頑皮,長大後根本就指望不上”“別人家的孩子都很聽話,為啥你就這麼搗蛋?”“你再這樣下去,長大了也是掃垃圾的命。”本意可能是為了刺激孩子,事實上卻發現孩子的成長方向好像正驗證著自己的話。

孩子是否優秀的決定性因素,你真的具備嗎?

學習是需要動力的!沒有動力,學習的整個過程就是枯燥無味的,是為了應付而學習!如何給孩子提供學習的動力呢?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我們應給予孩子肯定,鼓勵,表揚。孩子的“虛榮心”是很強的,我們應給予其成就感和自豪感!需要不斷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而不是在孩子成績不好時“惡語相向”!

孩子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學習成績自然會穩步上升。學習成績上升了,“虛榮心”又會被我們滿足,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孩子是否優秀的決定性因素,你真的具備嗎?

聰明的家長善於發現、挖掘並放大孩子的優點,縮小孩子的缺點。聰明的家長可以控制自己的脾氣,不會隨便衝孩子發火。聰明的家長在孩子犯錯後,會積極瞭解原因並幫孩子改正。

優秀孩子的身後必然有聰明的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夠聽話,不夠優秀,學習不夠好的時候,先想想自己是否夠聰明。為了孩子,自己究竟又付出了什麼樣的努力?

孩子是否優秀的決定性因素,你真的具備嗎?


阿倫森效應是指隨著獎勵減少而導致態度逐漸消極,隨著獎勵增加而導致態度逐漸積極的心理現象。阿倫森效應也指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讚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歡那些顯得不斷減少的人或物。

阿倫森效應提醒人們,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應該盡力避免由於自己的表現不當所造成的他人對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轉。同樣,它也提醒我們在形成對別人的印象過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響而形成錯誤的態度。

教育孩子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善用阿倫森效應的家長,其孩子絕對不會差。孩子是否優秀取決於家長,並不取決於孩子!

想讓孩子變得優秀,並不是給孩子選一個好學校,多選幾個興趣班,補習班這麼簡單的!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在孩子小時候就沒有盡到老師的責任,如何還能要求孩子將來變得很優秀呢?

孩子是否優秀的決定性因素,你真的具備嗎?

​可以把你的育兒經驗和方法分享到評論區麼?

記得轉發、關注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