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經濟的"高新動力"!

3月18日上午,我省2020年高新區建設視頻會在廣州召開,會上宣讀了省政府對清遠英德高新區、肇慶西江高新區、湛江廉江高新區、韶關乳源高新區、汕頭龍湖高新區、廣州天河高新區6家新認定省級高新區的批文。

想知道

2019年廣東省高新區建設

取得了哪些進展?

小科這就告訴您

廣東經濟的

廣東經濟的

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省政府連續出臺"科創12條"、《關於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廣東省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辦法》三個重要文件。

其中,《關於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是全國首個促進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專項政策,引領全國先河。

全省各地市各部門積極貫徹落實文件精神,推動國家高新區地市全覆蓋,陽江、韶關順利完成科技部"以升促建"現場考察,雲浮申報材料上報至國務院,汕尾、潮州申報材料上報省政府,一批新興產業園區通過創建省級高新區加快創新發展。

高新區整體發展質量有效提升

全省高新區經濟規模穩步提升,產業創新和國際化表現突出,各高新區優勢突出,成為地市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陣地。

據科技部火炬中心發佈的2019年度國家高新區評價結果,全省近2/3的高新區排名實現上升

,整體表現出較好發展態勢。

其中深圳高新區連續3年保持第2位,廣州高新區排名躍升兩位至全國第7名;除深圳、廣州外,排名前30的還有東莞、珠海和佛山高新區;清遠高新區首次進入前100名;河源高新區從2016年首次參與評價的141名持續上升24位。

國家級示範區核心作用更加凸顯

作為推進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珠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的核心區,各高新區積極開展個性化政策創新,加快自創區與廣東省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發展,推動自貿區相關政策在自創區複製推廣,推動"科創12條"相關政策率先在自創區落地實施。

按照科技部建設珠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的要求,各高新區加快匯聚科技創新資源,探索具有廣東特色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經濟發展效益持續提升

全省高新區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加快集聚高端要素,發展高端產業,培育創新業態,積極構築了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

2019年,全省高新區實現營業收入5.17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工業增加值達1.02萬億,佔全省30%。

14家國家高新區實現營業收入5萬億元,有9家高新區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8家高新區增速在20%以上,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創新型產業蓬勃發展

2019年,全省高新區內高新技術企業存量達11177家,國家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佔納入火炬統計企業總數的比例接近68.32%

全省高新區建有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14個,超過60%高新區建立了省級以上創新型產業集群,成為我省高新區發展新的增長點。

高新區新興產業培育能力不斷增強,湧現出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數字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廣州生物醫藥、東莞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等一批創新型產業集群加快培育,深圳下一代互聯網產業集群已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高端創新資源加快集聚

全省啟動建設的10家省實驗室全部佈局在高新區內,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實驗室、深圳鵬城實驗室、東莞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按照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標準組建創新團隊,為各高新區集聚了一批高水平創新人才。

深圳國家基因庫、東莞散裂中子源、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室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中佈局在珠三角各高新區內。

全省251家新型研發機構中,有一半落戶在高新區內。

全省高新區營收過億元企業達3669家。

創新創業生態不斷優化

全省實現國家高新區國家級孵化器全覆蓋,國家高新區內共有孵化器299家,眾創空間266家。

國家高新區內瞪羚企業數居全國第二,深圳、廣州高新區瞪羚企業數量分別居全國第二、第四位。

廣深兩地高新區培育孵化了極飛科技、億航無人機、奧比中光等一批高成長性的科技型企業和優質民營企業。

各高新區充分利用高企稅收減免、科技創新券、科技金融、核心技術攻關等政策舉措引導園區高企,加大研發投入,突出高質量發展導向。

科技開放合作步伐加快邁進

廣州高新區推動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與香港中文大學共建再生醫學高等研究生院、骨關節肌肉聯合研究中心,香雪製藥與澳門大學共建穗澳中醫藥標準化國際化創新轉化中心。

佛山高新區與季華實驗室聯手邀請20多名我國前駐外大使及前外交官走進佛山,就開展高水平的國際合作建言獻策。

惠州依託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積極對接國內外優秀科技創新資源,引進哈工大國際創新研究院落戶在仲愷高新區,積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高地。

體制機制改革成效顯著

全省高新區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政策創新前沿,在機構職能、行政審批等方面開展改革探索。

廣州高新區高效完成機構改革,成立全國四個特大城市中的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局,率先在省內設立民營經濟和企業服務局,功能區與行政區實現深度融合,機構職能更加優化協同高效;

珠海著力破解制約高新區"一區多園"發展瓶頸,在市級層面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全市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加強組織領導、統籌謀劃和政策、資金支持。

廣東經濟的

製作:省科技監測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