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宋朝歷史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後的朝代。分為北宋(960年-1127年,首都開封)與南宋(1127年-1279年,首都杭州),合稱兩宋。

北宋

首都:開封

開國君主:趙匡胤(宋太祖)

亡國君主:趙桓(宋欽宗)

在位君主:歷任九位皇帝

成立時間:960年(陳橋兵變)

滅亡時間:1127年(靖康之難)

中國宋朝歷史

五代後周顯德七年正月(960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鑒於一些將頒、節度使可能擁兵自重而影響皇權,宋太祖聽從趙普建議,杯酒釋兵權,使兵、將分離,保證了統治權的集中,但是同時削弱了軍隊戰鬥力。976年10月,趙匡胤之弟趙光義在斧聲燭影中登上皇位,即宋太宗。到979年,消滅北漢,中國大部分被統一。

政治上分割宰相權力,重用文官。財政上由於向遼國每年輸送大批白銀,財政困難。宋神宗時,任用王安石變法,但是後來遭到保守派反對而廢異。1127年,金國軍隊攻入開封,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史稱靖康之難,北宋滅亡。

南宋

首都:杭州

開國君主:趙構(宋高宗)

亡國君主:趙昺(宋幼主)

在位君主:歷任九位皇帝

成立時間:1127年(趙構自立)

滅亡時間:1279年(被元朝所滅)

中國宋朝歷史

徽宋第九子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1138年正式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向金朝稱臣納貢,並割讓大片土地。1142年和秦檜合謀以莫須有罪名害死了力主抗金的嶽飛.到1276年,元朝軍隊佔領了臨安,益王趙昰、廣王趙昺等殘餘勢力繼續抵抗元朝,直到1279年,八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被元軍逼得走投無路,被大臣陸秀夫背著跳海而亡,南宋被元朝滅亡。

宋朝經濟

北宋時期是中原經濟大發展時期,宋朝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發展。航海業、造船業成績突出,海外貿易發達,和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通商。

人口

宋代全國入囗己超過一億五千萬,十萬戶以上的城市有五十個,其中臨安人口過一百二十萬,開封人口過一百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城市。

農業

宋代大興水利,大面積開荒,又註重農具改進,農業發展迅速。北宋時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經濟發展迅速,南宋時太湖地區稻米產量居全國之首,有「蘇湖熟,天下足」之稱。

瓷器

北宋時有河北曲陽定窯、河南汝州窯、禹縣鈞窯、開封官窯、浙江龍泉哥窯、江西景德鎮景德窯、福建建陽建窯等七大名瓷窯,和分佈在各地的許多大小瓷窯,所產宋瓷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外。

海外貿易

1.宋朝在七個城市:廣州、杭州、明州、溫州、泉州、密州、華亭海各設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與中國通商的國家有:占城、真蠟、三佛齊、吉蘭丹、渤泥、巴林馮、蘭無裡、底切、三嶼、大食、大秦、波斯、白達、麻嘉、伊祿、故臨、細蘭、登流眉、中裡、斯伽裡野、木蘭皮等歐亞地區五十八個國家。

2.出口貨物包括:瓷器、糖、紡織品、茶葉、五金

3.進口貨物包括:象牙、珊瑚、瑪瑙、珍珠、乳香、沒藥、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幾百種商品。

4.宋朝從大量進口貨物通市舶司獲得的稅收,從北宋皇祐(1049年-1054年)的53萬貫,治平(1064年-1067年)63萬貫,到了南宋紹興(1131年-1162年)已達200萬貫,約佔全國財政收入的6%,對宋代的繁榮起重要作用。

造船業

宋朝造船技術水平是當時世界之冠。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明州造出兩艘萬料(約600頓)神舟。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個隔水倉,一兩個隔水倉漏水,船也不會沉。隔水倉技術,經馬可·波羅介紹,傳入歐洲。

中國宋朝歷史

金融

宋朝商業繁盛,通行的貨幣有銅錢、白銀。由於商品入口,宋朝大量銅錢、白銀外流,造成硬通貨短缺。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民辦紙幣「交子」,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改為官為「會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官方紙幣。北宋末年(1126年),發行的會子達到七千萬貫的驁人數字,造成世界上第一次由於濫印紙幣而引起的通貨膨脹。

文化

宋文化有多方面獨到建樹,宋詞與唐詩並稱,在文學史中享有盛譽。出現了蘇氏三父子、歐陽修等著名文學家。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鑒》是一部貫穿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實的編年體通史。出現了具有完整思想體系的程顥、程頤等思想家和沈括、蘇頌等科學家。北宋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在戰爭中已經廣泛使用火藥作的武器。

中國宋朝歷史

科學文化

北宋時,人們利用人工磁化的鋼鐵薄片,製造了指南魚,後來更被改良用於海上事業上,並發明瞭羅盤。軍事方面,在宋初已有人懂得用火藥,在北宋末年,更出現霹靂炮,還有在南宋時出現的火槍和突火槍。

宋朝皇帝世系表

北宋960年開始

1太祖趙匡胤 — 燕王趙德昭 — 趙惟吉 — 趙守度 — 趙世恬 — 趙令稼 — 趙子奭 — 趙伯旿 — 趙師意

秦王趙德芳 — 趙惟憲 — 趙從鬱 — 趙世將 — 趙令譮

2太宗趙炅 —— 3真宗趙恆 —— 4仁宗趙禎

商恭靖王趙元份 — 濮安懿王趙允讓 — 5英宗趙曙 — 6神宗趙頊 — 7哲宗趙煦 — 8徽宗趙佶 — 9欽宗趙桓

南宋1127年開始

10高宗趙構 — 秀王趙子偁 — 11孝宗趙昚 — 12光宗趙惇 — 13寧宗趙擴

榮王趙希壚 — 14理宗趙昀

福王趙與苪 — 15度宗趙禥 — 16恭宗趙顯 — 17端宗趙昰 — 18帝昺趙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