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敗,難掩苻堅大帝之名

淝水之敗,難掩苻堅大帝之名

苻堅(338—385年),東亡前燕,西並前涼,北吞代國,平仇池、定益州,完成了五胡時期北方的唯一一次統一,並攻佔了東晉領有的蜀地,與東晉南北對峙。然而,這樣一個頗有成就的君王,卻因為淝水之戰的敗績而淪為千古笑柄,這是否是一件公平的事情?

知名軍史作家薩蘇在《薩蘇不信史》中,剖析了前秦世祖苻堅不平凡的一生。

說到苻堅這個名字,知名度大概遠不如金庸小說裡的“南慕容,北喬峰”(前燕慕容家族),就算是知道苻堅的,恐怕也離不開三個成語——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

太元八年(383年)八月,自稱天王的前秦君主苻堅率大軍八十多萬出征東晉,大臣認為晉有長江天險,此戰不易與,苻堅傲然道:“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是為“投鞭斷流”。

然而秦軍卻在淝水之戰中敗給了謝石、謝玄率領的八萬晉軍。交戰前,苻堅“與陽平公融登壽陽城望之。見晉兵部陣嚴整,又望見八公山上草木,皆以為晉兵”,是為“草木皆兵”。

秦軍大敗,“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什七八”,“風聲鶴唳”就此流傳於世。

三個成語串聯起來,苻堅驕橫而無能的形象便躍然紙上,與悠然東山的謝安先生形成鮮明對比。對手是如此優秀,以至於苻堅這輩子似乎就只有這次大敗仗可以論說。

淝水之敗,難掩苻堅大帝之名

然而,歷史上的苻堅並不是如此驕橫而無能。大家一定對金庸先生筆下的“南慕容,北喬峰”印象深刻,其中那位“南慕容”慕容復一生的偶像和祖先——大燕皇帝慕容垂,曾是苻堅的部下。能讓一代帝王俯首稱臣,苻堅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雖說淝水之戰對苻堅和前秦帝國來說是個巨大的轉折點,但在此之前的苻堅堪稱一代英主,自370年前秦滅前燕,至383年前秦敗於淝水這段時間,北方核心地區就處在苻堅的統治之下,從而獲得了十幾年相對和平安定的時光——彷彿歷史的宿命一般,前秦和秦朝統治時間幾乎相同。

北方民族在混戰了半個世紀後,戰爭成為生活常態,彼此間滿懷仇恨和戒懼。在這種情況下,各民族居然能夠在前秦的統治下和睦相處起來,且長達十幾年之久,這真是一個奇蹟。創造這個奇蹟的,便是苻堅——一位一統北方的英主。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苻堅不是荒唐的君主,便是赴死的英雄,而維持了多久的和平這件事,常常為人們所忽略。

其實在學者眼中,苻堅從來不只是淝水之戰中的配角和小丑。歷史學家范文瀾曾評價苻堅“在皇帝群中是個優秀的皇帝”。歷史學家陳登原認為苻堅有四大善事:文學優良,內政修明,大度容人,武功赫赫。

作家柏楊則認為:“在中國數千年曆史上,有資格稱得上大帝的不過五人,他們是秦始皇、漢武帝、前秦王苻堅、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

苻堅做了什麼?竟然有資格得到大帝的稱謂?

其實,苻堅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一位優秀帝王,甚至可以算作是中國封建時代的一位理想君主。

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位被誤讀的苻堅大帝吧。

苻堅不是生來便可以當皇帝的。苻堅的父親苻雄不是皇帝,而祖父苻洪(追封)和伯父苻健才是皇帝。

他的伯父前秦世祖苻健有子,而且已經繼位,即厲王苻生。如果不是這位君王好酒無度,嗜殺成狂,苻堅也許一輩子就是個平安王爺,那前秦也就可能只是割據關中一隅而已。

但苻生其人可能因為眇一目而心理存在缺陷,故即位後淫殺不絕,連皇后也被其無故殺死,導致上下離心,人人自危。357年,他私下說“阿法兄弟亦不可信,明當除之”,意將殺了苻堅和他的哥哥苻法,苻堅等這才聞訊起兵奪位,而苻生的衛隊都不肯抵抗,可見其失政。

苻堅的奪位,對前秦帝國來說,是一箇中興的起點,這個王國從此開始了統一北方的步伐。

從西晉八王之亂後,中國北方便陷入混戰之中,東晉王朝退據東南,而以石勒、冉閔之雄,也未能統一北方,偏偏苻堅做到了,那他的秘訣是什麼呢?

令人意外的是,苻堅這個出身氐族酋長家庭的君主,其主要治政理念竟然是儒家推崇的德政。

苻堅自幼傾慕漢族的先進文化,少時即拜漢人學者為師,繼位時已經是氐族貴族中罕見的儒門子弟。他潛心研讀經史典籍,曾說過:“為政之體,德化為先。”

根據歷史記載,在群雄環伺之中,苻堅推崇漢文化,即位後卻不事征戰,而下令各地方官員上舉孝悌、廉直、文學、政事四項有才德的人才,整飭吏治;同時注重農業,還親自參與耕作,並讓皇后主持親蠶儀式,鼓勵百姓恢復生產;他致力於教育,恢復了太學和地方各級學校,並廣修學宮,甚至每個月親自到學宮去檢查貴族子弟的學業。

然而,現實世界,仁者從來不是無敵的。

儒家這種內聖外王的思想在戰爭年代常常處處碰壁。孔子和孟子這樣的大聖賢,在春秋戰國的亂世抱著自己的理念去遊說各國國君,效果都不怎麼好。事實上,淝水之戰後,苻堅寬待的那些少數民族首領紛紛反叛,致使前秦在北方的統一局面瓦解。

只是,在苻堅二十八年的統治時間中,失敗的似乎只有最後幾年。東晉十六國是典型的亂世,出現苻堅這樣的仁君,不修兵甲,不愛打仗,怎麼會被他一統了北方呢?難道這是儒生們篡改了歷史?

應該說,是儒生改變了歷史。苻堅之所以能夠成功,一方面是因為他肯認真做事,另一方面,則是他重用了一個叫作王猛的漢人儒生。

淝水之敗,難掩苻堅大帝之名

王猛,字景略,青州北海郡劇縣人,素有賢名,“博學好兵書,謹重嚴毅,氣度雄遠”,年輕的時候隱居華山。公元530年,他曾到進軍關中的桓溫軍營中“捫蝨而談”,使桓溫驚異於他的才華。不過,王猛最終選擇了跟隨苻堅。

《晉書·苻堅載記下·王猛傳》對苻堅和王猛的一段君臣關係記錄得十分詳細。苻堅與他見面一席談之後便感嘆這是管仲子產一樣的人物,當即大加提拔。王猛也不負眾望,先治理州郡得力,後協助苻堅廢除胡漢分治之法。苻堅對其十分滿意,以周文王得太公望比喻兩人的關係,曾一年連續五次提升王猛的官職。王猛後擔任前秦宰相,並位列三公。

在王猛的輔佐下,前秦空前強大起來,先東滅前燕,再西平前涼,收代國、仇池、巴蜀、襄陽,並在西晉滅亡後第一次重新將西域收歸版圖。有人認為,苻堅得王猛,如劉備得諸葛亮。

僅僅一個人的力量竟然如此強大,以至於影響一個帝國的興衰?那麼王猛豈不是“多智而近妖”?

其實王猛只是一個代表而已。在苻堅當國時期,重用了包括房默、房曠、崔逞、韓胤、田勰等一批關東名士,不僅僅王猛一人而已,而他們也樂於為苻堅所用。苻堅得到了以王猛為代表的北方漢人勢力的支持。氐族武裝集團和漢族地主階級的合作,使前秦的統治基礎遠比其他政權更為寬廣。

自西晉後期的戰亂以來,北方基本為匈奴、羯、鮮卑、氐、羌等少數民族政權所控制,戰亂頻仍,由於晉政權節節敗退,北方的漢人勢力分裂為兩部分,一部分士族隨東晉南遷,而以王猛為代表的庶族居無定所,留在北方,則要面對各族軍事政權的殘酷殺戮和摧殘。此時,雖然出身胡人,卻推崇儒術,而且肯重用漢族士人的苻堅,怎麼會不受到他們的擁戴呢?

仁政,智者相助,是苻堅得以稱霸北方十餘年的重要因素,是其成功的最深刻基礎。

有意思的是,正是這些正牌子的儒士,在與苻堅合作時,不斷糾正他過於寬仁的理念。比如王猛剛剛入仕,便因為大殺豪強而受到苻堅的委婉批評,苻堅指責他過於殘酷,但王猛回答道:“臣聞宰寧國以禮,治亂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劇邑,謹為明君剪除兇猾。始殺一奸,餘尚萬數,若以臣不能窮殘盡暴,肅清軌法者,敢不甘心鼎鑊,以謝孤負。酷政之刑,臣實未敢受之。”和平的時候行您的仁政可以,現在是亂世,那該殺就殺,我殺的還少呢。

這些有治政之能的儒家鉅子對政治的理解,讓苻堅十分震撼。

此後王猛治政,也多行峻法,且從來不信任那些歸降的異族首領,想將慕容垂等人都除去,卻為苻堅所阻。所以,終王猛當權時期,慕容垂、姚萇等人都還算安分。

不過,這裡也不能忽略苻堅自己的作用。苻堅以異常開闊的胸襟,接納各族英豪,建立了一個多民族和平相處的環境,這是十分難得的。可以說,苻堅與王猛,正如汽車上的油門和剎車,一個海納百川,帶動帝國滾滾向前,另一個明察秋毫,隨時清除可能威脅帝國生存的“地雷”,才造就了前秦的功業。

不過,由於王猛英年早逝,苻堅在統治後期實施缺乏節制的寬仁,導致帝國內各族勢力悄然膨脹,不能不說這也是前秦帝國崩塌的重要緣由之一——一如汽車沒了剎車,很容易發生事故。

細細解讀那個淝水之戰以外的苻堅,看到的恐怕不僅僅是一名被歷史冷落的優秀君王,也讓我們不得不感慨為政之道的複雜,所謂“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並非只是對諸葛亮一人的感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