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无法管教,家长可以用“鱼缸法则”,给孩子适当的空间

文字/梅妈

引言

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说过这么一句话:"每个儿童首先都必然处于一种精神的无序期,心理活动由混乱走向有序"。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一些任性的情况时,就相当于混乱无序期,所以这是孩子的内心开始走向有序的必经之路。

分析

大部分的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在家中总是闲不下来,就算到了别人家也是如此,将别人的家中搞得乱七八糟,家长也无法管教。虽说孩子外向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件好事,但是外向的孩子也很容易任性,跟家长对着干。

孩子任性无法管教,家长可以用“鱼缸法则”,给孩子适当的空间

面对任性的孩子,难道家长们只能看着孩子们"作"吗?很多家长面对这样的孩子不是放任就是压制,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这么任性。其实,想要改掉孩子任性的性格就要先明白孩子任性的原因。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这么任性呢?

  • 首先,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孩子任性无法管教,家长可以用“鱼缸法则”,给孩子适当的空间

英国心理学家威廉·科克认为:孩子出现任性不听话的现象,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其实,孩子从两岁开始就已经有自我意识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不例外。当孩子逐渐形成自我意识,那么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而行动。所以,孩子们会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行为。

  • 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父母平常过分约束孩子,从而适得其反。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家教还是比较严格的,而且会限制孩子的行为甚至是自由,这对于一个活泼的孩子而言是非常致命的。

孩子任性无法管教,家长可以用“鱼缸法则”,给孩子适当的空间

当孩子逐渐成长,他们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想要好好去探索这个世界。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加以制止,那么就有可能对孩子起到反作用。当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他们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对父母进行反抗,比较敏感的孩子还有可能会做出极端的行为。

这两种原因都是孩子会变得这么任性的其中两个原因。如果家长想要针对孩子的情况进行教育,不妨先了解一下"鱼缸法则"。

那么,什么是"鱼缸法则"?

这个法则在心理学中是非常著名的,现在已经普遍运用到家庭教育中。"鱼缸法则"的核心就在于,要懂得给予对方适当的自由空间。其实,很多任性的孩子们就像是鱼缸中的鱼,在被限定了活动范围之后,他们就会失去活力和成长空间。

孩子任性无法管教,家长可以用“鱼缸法则”,给孩子适当的空间

其实,孩子任性的背后是他们对于自由的渴望和呼唤,所以当孩子们冲破"鱼缸"之后就会像是获得重生一样,从而这些孩子们就会有明显的成长,变得更加成熟。

家长们其实可以运用"鱼缸法则",让孩子不再任性

1、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空间

纪伯伦曾经说过: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孩子任性无法管教,家长可以用“鱼缸法则”,给孩子适当的空间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幼童,他们都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所以没有人有权利剥夺另一个人的自由。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也要懂得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一味向孩子施压只会让孩子的视野变得更加渺小。

2、 培养孩子的自律

柏拉图说: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孩子任性无法管教,家长可以用“鱼缸法则”,给孩子适当的空间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长不仅要给予孩子空间,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自律,规范孩子的行为。自律是优秀的品质,是孩子们成功道路上的垫脚石,同时也是所有人都想拥有的优秀品质。所以,家长要懂得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律,这样的孩子会更懂事,当然也更不会任性闯祸。

3、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底线

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孩子任性无法管教,家长可以用“鱼缸法则”,给孩子适当的空间

面对任性妄为的孩子,家长们要做出相应的对策,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这样才能让孩子有所收敛。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约定,为孩子制定一套规章制度,让孩子懂得遵循规则的重要性。

总结

当一个人生活在一片狭小的生活领域时,人的见识和眼界都会变得更小,所以当我们有能力让自己冲破狭小的领域时,就要竭尽所能。父母是决定孩子狭小与否的关键人物,所以想让孩子前进,就不要让孩子在"鱼缸"中活动,而要让孩子在大海中自由地遨游。

日常分享育儿身边事,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可以关注我 ,为您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