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孩子定规矩,怎么那么无可奈何呢?定规则有没有用呢?

各位爸爸妈妈们,是否有过这样的苦恼:在公司给员工定了规矩,大体情况都能落实下去;但给自己的孩子定规矩,却怎么那么无可奈何呢?

家长给孩子定规矩,怎么那么无可奈何呢?定规则有没有用呢?

“父母”这个“职业”怎么那么让人焦虑呢?

压力无穷多:来自孩子情绪的压力、来自其他妈妈的压力、来自幼儿园的压力、来自媒体的压力……

怎么感觉我们自己的父母当年没有这么大的压力呢?可能那个年代,无论去到哪里,规矩都差不多,父母们对孩子的期待也都差不多;但现在不同了,每家都有每家对孩子的标准,孩子面对的条条框框也特别多 --- 这估计让现在的孩子们也很困惑吧。

是的,今天的环境变得非常复杂,我们在培养一个“未来人”。所以,父母们不用太自责,确实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各种变化“不简单”。

有些父母认为,只要尽可能多地给孩子“爱”就够了,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后会慢慢改正了。没错,“爱护、温暖”确实是最基础的,一定要有,但不能仅仅如此,父母们还需要很多知识。

家长给孩子定规矩,怎么那么无可奈何呢?定规则有没有用呢?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

孩子们需要一对“受过上岗培训”的父母。“培训”,能让父母们的点滴信息系统化、能给父母们清晰的育儿方向,能给父母充分的自信心。当父母们有了充足的自信心,我们才能做到“自我控制”、“减少坏情绪”“减少负罪感”“减少挫败感”。父母们有了充分的自信心,才会让我们更好的尊重每一个阶段的孩子。

当孩子在婴儿阶段,父母们要用爱去回应他们的需要:关心他们是饿了?困了?需要换尿布了?……

当孩子在幼儿阶段,孩子开始爬,他们喜欢触摸、尝试,对一切事物都展现出来了极大的好奇心。这个时候,父母们就要积极的参与到他们的探索中,当然前提是保证孩子周边环境的安全;

当孩子开始学会走路,他们又发现了不一样的世界。他们可以触及到更多的事物,他们非常渴望去探索。这个时候,父母们要学会如何辅助他们更好的去探索,读书、提供更多的有助于探索的工具、玩具;如果父母们想尝试禁止一些危险的探索,父母说NO时,态度应该是平和的、有理由的。

家长给孩子定规矩,怎么那么无可奈何呢?定规则有没有用呢?

Terrible Two(可怕的2岁)

当孩子2岁时,有一个英语词terrible two(可怕的2岁),说明大部分孩子到2岁左右,都会出现让父母抓狂的情况。因为当孩子2岁左右,孩子开始表现出了“独立”的意识,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搞定”,想自己吃饭、自己开门、自己摁电梯……如果此时的父母不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可能就容易陷入“与孩子争斗”的窘境。不必纠结于此,就让孩子去尝试、去自己做,父母也多记住: 进了电梯,自己不要下意识去按,留给孩子。

2-3岁的孩子,容易突然发脾气,突然哭喊,这个时候也很容易激起家长的愤怒、焦躁的情绪;BUT , 我想说请你一定要冷静,同时,也给孩子一个冷静的空间;过会儿,再返回来抚摸孩子,声音柔和,告诉孩子,“你很爱他,但对于“突然哭”这个行为不愿意接受,下一次,可以尝试先好好跟爸爸妈妈沟通,看看是否可以做到;哭,不是唯一能达到目的的办法,还可以试试别的办法。”

其实我们必须承认,孩子会模仿他们看到的。所以,平时,我们也要留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尽量地平和,这将是给孩子一个很好的榜样。

当孩子3岁了,语言表达能力会有一个质的突破。此时的父母,要尽量使用清晰、准确的语言与孩子做交流。同时,尽量使用正向的、丰富的内容表达你的建议。例如,当孩子在马路边上跑,父母使用:“请慢慢走:,尽量不说 “别跑”;例如,当孩子做完一个手工后,你的表扬不能仅是:“很棒哦”,而应该是:“你搭的乐高积木看起来很有创意哦。”

家长给孩子定规矩,怎么那么无可奈何呢?定规则有没有用呢?


如何给孩子建立规则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我们作为父母,要认识到自己孩子的成长节奏,保持耐心。要鼓励孩子的探索、好奇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尝试、探索。通过给与积极的反馈,比一味地说NO,更容易建立起良好的“规则感”。

建立规则,不仅仅是为了不让孩子做些不好的行为;应该是父母给出的一个个积极的信号:如果….那就更好了;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建立充分的自信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探索,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父母是尊重他们的,是理解他们的,是在给他们积极的建议,这些信息,将对孩子的成长、对孩子适应未来,举足轻重。

举个例子:你希望孩子能自己收拾房间,如果你说:“你的房间太乱了,快点收拾。”估计大部分家庭试过,孩子根本不理会你,你会很生气抓狂;但如果你说,“如果你把床上的衣服扔进洗衣机、把桌子上的玩具放回玩具筐,那这个房间会更加棒了。”我想这个时候,孩子很明确自己可以做到什么,就能变得更好。这样的“规矩”就容易被接纳。

当然给孩子建立的规则,要坚持下去、要提前告知。不能搞突然袭击。这样,孩子才能有安全感,才愿意配合。

父母自己不能轻易随便的改“规矩”,自己的失信或者自己随意破坏“规矩”,你将会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坏榜样。

成功的父母,会让孩子感受到你们的平等;

成功的父母,会更多的关注到孩子的正向的、积极的行为;

成功的父母,会强调与孩子的合作,而不是“控制”

成功的父母,会向孩子学习;会言行一致;会自我控制情绪

成功的父母会巧妙的处理与孩子的“冲突”

成功的父母懂得欣赏孩子,尊重孩子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成功的父母愿意接受改变。

规则,不是只针对孩子的,从我们自己的改变做起,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理解孩子,就会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