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唐”字!其中河北佔3個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唐”字!其中河北佔3個


行唐縣

名稱來歷 行唐最初是趙國的南行唐邑,漢代置了南行唐縣,實際上南行唐縣不是說南行唐,是地遙南行走到唐這個地方南行唐縣,最後把南一去叫行唐,還可以歸入以事為例。
據《正定府志》、《行唐新志》記載:"初,帝堯封於唐。今定州北唐城村即其地。後,諸侯來歸,治平陽即帝位,南行經歷,行唐邑之名由此始也"。
  秦置南行唐縣,北魏去“南”字為行唐縣,後曾易名章武縣、永昌縣、恆陽縣等。明覆稱行唐縣。
  1949年秋季屬察哈爾省建屏專區,秋後改河北省建制,又劃歸定縣專區。1954年屬石家莊專區。1958年,行唐與新樂兩縣合併為新樂縣。1961年12月新、行兩縣分開。1962年復置行唐縣。1970年石家莊專區改稱石家莊地區,行唐隸之。1993年,撤銷石家莊地區,行唐縣屬石家莊市。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唐”字!其中河北佔3個


唐山市

名稱來歷 據光緒《灤州志》卷7載:唐山“週迴數里,復嶺重岡。其東麓則陡河縈帶,有流泉十數道注之。相傳後唐李嗣源曾屯兵於此,立石城二百餘丈,基址尚在。又後唐姜將軍斬蛟有功,葬於此,後人建廟祠之。山以唐名實由於此”。唐山在市南四里,市以唐山得名。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唐”字!其中河北佔3個


唐縣

名稱來歷 據《漢書·地理志》注:“應劭曰:故堯國也。唐水在西。張晏曰:堯為唐侯,國於此。”縣以唐堯取名。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唐”字!其中河北佔3個


高唐縣

名稱來歷 其地原為“郊社”,因郊祭奉之為“帝”,後演變為高唐。春秋時期即為高唐邑。西漢時,劃分郡、縣,始置高唐縣,因境內有唐山,屬沼澤之丘而得名。

《戰國策》作天唐縣,漢置高唐縣。東漢高誘注:“高,大也;唐,防也。高唐亦大防之意。”據《清一統志》:“齊高唐在禹城縣南,漢高唐在西。二地雖殊,界實相近,今東昌府之高唐州,乃漢靈縣也,取故名耳。”


萬萬沒想到,中國竟然有這麼多地名帶“唐”字!其中河北佔3個


唐河縣

名稱來歷 北魏置襄城縣、石馬縣。隋開皇初年,廢襄城縣入石馬縣,後改為上馬縣。貞觀元年(627年)省上馬縣併入湖陽縣,開元十三年(725年)分湖陽縣復設上馬縣,均屬唐州。天寶元年(742年)上馬縣更名泌陽縣(縣治今唐河縣城),仍屬唐州。天佑三年(906年)唐州治遷至泌陽縣。金至寧元年(1213年)廢湖陽縣,設湖陽鎮,併入泌陽縣。元至元年間(1264年—1294年),泌陽縣廢為鎮,地入唐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唐州為唐縣。民國二年(1913年)2月,更名沘源縣,以居沘水上游接近源頭而名。民國十二年(1923年)因沘水之源不在縣境(實在方城縣境),泌源縣名不副實,故改名唐河縣。因唐河(古稱沘水、泌河)流經縣境,故名。清代時,因泌河上游趙河與潘河匯合後,縱貫古唐州地,而被稱為唐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