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帝皇完”當了皇帝又當太子,一生都在詮釋一個字。

大家都知道“六味地黃丸”的皇帝,唐中宗李顯,那“六味地黃丸”第二的皇帝是何許人也?竟敢如此奇葩!

他父親李治(唐高宗)是皇帝,哥哥李顯是皇帝(唐中宗),侄兒李崇茂也是皇帝,就連他的兒子,開創開元盛世的那位,唐玄宗李隆基也是皇帝,更加過分的是,就連他的母親武則天,也是一代皇帝!這一大家子,個個都是皇帝專業戶,也是沒誰了。

說到這,有的小夥伴已經知道這位“六味地黃丸”第二是誰了,但肯定有在心裡罵小編的。賣個關子,梳理一下關係,豈不是記得更加清楚,以後就可以向夥伴發難了。

沒錯,他就是唐睿宗李旦,看看他的廬山真面目:

“六位帝皇完”當了皇帝又當太子,一生都在詮釋一個字。

李旦

說來,這也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皇帝。最後大唐的皇帝也是在李旦的後嗣中產生,這就是他比“六味地黃丸第一”高明的地方。那麼,李旦為什麼能夠實現成功呢?

其實,他的一生都在詮釋著一個字,這就是他獲得成功的法寶,何許字也?您聽小編慢慢道來。

李旦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第四子,按理說,皇位是輪不到李旦的,但是在其母親武則天垂簾聽政的那段時期,他的大哥、二哥都莫名其妙的“掛了”。三哥李顯順理成章的被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但母親武則天仍然把持朝政。

“六位帝皇完”當了皇帝又當太子,一生都在詮釋一個字。

這讓一心想有作為的李顯很不爽,於是李顯就重用韋后親戚,試圖組成自己的集團,利用老丈人排斥垂簾聽政的武則天。李顯把韋后的父親韋玄貞由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並想要擢升為侍中(宰相)。可是武則天是何許人也,從一個才人,一路摸爬滾打成為一代女強人,玩手段,玩政治可是一把好手,當時老李家還沒有她怕的人,李顯怎是她的對手。

“六位帝皇完”當了皇帝又當太子,一生都在詮釋一個字。

李顯

這一培植外戚的舉動徹底激怒了武則天,於是,繼皇帝位才55天的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被灰溜溜貶出長安。

這樣,李旦就成功的晉級成為了皇帝,成為皇帝后,李旦吸取了三哥的教訓,深知幹不過母親武則天,就在宮中韜光養晦,和皇帝有關的事情啊什麼的都不幹,一切大事都交給武則天處理。

當了皇帝又當太子

這還不算,李旦還積極為母親登基造聲勢。六年以後,主動禪位給母親,並接受了母親賜的“武”姓,改名輪。武則天看這兒子懂事,就封李旦為皇嗣(相當於太子)。這算是歷史上較為奇葩的行為了,你說當了皇帝又當太子,這種事情擱誰身上都受不了,偏偏李旦還活的挺滋潤。

讓太子,再讓皇太弟

在武則天年老後,迫於大臣們的壓力,加之李旦又是自己的親兒子,準備把皇位還給李旦,誰知他稱病不朝。無奈只能把當年被貶的廬陵王李顯找回來,立為了太子。李旦再一次把太子的位置讓了出去,自己只當了王。

後來,張柬之等大臣逼宮,要求武則天退位,將皇位讓位李顯。李顯繼位後,準備將李旦封為皇太弟(以後可以繼承皇位),誰知再一次被拒。

說到這,相信大家都明白了,李旦這一生都信守的那一個字“讓”。但這還沒完,咱接著往下看。

韋后亂政

“六位帝皇完”當了皇帝又當太子,一生都在詮釋一個字。

中宗李顯為人懦弱,懼怕皇后韋氏;沒過幾年,李顯被韋后毒死,此女淫亂朝綱、亂搞人倫不說。還想效仿武則天稱帝,就立了李顯年幼的兒子李重茂為傀儡皇帝。

這一下子,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忍不住了,就聯合太平公主發動了”唐隆政變”,鐺鐺鐺鐺--,韋皇后被斬殺。他們廢掉李重茂,擁戴李旦復位。就這樣,李旦再一次當上了皇帝,

再讓皇帝

一般的劇情到這就結束了,誰知,李隆基又和太平公主槓上了。於是,李旦藉機將皇位讓給了兒子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樂得享個清福。

“六位帝皇完”當了皇帝又當太子,一生都在詮釋一個字。

張翰主演的李隆基

李旦的這一生啊,都在詮釋著一個“讓”字,先是讓皇帝給他媽武則天,又讓太子之位給三哥李顯,最後再讓皇位給兒子李隆基,實在是讓人佩服。也許,李旦是覺得當個皇帝太複雜,還不如安安穩穩度過一生的好;廟號“睿”字實在用得好。最後,也是善終了。

這段歷史太複雜,堪比兩部清宮劇的內容!只能說,人各有志,別人爭破腦袋都想當皇帝,李顯卻一讓再讓,也可謂是奇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