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前期東吳如此安穩,為何後期朝巨大亂?竟然只因為一個女人

諸葛亮未出山之前,就已經十分了解天下局勢。在劉備三顧茅廬是,為他深入地分析了天下局勢,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諸葛亮分析道:“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這就說明了東吳的優勢,可是,為什麼會在後期朝政大亂呢?原來是因為他的女兒!

孫權有個極其寵愛的女兒,名喚孫魯班,從小就被父親親暱地叫做“大虎”。孫權有多寵“大虎”呢?先是將她,嫁給了周瑜的兒子周循;周循過世後,又指婚給了全琮。孫魯班的這兩任丈夫都是吳國重臣,前者顏值高家風正,後者涵養足脾氣好。為女兒的幸福操碎了心,孫權對孫魯班的寵愛可見一斑。但正是這份寵愛,慣壞了孫魯班。她憑著一己好惡,竟葬送了祖輩辛苦打下來的江山基業。

三國前期東吳如此安穩,為何後期朝巨大亂?竟然只因為一個女人

孫魯班劇照

女憑母貴,深受寵愛

孫魯班的母親叫步練師,她溫柔嫻靜,很受宮中上下的尊敬,是與孫權感情最深厚的妃子。然而步練師既非原配,又無子嗣,按規矩不能立為皇后。為此,孫權乾脆不立皇后,卻直接以“皇后”來稱呼步練師。孫魯班就這麼“女憑母貴”,在東吳的後宮中比皇子還受寵。

可是母親的恬淡性情,孫魯班一點都沒繼承。她最喜歡的就是搞事情,處處與人作對。太子過世後,他的弟弟孫和欣然頂替。孫和愛好學習、禮賢下士,在朝堂聲譽很好。孫權立他為太子挺放心,可是孫魯班卻不開心。僅僅是因為孫魯班討厭孫和的生母王夫人。

三國前期東吳如此安穩,為何後期朝巨大亂?竟然只因為一個女人

孫權劇照

她要掐滅王夫人成為皇后的可能,就不能讓孫和當太子。於是,孫魯班利用父親對自己的寵愛,時不時給孫權捏個肩、錘個腿,並趁機叨叨王夫人和孫和的不是。時間久了,孫權心裡也漸漸存了疑影。對倒黴的孫和來說,當真是不怕人惦記,就怕人算計。孫權生病時,他按舊禮去宗廟為父祈福。

這本是盡孝道的好事,卻成了孫和悲劇的開端。如果祈福結束後,孫和乖乖回家宅著,那就什麼事情也不會發生。可他偏偏跑到夫人的叔叔家串門,好巧不巧,這事被孫魯班知道了。她藉著侍奉湯藥的機會,給孫權遞話:“父皇,太子藉著祈福,到太子妃叔叔家密謀大事。我看吶,還是四弟孫霸安分低調啊。”

三國前期東吳如此安穩,為何後期朝巨大亂?竟然只因為一個女人

孫霸劇照

孫霸是誰呢?他是孫和一母所生的親弟弟,同樣很受孫權的喜愛。據《三國志》記載:“是時魯王霸有盛寵,與太子和齊衡。”其實,太子和四皇子之間的黨爭,孫權早就知道。

如果是平時,他樂得看到權力互相制衡。可是孫權年老多疑,再加上這一病,心思難免就敏感偏激了些。孫魯班趁機煽風點火,把王夫人母子三人都算計了。女兒點到為止,孫權卻開始處處提防王夫人母子。


三國前期東吳如此安穩,為何後期朝巨大亂?竟然只因為一個女人

孫權劇照

《三國志》中這樣記載之後的事情:“由是權深責怒,以憂死。”也就是說,王夫人因為孫權的斥責,鬱郁而死。她的兩個兒子也受到牽連,太子孫和被廢,魯王孫霸被殺。最後卻另立年幼的孫亮為太子。由此,東吳的朝局開始亂了。

貪圖權力,暗害兄弟

皇子廢了一個、殺了一個,孫權既心疼、又無奈。他尋思著,要想沒有黨爭,就不能有外戚。就這樣,年幼的孫亮,成了太子。

孫亮的母親潘氏是官奴出身,沒有顯赫的家世,自然就不會有外戚。誰知,這空子讓孫魯班鑽了。她在夫家全氏家族選中了一個姑娘,把她嫁給了孫亮。這樣一來,潘氏無外戚支持、孫亮又年幼,大權就被孫魯班握在手中。

三國前期東吳如此安穩,為何後期朝巨大亂?竟然只因為一個女人

孫亮劇照

孫魯班的相公全琮,本是一個謙謙君子,從不弄權。但他因病早逝,無人主事的全氏家族和毫無根基的孫亮,就在孫魯班的操縱下站成了一派。孫亮成為太子後,母親潘氏成為皇后。成為皇后的潘氏,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孫魯班一起,主持太子的婚禮和之後的登基大典。

兩個十多歲的小孩,就這樣茫然無知地登上了帝、後大位。但是倆小孩空有名頭,卻沒有一點實權。實權全都掌控在孫魯班的手中。不僅全公主如此,小皇帝的母親潘氏也不消停,她因出身低微,以前沒少受氣。此番一朝登天,愈發橫行囂張。而此時的孫權垂垂老矣,皇權已經基本被架空。然而膨脹的潘氏,對孫權不再恭順,還因孫權生病而開心得不得了。更離譜的是,潘氏竟然召見中書令,向他請教當年呂后是如何一步步掌握實權的。

三國前期東吳如此安穩,為何後期朝巨大亂?竟然只因為一個女人

呂后劇照

這樣的事情自然瞞不過孫權,他追悔莫及。他想要以“為父侍疾”的名義,把廢太子孫和召回,重新入朝主事。然而,嚐到了權力的甜頭之後,孫魯班自然不會讓孫和回來。她聯合朝中信得過的大臣,截下了使者,斷了孫和回宮的可能。

孫權這一番舉動,又讓孫魯班想起了其他幾個皇子的存在,他們都有取代孫亮的可能。於是,孫魯班一不做二不休,把自己的兄弟全都給“安排”了。孫亮的威脅沒有了,踏踏實實當起了傀儡皇帝。身為孫亮的皇長姐,又是皇后的孃家人,孫魯班徹底成了東吳真正的掌權人。

總結

曹操曾經稱讚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可這位少年英主,卻在晚年昏聵,留下這麼一個爛攤子。孫權去世後,再也沒有人能約束孫魯班的野心。孫權臨終前,雖然找了幾個託孤重臣來扶助年幼的皇帝。但是這幾位大臣互相勾心鬥角慣了,並不齊心。這,就給了孫魯班操作的空間。

三國前期東吳如此安穩,為何後期朝巨大亂?竟然只因為一個女人

曹操劇照

於是,她與首輔大臣孫峻結成同盟。有了強有力的盟友,孫魯班行事自然毫無顧忌。她既沒耐心,也不仁慈,很快就將異己剷除乾淨,弄得朝堂上一片血腥。小皇帝孫亮的權力被完全架空,東吳也徹底亂了。有些正直的朝臣打算改變現狀,決定暗殺孫峻。然而事情敗露後,許多人遭到了清洗。這其中的推手,正是孫魯班。

她甚至喪心病狂到,藉機構陷自己的親妹妹。權力已然讓孫魯班迷失了,她道德盡喪、人性泯滅,連一母同胞都不再顧惜。可是囂張太過、做事太絕,好日子也就到了頭。孫魯班很快就體會到,什麼叫做“風水輪流轉”

三國前期東吳如此安穩,為何後期朝巨大亂?竟然只因為一個女人

孫峻劇照

孫峻死後,新上任的首輔大臣,站在了孫魯班的對立面。她的所有勢力,都被這位新首輔死死打壓。沒了幫兇,又來了強敵,孫魯班的權力日漸衰落。她和小皇帝的行動開始處處掣肘,可偏偏又奈何不得。

兩人就合計著搞一次暗殺,打算除掉新首輔,換成自己人。然而,他們的暗殺並沒有得逞,反而將權力鬥爭擺上了明面。結果,有理有權的新首輔先下手為強,廢黜了小皇帝孫亮,又將孫魯班流放。至此,“孫魯班的時代”終於落下了帷幕。

三國前期東吳如此安穩,為何後期朝巨大亂?竟然只因為一個女人

雖然“孫魯班的時代”落幕了,可是因為她,東吳孫氏諸子鬥爭不斷,昔日的繁榮再也回不來了。最終吳國被晉所滅。孫魯班雖然是孫權最為寵愛的女兒,可是她卻辜負了孫權對她的寵愛。

你們覺得呢,歡迎在屏幕下方留言與討論!

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的賬號!

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