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缺乏自主性,越批评越没效?不如试试“罗森塔尔效应”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所学校里,他先分发了一份试卷给全校同学,做完后他给了校长一份名单,并且告诉校长,这些人经过测试,未来会有十分高的成就,只是现在看不出来是优秀的人才。校长听了专家的话以后把这份名单透露给了教师,并告诉他们,这些人是十分优秀的人才。在学期末,这些学生果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事实上,这群学生并没有做过所谓的实验,名单不过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的,但是校长和教师的心理暗示和期待让这群学生取得了更高的成绩。

这证明,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外人的期待会促使被暗示的人有更高的成绩。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作皮革马利翁效应。皮革马利翁的故事出自希腊神话,皮革马利翁国王擅长雕刻,因为不喜欢凡间女子,自己运用高超的雕刻技巧,雕了一座美丽的少女雕像,并且日思夜想,希望雕像能成活人与他成婚。终于,感动了爱神,爱神把雕像变成了活生生的少女。国王最终和少女成婚了。

孩子学习缺乏自主性,越批评越没效?不如试试“罗森塔尔效应”

皮革马利翁的故事多少带着神话的色彩,我们再努力望子成龙,也没办法真的让小孩变成龙,也没办法使雕像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少女。但是从前人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人的成长轨迹是可以被引导的。

望子成龙的家长很多,真正成龙的孩子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呢?

1.家长的强势让孩子少了很多自主性

强势的,望子成龙的家长会给孩子许多框框定定,在日常生活中,有积极的效果。孩子在还不懂社会规则,打破了规则底线的时候,这种教育是有意义的,比如,孩子在幼儿园打了同学,我们应该严厉地批评他,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可以做的,但是强势的家长除了这一方面,还会在孩子游戏的时候框定他,“画画的时候不可以说话。”或者,“骑小车车的时候必须走直线。”

游戏和学习是孩子自己走向社会的探路石,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爱好和行为也都是不一样的。家长如果过多干涉可能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养出一个只听话,没有自己想法的孩子,这类孩子唯唯诺诺,容易被欺负。因为在家庭关系中,这个孩子为了主动匹配父母的强势养出了这种性格,研究表明,这类家长带出来的小孩抑郁的可能性较高进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差。

孩子学习缺乏自主性,越批评越没效?不如试试“罗森塔尔效应”

第二种情况,孩子完全向相反方向发展,这是因为孩子对你的做法是抵抗的,因为你让他不舒服了,所以他在家长强势的时候自己也会选择强势的方法来回应。常言道,“虎父无犬子”,强势的,脾气较差的父母,比较容易把孩子带到这个方向。在一件事情上,父母和孩子的目标不一致,孩子会学着用父母的方法来对抗父母。

2.失去自主性的孩子学习的动力不是为了自己

我们一般建议家长引导小孩的成长,而不是拖着小孩成长。如果孩子是一辆火车,那么这一类型的家长,推孩子成长的方法是在前头拖着火车走,孩子知道目的地的名字,但是不知道目的地的位置,也不知道具体要怎么走,因为前头的家长代替他做了这些事,虽然少走了很多弯路,但是也同样让他少了很多人生经验。

孩子学习缺乏自主性,越批评越没效?不如试试“罗森塔尔效应”

3.父母的期望和孩子的目标不一致的时候强迫孩子改变愿望

当双方目标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常常很难沟通,六岁的小女孩青青想学跆拳道,但是妈妈觉得跆拳道不适合女孩子硬要她改想法去学钢琴,最后只要父母不妥协,青青就要去学钢琴,当有了兴趣班的这次强迫改变的过程,等到孩子长大,青青的妈妈还会强迫孩子选择自己要青青学的专业,工作等等。

当做出的选择不是自己内心想选的东西,首先在这件事情上的热情和专注就会减退,其次,当青青每次上钢琴课遇到困难,学习的专业方向有问题时,就会埋怨自己的妈妈,即使这些问题都不是妈妈造成的,但是肯定会埋怨妈妈当初让自己选了这个课程。

孩子学习缺乏自主性,越批评越没效?不如试试“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的实验给我们一个引导孩子的方法

1.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肖伯纳说过:“要记住,我们的行为不是受经验的影响,而是受期待的影响。”

孩子成长的可能是无限的,这是大人对孩子抱有极高期待的原因之一,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们可以把这份期待转为积极的暗示。

积极的暗示包括直接暗示间接暗示。直接暗示有言语上的表扬,我们对孩子的表扬内容就是对孩子成长方向的引导。但是直接表扬的效果不如间接表扬好,直接表扬过多孩子就很容易不当一回事,觉得父母对自己的表扬是应该的,并不需要自己努力,因此我们还需要间接表扬。

间接暗示是指不明着表扬自己的小孩,在小孩的面前,给其他人打电话,“炫耀”自己的小孩就是很强的间接暗示,这种拐着弯对孩子的赞扬会让孩子有种自豪感

,但是要注意,这种情况也要说清楚具体的方向,不要说“孩子的成绩很好,我很开心。”尽量多说“孩子今天学会自己检查作业了,比其他的同学好多。”“这次测试数学进步了好几分,老师打电话来鼓励我们家小孩了。”等等。

孩子学习缺乏自主性,越批评越没效?不如试试“罗森塔尔效应”

积极的暗示还有非言语暗示。爸爸妈妈鼓励的表情也是对孩子极大的暗示,在东亚文化里,我们比较内敛的表达方式是很好的交流方式,当孩子拿了成绩单回来,或者在你面前弹了一曲钢琴,赞美的,发自内心的微笑会给孩子极大的鼓励。

2.榜样的力量

有些家长想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发展,又不能采取高压,建议在孩子产生其他想法之前,就带着小孩接触相关的“榜样”。

例如青青的妈妈想要青青学钢琴,那么就可以在青青还小的时候就让她接触钢琴,给她看和钢琴有关的动画片,或者给她讲跟钢琴有关的故事。

当青青对钢琴这个概念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有好感的时候,甚至会主动提出,想学钢琴。这时候,家长就可以顺水推舟了,学钢琴这件事情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孩子学习缺乏自主性,越批评越没效?不如试试“罗森塔尔效应”

如果孩子和家长的目标不一致我们不建议高压逼迫孩子改变,任何的兴趣爱好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但是成就是有高低的,如果一个孩子的愿望是做农民,没有家长的引导,最后可能就是在田间种地,有了我们的引导他能开发出智能高科技辅助农民,或者培育出更好吃的品种,又或者找出更好的销售途径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孩子是共同成长,不可分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