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缺乏自主性,越批評越沒效?不如試試“羅森塔爾效應”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在一所學校裡,他先分發了一份試卷給全校同學,做完後他給了校長一份名單,並且告訴校長,這些人經過測試,未來會有十分高的成就,只是現在看不出來是優秀的人才。校長聽了專家的話以後把這份名單透露給了教師,並告訴他們,這些人是十分優秀的人才。在學期末,這些學生果然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事實上,這群學生並沒有做過所謂的實驗,名單不過是羅森塔爾隨機挑選的,但是校長和教師的心理暗示和期待讓這群學生取得了更高的成績。

這證明,積極的心理暗示和外人的期待會促使被暗示的人有更高的成績。

羅森塔爾效應也稱作皮革馬利翁效應。皮革馬利翁的故事出自希臘神話,皮革馬利翁國王擅長雕刻,因為不喜歡凡間女子,自己運用高超的雕刻技巧,雕了一座美麗的少女雕像,並且日思夜想,希望雕像能成活人與他成婚。終於,感動了愛神,愛神把雕像變成了活生生的少女。國王最終和少女成婚了。

孩子學習缺乏自主性,越批評越沒效?不如試試“羅森塔爾效應”

皮革馬利翁的故事多少帶著神話的色彩,我們再努力望子成龍,也沒辦法真的讓小孩變成龍,也沒辦法使雕像成為一個活生生的少女。但是從前人的經驗中我們可以學習到,人的成長軌跡是可以被引導的。

望子成龍的家長很多,真正成龍的孩子並不多,這是為什麼呢?

1.家長的強勢讓孩子少了很多自主性

強勢的,望子成龍的家長會給孩子許多框框定定,在日常生活中,有積極的效果。孩子在還不懂社會規則,打破了規則底線的時候,這種教育是有意義的,比如,孩子在幼兒園打了同學,我們應該嚴厲地批評他,這種事情是絕對不可以做的,但是強勢的家長除了這一方面,還會在孩子游戲的時候框定他,“畫畫的時候不可以說話。”或者,“騎小車車的時候必須走直線。”

遊戲和學習是孩子自己走向社會的探路石,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每個人的愛好和行為也都是不一樣的。家長如果過多幹涉可能會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養出一個只聽話,沒有自己想法的孩子,這類孩子唯唯諾諾,容易被欺負。因為在家庭關係中,這個孩子為了主動匹配父母的強勢養出了這種性格,研究表明,這類家長帶出來的小孩抑鬱的可能性較高進社會的適應能力較差。

孩子學習缺乏自主性,越批評越沒效?不如試試“羅森塔爾效應”

第二種情況,孩子完全向相反方向發展,這是因為孩子對你的做法是抵抗的,因為你讓他不舒服了,所以他在家長強勢的時候自己也會選擇強勢的方法來回應。常言道,“虎父無犬子”,強勢的,脾氣較差的父母,比較容易把孩子帶到這個方向。在一件事情上,父母和孩子的目標不一致,孩子會學著用父母的方法來對抗父母。

2.失去自主性的孩子學習的動力不是為了自己

我們一般建議家長引導小孩的成長,而不是拖著小孩成長。如果孩子是一輛火車,那麼這一類型的家長,推孩子成長的方法是在前頭拖著火車走,孩子知道目的地的名字,但是不知道目的地的位置,也不知道具體要怎麼走,因為前頭的家長代替他做了這些事,雖然少走了很多彎路,但是也同樣讓他少了很多人生經驗。

孩子學習缺乏自主性,越批評越沒效?不如試試“羅森塔爾效應”

3.父母的期望和孩子的目標不一致的時候強迫孩子改變願望

當雙方目標不一致的時候我們常常很難溝通,六歲的小女孩青青想學跆拳道,但是媽媽覺得跆拳道不適合女孩子硬要她改想法去學鋼琴,最後只要父母不妥協,青青就要去學鋼琴,當有了興趣班的這次強迫改變的過程,等到孩子長大,青青的媽媽還會強迫孩子選擇自己要青青學的專業,工作等等。

當做出的選擇不是自己內心想選的東西,首先在這件事情上的熱情和專注就會減退,其次,當青青每次上鋼琴課遇到困難,學習的專業方向有問題時,就會埋怨自己的媽媽,即使這些問題都不是媽媽造成的,但是肯定會埋怨媽媽當初讓自己選了這個課程。

孩子學習缺乏自主性,越批評越沒效?不如試試“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的實驗給我們一個引導孩子的方法

1.給孩子積極的暗示

肖伯納說過:“要記住,我們的行為不是受經驗的影響,而是受期待的影響。”

孩子成長的可能是無限的,這是大人對孩子抱有極高期待的原因之一,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們可以把這份期待轉為積極的暗示。

積極的暗示包括直接暗示間接暗示。直接暗示有言語上的表揚,我們對孩子的表揚內容就是對孩子成長方向的引導。但是直接表揚的效果不如間接表揚好,直接表揚過多孩子就很容易不當一回事,覺得父母對自己的表揚是應該的,並不需要自己努力,因此我們還需要間接表揚。

間接暗示是指不明著表揚自己的小孩,在小孩的面前,給其他人打電話,“炫耀”自己的小孩就是很強的間接暗示,這種拐著彎對孩子的讚揚會讓孩子有種自豪感

,但是要注意,這種情況也要說清楚具體的方向,不要說“孩子的成績很好,我很開心。”儘量多說“孩子今天學會自己檢查作業了,比其他的同學好多。”“這次測試數學進步了好幾分,老師打電話來鼓勵我們家小孩了。”等等。

孩子學習缺乏自主性,越批評越沒效?不如試試“羅森塔爾效應”

積極的暗示還有非言語暗示。爸爸媽媽鼓勵的表情也是對孩子極大的暗示,在東亞文化裡,我們比較內斂的表達方式是很好的交流方式,當孩子拿了成績單回來,或者在你面前彈了一曲鋼琴,讚美的,發自內心的微笑會給孩子極大的鼓勵。

2.榜樣的力量

有些家長想讓孩子按自己的想法發展,又不能採取高壓,建議在孩子產生其他想法之前,就帶著小孩接觸相關的“榜樣”。

例如青青的媽媽想要青青學鋼琴,那麼就可以在青青還小的時候就讓她接觸鋼琴,給她看和鋼琴有關的動畫片,或者給她講跟鋼琴有關的故事。

當青青對鋼琴這個概念越來越熟悉,越來越有好感的時候,甚至會主動提出,想學鋼琴。這時候,家長就可以順水推舟了,學鋼琴這件事情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孩子學習缺乏自主性,越批評越沒效?不如試試“羅森塔爾效應”

如果孩子和家長的目標不一致我們不建議高壓逼迫孩子改變,任何的興趣愛好和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但是成就是有高低的,如果一個孩子的願望是做農民,沒有家長的引導,最後可能就是在田間種地,有了我們的引導他能開發出智能高科技輔助農民,或者培育出更好吃的品種,又或者找出更好的銷售途徑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和孩子是共同成長,不可分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