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血管裡掏出兩塊油,罪魁禍首竟是大家常吃的……

豬油以其特有的香味深受不少市民的喜愛。不過,69歲的河源老伯因為愛吃豬油導致雙側頸動脈狹窄超過90%,廣州醫生從他雙側的頸動脈裡“掏”出了兩塊黃色的油脂。


大叔血管裡掏出兩塊油,罪魁禍首竟是大家常吃的……


腦部缺血,血管裡“掏”出兩塊黃色油


去年6月份,在山上幹了一早上重活的張大叔突然暈倒在地。送到當地醫院後,張大叔被診斷為腦梗塞。對症治療後,他情況有所好轉,出院了。


“出院後,我們發現他右手總是拿不穩東西,精細動作也越來越差,甚至慢慢地連路都走不了。”


張大叔的女兒小張首先發現了父親的異常,為尋求進一步治療,張大叔來到了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該院神經外六科主任吳傑檢查後發現,患者雙側頸內動脈起始部狹窄程度均超過90%,狹窄長度均超過2cm。


“患者7月份來院時,腦部已經出現了缺血性症狀。”


考慮到患者左腦的缺血性症狀更加明顯,吳傑團隊率先為患者實施了左側頸內動脈剝脫術,順利“掏”出一塊長約2cm的黃色油脂。


術後,張大叔右側肢體逐漸恢復了力量。


大叔血管裡掏出兩塊油,罪魁禍首竟是大家常吃的……


為預防右側頸動脈內的斑塊隨時脫落,並隨血液上行堵住腦血管,造成缺血性腦中風,去年12月初,張大叔按醫生的叮囑再次來到了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吳傑團隊為患者實施了右側頸內動脈剝脫術


手術過程中,吳傑小心翼翼地分離患者的血管,把頸動脈內膜上一塊長約3cm的黃色斑塊完整“掏”出,並徹底清除了殘留的碎片和斑塊碎屑。


罪魁禍首竟是它!


張姐說,老一輩人認為人要多吃豬油才能補充能量,不容易飢餓。


“我爸幹了一輩子苦力活,所以我媽每次炒菜都要放很多豬油,油膩到連我們都嫌棄。”


大叔血管裡掏出兩塊油,罪魁禍首竟是大家常吃的……


然而專家指出,豬油的主要成分是飽和脂肪酸,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但過量的飽和脂肪酸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吳傑提醒廣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堅持規律運動,少食油膩食物,堅持低脂低鹽低糖飲食,不暴飲暴食,不抽菸酗酒。


吃豬油真的不健康嗎?


對於不少成年人來說,豬油是兒時的一道食物記憶,而我國居民食用豬油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周時期。


但有觀點指出:豬油並不健康,建議大家食用植物油。


這些觀點是否正確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卞華偉教授認為,上述觀點並不正確!


因為,疾病的病因並非是用油種類,而是食用量!


大叔血管裡掏出兩塊油,罪魁禍首竟是大家常吃的……


01.豬油的好處也很多

豬油是中國餐桌上的傳統食材之一,其悠久的食用歷史證明其並非一無是處,養生中國2018年就曾發佈文章為其“正名”,這些內容您還記得嗎?


豬油的反式脂肪酸較少


脂肪有好、壞之分,其中被稱為“惡魔脂肪”是反式脂肪,它比膽固醇的危害更大,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


讓人驚訝的是,豬油中的反式脂肪非常少。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欄目經過實驗發現,相對於植物油來說豬油的煙點溫度更高,更不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


也就是說,豬油有耐高溫、穩定,用於高溫烹炸也更安全。


大叔血管裡掏出兩塊油,罪魁禍首竟是大家常吃的……


豬油能補虛潤燥


中醫認為,豬油味甘、性涼;有補虛、潤燥、解毒的作用;可治臟腑枯澀、大便不利、燥咳、皮膚皸裂等症。


《外治壽世方》中記載,每天晚上用熟豬油塗在臉部和嘴唇上,就能有效治療面唇乾燥。


豬油可以滋養五臟,尤其對脾胃和肺。所以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身體瘦弱的朋友可用豬油來增肥。


豬油富含維生素


相對於植物油,動物油含有多種維生素。例如豬油中含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B4較多。


大叔血管裡掏出兩塊油,罪魁禍首竟是大家常吃的……


02.心腦血管患者建議少用豬油


在餐桌中,一般將油類分為植物油和動物油。


營養學則將食用油的分為三種: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每種成分對於人體均有不同作用。


從成分來看,豬油主要由飽和脂肪酸構成,它可以在人體內作為能量物質提供能量,還能夠促進人體內膽固醇合成,一旦用過多,確實會引起血液中膽固醇的升高。


大叔血管裡掏出兩塊油,罪魁禍首竟是大家常吃的……

因此,《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飽和脂肪攝入量不超過每日總熱量的10%。如果全部轉換成豬油,那就是50克。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對於已經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應注意降低攝入豬油的比例。


03.單一用植物油也不健康

既然豬油容易儲存脂肪、生成膽固醇,那麼直接擯棄,改用植物油會不會更好呢?


當然不好!


因為,植物油的成分主要以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


雖然,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保護血管的好處,但是這也不是越多越好,因為不飽和鍵越多,在身體內被氧化的風險越大,反而對機體的衰老、腫瘤形成有促進作用。


因此,卞華偉教授建議大家:日常生活中的食用油,可以輪換著使用不同的種類,避免長期攝入單一脂肪酸成分高的油類,注重均衡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