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阳: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古人的哲理受教了

王阳明有诗曰: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他认为,心是万物的主宰。世间的万事万物的变化,都会顺应心境而改变。任何时候,只要我心不动,一切便会豁然开朗。

王明阳: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古人的哲理受教了

王阳明一生坎坷,直言上书遭宦官刘瑾陷害,差点命丧当场,被贬至瘴毒之地又遭到当地乡民的排挤,但他的心态一直都很好。正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王阳明在经历生死之后看透了很多,他不断思考,潜心研究,最终创办了《心学》他的观点是"心即理"。

王阳明一生的成就,多半出自涵养,小半出自学问。而他的涵养工夫,主要来自定心。

王明阳: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古人的哲理受教了

他说:"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在寻常人眼中,生活是生活,修行是修行,二者无法混为一谈。而在王阳明眼中,定心的功夫就在平时,就在闲来无事时。

《小窗幽记》中写道:"独坐禅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炉,看达摩面壁图。垂帘少顷,不觉心静神清,气柔息定。"

有一次,一个学生向王阳明请教:"老师,我在安静时修心,觉得心里的意思还好;可是一遇到事心态便大不相同了,这该怎么办?"

王阳明回答他:"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没有人生来就懂得如何静心。必须要经受住世事的磨练,根基才更稳固。才能在有事时心能定,无事时心亦静。学会按心兵于不动,就能如静水般从容。无论周围环境如何,我们都要学会静心。

王明阳: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古人的哲理受教了

遇到失意之事能处之以忍,遇到快意之事能视之以淡,遇到荣宠之事能置之以让,遇到忧愤之事能平之以稳。从容淡定,是一种活法,更是一种境界。

正如王明阳《王门四句教》中所说: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万物共生共存,天地本没有善恶之心。就像庄稼和杂草,本是一般无二的生物,天地没有偏袒谁,也没有厌恶谁。人心本来也是如此,无善无恶。但是,人要吃粮食,自然希望庄稼长的好,于是就有了善恶之分,铲除杂草,呵护庄稼。

王明阳: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古人的哲理受教了

我们天生看到别人恃强凌弱就会义愤填膺,这份天然的、自动产生的念头就是我们的良知。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直觉判断,却也是人的德行和智慧。但是人内心的良知总是受到外物的干扰,被贪念、欲望遮蔽,被社会的风气带偏。所以,要付诸实践,格物致知。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常在事上磨炼,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王明阳: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古人的哲理受教了

在虔州的时候,陈九川和于中、邹守益一块陪伴着老师王阳明。王阳明说:"各人的胸中自有一个圣人,只因为信心不足,自己把圣人给埋没了。"王阳明接着对于中说:"你的胸中原本是圣人。"

于中连忙站起来说:"不敢当,不敢当。"

王阳明说:"这是你自己所有的,为何要推辞?''于中还说:"不敢当,实在不敢当。"

王阳明说:"每个人都有,更何况你呢?你为什么却要谦让?谦让也要不得。"于中于是笑着接受了。

王阳明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知了这样一个秘密,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圣人般完美的自我,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一个奇迹,只是由于我们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真正自我"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

王明阳: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古人的哲理受教了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被金钱所充斥着一切,不论贫穷与富贵,都觉得自己应该过的更好,所以拼命努力,努力工作,忙于生活。但是却忽略了最真实的内心。

当所有人都在狂风暴雨中四散奔逃时,不妨做一个欣然在雨中漫步的人。排除心中的杂念,不为外物所累,方可追求心灵的自由。我们也去体会体会王明阳的心智。

如果这样很抽样,我们也可以来品读一下王明阳的一生。

下面就是《传习录》和《知行合一》,两本书中记载王明阳的智慧和有趣故事,在学习中感受心灵,做到心灵相通,岂不是很美妙的事情吗?

王明阳: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古人的哲理受教了

现在购买2本智慧只需79元,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内心,何乐而不为?

王明阳: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古人的哲理受教了

点击下图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