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吞金自殺,是真有這一回事嗎?

相信大家都聽聞過,"吞什麼自殺"這種說法,比較常見的應該就是"金子","吞金自殺"的說法在小說等故事中應該是比較常見的。可是金子不過就是一個和鐵銀銅一樣的東西,吞下就能夠做到自盡,這是什麼原理呢?吞金自盡的真實性是否可靠?

古人吞金自殺,是真有這一回事嗎?

先看看光緒年間的一件事。八國聯軍入侵,軍機大臣趙舒翹成了替罪羊,被慈禧太后賜自盡。趙舒翹雖然心有不甘,還是吞下了黃金,結果到下午都沒有任何反應。前來宣旨的岑春煊著急,讓人拿了一些鴉片給趙舒翹吞下去,仍然沒有效果。於是又找來砒霜給他喝下去,趙舒翹終於有反應了,這回是肚子痛,大聲呻吟直到深夜,就是不死。岑春煊真急了,拿酒浸溼了牛皮紙,一層一層貼到趙舒翹的口鼻上,終於把他悶死。整個死亡過程耗時十多個小時!趙舒翹最初選擇吞食黃金自殺,沒死,原因是用量太少。不過,即便他吞得更多一些,恐怕當天也死不了。

古人吞金自殺,是真有這一回事嗎?

黃金殺人,在魏晉時代的記載比較多,用的是一種金屑酒。比如三國時的公孫晃夫婦、晉惠帝的賈皇后、司馬懿的九兒子司馬倫等人,都是被逼迫喝下一種金屑酒而死。關鍵的問題就在這個"金屑"上,我們一般認為的金屑是無毒的,而且可以入藥。真正殺人的金屑,是沙中的生金屑。《證類本草》中說,水中的沙金,磨為屑,稱為生金,"辟惡而有毒,不煉服之殺人。"所以,殺死公孫晃、賈皇后和司馬倫的,應該是這種生金屑配製而成的毒酒,他們是被毒死的。

古人吞金自殺,是真有這一回事嗎?

《紅樓夢》中尤二姐吞金之時,選擇的生金重量不小,依靠生金下墜之勢自殺,理論上講是可以實現的。但是依靠生金下墜自殺,馬上就死掉,是不可能的。這個過程必定是耗時良久的,搞不好難受個幾天幾夜也死不了。

古人吞金自殺,是真有這一回事嗎?

黃金極難腐蝕,連硝酸硫酸都腐蝕不了的黃金,人類的胃酸更是無能為力。由於黃金是金屬塊,很難排出,所以金塊會在消化道里來回運動,很容易劃破消化道,一旦導致胃穿孔或者胃出血,都是可以致死的病症。

最後古代的金子不一定是黃金,像銅或者其他金燦燦的金屬也可能被稱之為黃金。這種長得像金子的金屬,裡面的銅會使人的腎臟急性衰竭,而汞的毒性就更大了,只要少量就能致人死亡。

吞金自殺果然如世人所說"體面"的死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