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老空虛,留守兒童缺少娛樂和關愛,怎麼幫助他們?

農村創業白狼1988


一是要充分發揮家庭的主體作用,強化年輕父母關愛孩子、關心老人的責任心。尊老愛幼、關心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為人父母者必須撫養未成年的子女,為人子女者必須贍養年老多病的父母,這是法律不規定的,是義不容辭、責無旁貸的。如果有誰逃避責任,棄孩子和老人於不顧,就必須追究相關責任。立法部門應該立法予以規範,司法部門要加大這方面的宣傳教育力度。孩子的父母、老人的孩子是解決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主體,這一點必須明確。無論是從道德角度來說,還是從法律角度來說,這一點必須要擺在首位。國家是由每一個家庭組成的,家庭是國家的細胞,每一個家庭的問題解決了,整個國家的問題就解決了。

二是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各級黨委政府部門要把關愛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工作當做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各級黨委政府要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鄉鎮、街道要把這項工作納入日常工作中去,並納入工作考核範圍,要像抓計劃生育一樣來抓關愛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工作,必須責成村組、社區幹部建立留守兒童、留守老人檔案,每個星期至少去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家兩次以上,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幫助解決問題。小夢的奶奶,如果有人及時發現,及時送到醫院搶救,也許老人就不會死,小夢也不會連續7天躺在早已死去的奶奶臂彎中,也不會患上重病、生命垂危。國家要加大城鄉統籌發展的力度,通過加快經濟社會的發展,實現就近就業,從而從根本上解決此類問題的發生。城市要在解決農民工子女讀書的問題上,下大力氣,切實為農民工子女就近入學解決實際問題,包括學前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讓每一個農民工的孩子,都能隨自己的父母到所在的城市去讀書,而不是留在老家的鄉下無人照顧。要積極探索照顧留守老人的特別幫助機制,在農村,對那些特別困難的家庭,老人子女經濟非常困難,必須外出打工、並承諾帶孩子外出打工的年輕農民工夫婦,可以考慮由其將孩子帶去外地城市打工,由其子女交付一定的費用,而將年老力衰的老人、尤其是單身的老人納入民政部門的敬老院範疇,暫時和那些敬老院的老人一起生活,並相互照顧,待到他們的子女回當地發展時,再接回自己家中團聚。

三是要充分發揮社會的救助作用,探索建立一種關愛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社會救助機制。要充分發揮整個社會的力量,建立健全一種關愛留守兒童基金、關愛留守兒童義工制度,切實將關愛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工作納入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軌道,以此來真正關心、關愛留守兒童。譬喻,我們可以在農村倡導建立鄰居互幫互助機制,成立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幫助組,每天輪流派一位鄰居抽空去幫助孩子和老人,照看他們,並幫助解決生活中碰到的困難,這樣即使老人、孩子患病了,鄰居們也能夠及時發現、及時送去醫院救助,從而避免悲劇發生。

授人玫瑰,手有餘香。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伸出友愛之手,相互攜手,一起來高度重視並關愛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吧,讓燦爛的陽光,能照耀祖國的每一片天空;讓關愛的力量,能夠溫暖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心靈;讓每一個耄耋老人都能安享晚年,讓每一個襁褓中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康寶嘛嘛的小日子


留守老人的基本特點和問題

  1、勞動強度大,子女關心少,缺乏親情溫暖。村裡的留守老人中大多從事農業生產,有的70歲以上仍然從事體力勞動,勞動強度大。由於子女不在身邊,許多農活都要自己幹,還要飼養家畜家禽。到了農忙季節,身心更加疲憊,加之子女外出時間長,對老人有的逢年過節問候一聲,有的只有在困難情況下才想起老人,老人身心備受冷落。

  2、經濟狀況差。目前農村老人除部分享受低保、領取養老保險金、高齡補貼外,絕大部分經濟收入微薄,沒有根本的保障。加之留守老人體弱患病者較為普遍,很多老人“生不起病、拿不起藥、有病不醫”,“小病扛、大病捱”仍是多數老人的選擇。

  3、缺乏精神慰藉,生活寂寞。留守老人大多除身體上勞累、經濟拮据外,心裡一直牽掛在外的兒女,但因與子女見面少,內心深感孤獨。家庭養老是當前農村的普遍養老方式,隨著子女紛紛外出務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後,家庭養老功能就被弱化,留守老人便備嘗孤獨寂寞之苦。

  4、“留守老人”的贍養問題無保障。“留守老人”陷入生活上無人照管、生病時無人尋醫侍藥、有困難無人可幫的窘境,安全隱患多。在走訪中我們瞭解到,中山澗鎮長渠村的張俊芳老人,76歲,老伴去世後,兒子在外打工,獨自一人生活。她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平時無人照料,隨時都有犯病的危險,看了實在令人心寒。寧條梁鎮廟畔村的留守老人姚子華,68歲,老伴、兒子相繼去世後,兒媳、孫子外出打工,老人獨自生活,自身還患有子宮癌,不定哪天“駕鶴西遊”。這些留守老人的養老問題,缺乏基本的保障。

對於農村留守老人的問題我們建議:

  第一,強化家庭養老功能。要做好《困難老年人都參加進來,保證老年人衣食住行基本無憂。其次是開展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對農村輕壯年勞動力每年個人出一部分錢,然後各級政府補助一部分,籌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

  第二,興辦農村養老福利事業,走家庭化養老與社會化養老相結合之路。有條件的地方,可由鄉、村組織牽頭,通過多渠道集資興辦養老院、老年公寓、託老所等,並逐步將農村老年人福利事業引向市場,對於年齡較大的“空巢老人”,可以考慮由其子女出部分錢,加上政府補貼,搬進老年公寓,進行社會化養老。建立村級老年活動中心,豐富老年人的業餘文化生活,減少孤獨感。

留守兒童的基本特點和問題

  1、缺乏親情關愛影響身心健康。據調查,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很少回家,只能偶爾與孩子電話聯繫,子女缺乏父母關愛,內心空虛。有的孩子性情孤僻,逆反心理強。再者由於父母不在身邊,營養跟不上,又是長身體時期,便導致了他們的身心成長明顯不如在父母監護下的兒童健康。

  2、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嚴重缺失。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監護人的能力低。作為主要監護人的祖輩大都文化程度低,思想觀念落後,與孩子存在代溝。監護人有的要幹農活維持生活,有的體弱多病無能力監護孩子,有的同時照看幾個孫輩,根本沒有精力教育孩子,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孩子幾近放任自流,缺少道德上的教育引導。二是家長的價值取向偏差。很多務工族因長期在外,無法照顧孩子而產生負疚感,大多采取“金錢+放任”的方式來補償,偶爾打電話,大多隻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而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倫理道德、法紀行為關注甚少,致使孩子好逸惡勞、奢侈浪費、擺闊氣,產生“拜金主義”等思想。

  3、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差,孩子們得不到良好教育。近年來,農村中小學寄宿條件雖然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學校條件較差,師資配備也遠不如城裡學校,加上學生人數少,教師沒信心,久而久之,學生受不到良好教育,思想品德和文化課滑坡就成了必然。

  4、留守兒童的安全缺乏必要的保障。大多數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是祖輩,他們年紀大,精力不足,普遍缺乏安全防護的意識和能力,也沒有有效的防範措施。孩子在學校一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缺乏安全教育,以致留守兒童傷害別人或被別人傷害、溺水、觸電、打鬥、摔傷等意外傷亡事件時有發生。

對於農村留守兒童我們建議:

  1、加大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第一,淡化“留守兒童”觀念。社會在關注和關愛留守兒童時,要採取“潤物細無聲”的方法,比如在農村學校要多開展各類交流互動活動,特別是利用各種節假日在農村要多舉辦一些歌誦親情、感恩生活、人格教育、安全常識等方面的娛樂活動,由政府各個職能部門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構建一個有利於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大環境。第二,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關愛和治療。各政府職能部門應組織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對留守兒童進行切實可行的、科學的心理介入和疏導的措施,避免關愛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2、充分發揮學校在留守兒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學校肩負著未成年人教育的主要任務,教育部門應該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著力加大對貧困村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和投入力度,改善辦學條件、寄宿設施和容納能力;二是要充實農村教師隊伍,提高農村教師心理疏導能力並確定專門教師負責留守學生心理輔導工作;三是鼓勵兒童跟隨父母就近入學,加強家庭管理。

  3、引導農村家長強化家庭教育責任和義務。一是強化農村家長的責任意識。利用媒體,在農村加大對留守兒童現狀及個案的宣傳,提升農村家長的責任感,鼓勵他們儘量把孩子留在身邊。二是利用農忙或者春節務工人員集中返鄉的黃金時節,由村委會聯合鎮村學校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要求父母加強與孩子的聯繫,多回家看看孩子。三是學校要與留守兒童家長建立聯繫平臺。與留守兒童家長、監護人互留電話,經常家訪,經常交換教育孩子的意見。

  4、加大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幫助。一是在政策層面上給予支持,為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出臺一些舉措。比如:可指導縣城各學校降低入學的戶籍、成績、費用等門檻,讓務工人員的孩子能夠享受跟隨父母外出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二是加大關愛留守兒童志願者隊伍建設,可由關工委牽頭,發動退休的老幹部、老教師、老職工等參與這項工作。我們特別建議,各鎮黨委鎮政府應指定一名領導,專門負責“三留守”人群的管理,並由縣上將此作為考核內容。

  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是當前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一個普遍社會現象,必將持續較長時間,有其合理積極因素,也因此會引發一系列家庭、社會問題,社會輿論要給予高度關注,要正確認識,加強引導,充分發揮外出務工人員帶來的積極因素,抑制因此而產生的消極因素,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對子女、妻子、父母的監護、關愛、贍養責任,正確處理打工緻富與家庭的關係。要教育留守人員,立足現實,增強信心,自立自強,在留守中創造出不凡業績。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凝聚民智民財為“留守人員”提供更多的幫助,為“留守人員”解決實際困難。





農人老毛


在農村,因為青壯年都出外打工,村裡留守的多是老年人和兒童,特別近幾年釆尤為突出。原來上世紀的一些年青人以種地為主,時至今日,也已步入老人之列,多為孩子們照顧晚輩,接送上學,生活簡單枯燥。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更需要一種心靈的安慰與撫愛。問題的關健性是農村缺少的文化娛樂,更讓他們顯示出單掉和孤獨。如何才能彌補生活中的缺失,更多的是自娛自樂,閒時老人們在一起聊天,海馬行空,來解決心中之煩憂。

對於這樣一種情況該如何解決他們的空虛呢?又讓誰來解決呢?我想,或許應該是社會組織來提供,更多的也應該是家中的孩子們來體貼這些老人和孩子,抽出一定的時間來陪陪他們,講述一些外界發生的變化和新鮮事。帶著他們到外邊去走一走,看一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讓他們釋懷、放鬆心情,獲得′幸福感。

社會組織更應該提供精神上的食糧,建設適合老年人與兒童們娛樂場地,不僅僅是限於跳舞唱歌。更多的是讓老年人多學習一些社會知識,了能當前社會的發展變化,學習黨的政策與社會制度帶來的巨大變化。

兒童的生活由政府建設遊樂圓,適合兒童學習的教育場所,讓孩子們盡情地釋放天性。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道德情操,讓孩子在學中娛樂,在娛樂中學,讓他們度過幸福童年

以上就是小農說客的一些觀點與建議,不知是否合理,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小農客說


嗨 大家好我是阿南

農村留守老空虛,留守兒童缺少娛樂和關愛,怎麼樣幫助他們呢。

第一 農村大人為了生活補貼家裡用,都出門打工掙錢了。家裡留著小孩給老人帶,這也是成了農村的一大現象。

第二 留守兒童缺少娛樂和關愛呢,首先家裡父母不在家陪伴孩子很少娛樂這方面自然就少了只能小孩自己玩耍了。更不用說每時每刻去給他們關愛了,老人也沒精力去陪兒童了,只能在家裡給小孩做做飯洗洗衣服的,

第三想要幫助村裡的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了。學校的老師和同學也是他們的最親密接觸者了,可以給他們多些關愛,教育好了也就影響了他們心裡健康。儘量去疏導家庭條件差的學生給予他們關愛和教育!

總結來說呢還是要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把孩子帶起來,教育好,從小知道父母的辛苦,不能夠天天陪伴孩子。給這些兒童寒噓問暖的關心





鄉村阿南


這個實際問題是在於農村家庭問題。

你可以一對夫妻,留下一個人來照顧學生。給她溫暖,給她愛愛,讓她心裡不要太空虛,有一個安全感讓學習成績才會逐步的往上升。外出打工沒必要兩個人一塊去,你根據你的現實情況來說,把一個孩子留給奶奶,爺爺來看管,第一沒有人輔導他作業,他也得不到一定的安全感。最主要的是缺少父愛母愛。

這個問題學校裡可以做做一些課外活動,經常溝通溝通,同學之間的課外活動。

學生之間彼此有溝通,不再寂寞。他們的童年在快樂中長大。



老火計


分享我自己的真實經歷,現在很多農村留守老人和兒童。一,在外的父母可利用工作之餘經常與老人兒童視頻通話聊天。二,可以在老家安裝網絡功能的攝像頭,既可以視頻聊天又可以語音通話,想什麼時候看就可以看。最後祝願在外工作的人能早日回到父母和孩子身邊。天倫之樂才是我們最希望看到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