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閱讀故事向,人物向,還是主題向的書評?

書為徑


你好,我是南洲,很開心能看到這個問題,並以我自己這麼些年讀書和書評的經驗回答它。就我個人而言,我比較偏向於去閱讀故事向的書評,當然也不是不讀其他類型的書評,只是相比於故事向來說要讀得少一些而已。

我歸納了閱讀故事向書評的以下幾個好處:

一、情節通暢,能增強閱讀連貫性

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最怕的便是虎頭蛇尾,語言文字的不連貫。而在閱讀故事向書評的時候,作者一般都會把所評論的書在情節上做概括,使之形成簡短的小故事,而後又從其中表述自己的領悟,並不容易出現文無定型的混亂,在閱讀這類書評的時候便能保持情節通暢和增強閱讀上的連貫性。

二、能讓我們更容易去領悟其中哲理

文章之中,人物像珍珠,而故事和情節像針線,一個合理的故事情節能夠把書中人物慢慢串聯起來,形成一塊真正的簾幕,一本真正的故事書。故事向書評也具有這般功能,通過故事的敘述,讀者能更準確的知曉主角的成長,能通過一個情節去領悟其中所隱含的哲理,如果是直白生硬的強行表述,反而容易引起讀者的反感,缺少了讓讀者自我發現的過程,也讓讀者缺少了閱讀的成就感。

三、能夠增強讀者閱讀的記憶性,不至於閉書忘卷

在閱讀過程中,容易讓讀者擔心的便是閱讀時之乎者也,談天論地。而關上書以後發現閱讀的記憶存留並不多,甚至直接忘了書中講述了什麼。若是純理論的書籍和書評,那麼這種現象就更容易發生。

故事向的閱讀能增強讀者代入感,從而刺激讀者的閱讀深度,增強閱讀後的記憶性。舉個例子:許多人現在都能記得小時候聽過的孔融讓梨,葉公好龍等故事,在學校對著理論課本死記硬背仍記不住。這是因為理論或者是單獨主體的引導性並不強,不易在讀者腦海中形成體系的原因。

四、積澱不足,儘量不要讀太純理論的書

就拿之前特別火的于丹讀《論語》對比,就可知道為什麼了,因為于丹將大量的理論轉化故事,並運用淺顯的道理來述說,這就使《論語》大眾化,但如果看了于丹的論解說,再去讀《論語》還是一樣枯燥,為何?是你不認識那些字嗎?並不是,是因為這類書籍需經過一段相當長的閱讀時間來堆積的,而不是單看一兩本書,識一些字就能看懂的。

故事有精彩及無聊之分,而閱讀也是同樣,故而在閱讀時,可以先選擇一些故事情節精彩的書籍,正如多數閱讀者的啟蒙書籍是武俠小說,因為這類書籍故事情節特別強烈,待培養出了閱讀興趣之後,再閱讀一些名著書籍,慢慢地就能夠看一些理論書籍了,但還是建議選擇有真實事例穿插的書,而不至過於枯燥。





木木南洲


詩聯


振明72


個人觀點,我喜歡故事,再好的人設,主題,沒有故事順理就是一團亂麻,沒有如橋樑般的故事構架,文章也會空洞,其實人物主題差點讀者還可以接受,如果故事太差,估計沒有讀者想繼續看下去。下面附上自己寫的小說



寒燈染清河


人物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