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古城盛極一時,令人神往的卻是它在1600年前神祕消失的原因

在120年前的今天,1900年3月28日(農曆1900年2月28日),“沙埋古城”西域樓蘭古國遺址被發現。

1900年年3月28日,瑞典的一位探險家斯文·赫定到中國的羅布泊考察。驚奇的是,他在尋覓水源的路途中居然發現了一座千年古城,在後來發掘過程中又有大量的陶器、文字、錢幣、絲織品等文物出土。之後經考證,此處即為史料中所記載的樓蘭國,被發現時,它已經深埋在沙漠之中大約1500餘年。

樓蘭古城盛極一時,令人神往的卻是它在1600年前神秘消失的原因

最早記載樓蘭一國的是《史記》,其後《漢書·匈奴列傳》對樓蘭國也有描述:“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扦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四萬四千一百。”樓蘭古城形似正方,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它是西域36國中的一個小國家,其都城位於今夭新孤的羅布泊西北岸,約於公元前300年時建立。

樓蘭古城盛極一時,然而真正令世界各地人士趨之若鶩和神往的卻是它在1600年前神秘消失的原因。事實上,歷史上興起於塔里木盆地一帶的所有古城,包括樓蘭在內,幾乎都是在同一時期,即公元4世紀,消失於茫茫沙海之中。那麼,樓蘭消失之謎究竟作何解釋?

樓蘭古城盛極一時,令人神往的卻是它在1600年前神秘消失的原因

生態惡化說。與中原“黃腸題湊”相似,樓蘭文明在繁盛之時也將大片樹木砍伐,用來建造神秘而又意味深遠的“太陽墓葬”。“太陽墓葬”外形奇幻而優美,壯觀而不失神秘;它是由層層圓木相契而成,整個形狀呈現出放射的狀態,由細而粗,排列有序,酷似普照大地的太陽一般。由於樹木被大量濫伐,再加上深處內地,其自然氣候本來就乾燥多風,水源缺乏,最終,這裡的生態平衡遭到了極大的破壞,沙漠逼近,樓蘭人為了逃荒,遠離家鄉。

戰爭說。東晉是我國曆史上戰亂不斷的時代,而樓蘭古城恰好又生存於此時,又逢其地理位置在軍事中的重要性,樓蘭國因此也成了各方都想霸佔的戰略要地。頻繁的戰爭將樓蘭文明一洗而盡,民不聊生,百姓蒼茫,樓蘭國最終向死亡的墓穴走去。

樓蘭古城盛極一時,令人神往的卻是它在1600年前神秘消失的原因

水源匱乏說。樓蘭文明得益於塔里木河的流經,然而在東漢之後,由於河流中游的注濱河改道,樓蘭國也因此喪失了主要的水源。雖然後來敦煌的鎖勒率人竭力將注濱河水引入樓蘭區域,但是最終還是沒能讓樓蘭擺脫斷水的命運。

災病說。疾病蔓延的速度超過了樓蘭人逃命的步伐,很多人相信瘟疫致使是樓蘭消失的最終原因。相傳這種瘟疫就是可怕的“熱窩子病”,一個地域只要有人感染了這種疾病,在落後的生產力條件下,必然會將災難殃及幾乎所有成員。樓蘭古城的人民就遭遇了這場不幸。

樓蘭古城盛極一時,令人神往的卻是它在1600年前神秘消失的原因

1950年由穆舜英在新疆發掘的一具樓蘭女屍為原本如夢一般的樓蘭文明又蓋上了一層面紗,樓蘭文明更顯得神秘莫測。試想,在當時怎樣才能使一具屍體在3000年後還保存的那樣完好?然而,“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高僧法顯在公元400年取經時經過樓蘭,那時的樓蘭古國已是一片蒼涼。西域本屬於幹早之地,青藏高原的隆起更加劇了這一地區的旱情,沙漠化程度逐漸嚴重。樓蘭文明消失之因至今眾家爭論不休,但是無論是哪種說法,上述的幾種原因都不可能單一地將一片輝煌在瞬間摧毀,樓蘭古城更有可能是在幾種外力的交合之下銷聲匿跡的。另外,人類的急功近利,對利益的驅逐也是導致樓蘭消失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