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采访手记】陈思思:我们以这样的战斗姿态迎接庚子年的春天

【战疫采访手记】陈思思:我们以这样的战斗姿态迎接庚子年的春天

在连续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我七岁的儿子总在问我,“妈妈,你每天都说去疫情一线,可是电视里报道的警察新闻,为什么看不到你呢?”我总说“妈妈的工作就是让你在电视里看到他们啊!”回望60多个战疫的日日夜夜,作为一名公安宣传工作者,以笔为刃,以纸为戎,用最真实的画面和质朴的语言记录战友们战“疫”的历史瞬间,让更多人了解冰城警察的担当和付出,就是我迎接庚子年春天的方式。

大年三十早上我做了一锅福包迎新春,祈福武汉!那时,武汉封城的消息已成了举国关注的焦点。我知道,随着疫情的恶化,我们必将共克时艰。次日,朋友圈就被战友们投入疫情防控一线的请战书和坚守岗位的图片刷屏了,少了节日的分享,多了些焦虑和恐慌。职业的敏感不容我再呆在家中安度春节假期,我第一时间接来老人帮忙照看孩子,就主动请缨参战了!

随着冰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打响,在全市进出口的便民服务站、火车站、飞机场......都留下了战友们逆行一线的足迹。作为公安宣传工作者,他们所在之地,就是我必达之处。


【战疫采访手记】陈思思:我们以这样的战斗姿态迎接庚子年的春天

那时,便民服务站是预防输入型病例、守住城市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按照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1月26日开始,哈市警方开始对全市各站点增派警力,24小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全力配合防疫部门对进城车辆和人员进行排查和体温检测。为了第一时间报道冰城民警的战疫实况,我主动前往哈阿便民服务站。远远地,就看见白蓝交织的人群。很多工作人员从头到脚被白色防护服包裹着。脚套、手套、护目镜全副武装的阵仗,让我的心头一紧,真切地感受到,疫情真的来了!一辆辆入哈车辆有序待检,香坊巡逻辅警大队的李队长告诉我:“我们已经在这工作48个小时了”“不穿防护服行吗?”我问。“警服百毒不侵!”我知道他在跟我开玩笑,警察也是普通人,哪里有什么百毒不侵?!只是在危险面前他们选择了担当与守护。采访中,一位私家车司机说:“谢谢你们,也请保护好自己啊!”一句简单的回应,让我心里暖暖的。疫情没有隔离我们,反而让大家的心更近了,相信只要万众一心,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至此,在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留下了关于冰城民警抗击疫情报道的第一篇报道——《进城口设立卡点 24小时阻击疫情》。

【战疫采访手记】陈思思:我们以这样的战斗姿态迎接庚子年的春天

为了走得远、贴得近、访得深,及时宣传报道昼夜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战友们的工作状态,我连续三晚夜访便民服务站。

2月5日那晚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我们在室外站了不到十分钟就被冻透了。在群力服务站,扩音器里反复播放着“请降下车窗,配合检查”的声音,我看到忙碌的民警们口罩上、睫毛上、帽子上都挂满了白霜,特别心疼,就立刻拿出手机,将在零下27度低温中,执勤民警们靠跺脚来缓解寒冷的瞬间捕捉下来。我问战友“这么冷,你们咋办啊?“挺着”。回答得坚定、干脆,也让我看到了他们决战疫情的信心和决心。采访的间隙,我偷拍了一张战友们打盹休息的照片,配文“疫情在前、警察不退”,他们一定是累坏了,倒在行军床上,棉衣作枕,和衣而眠,顾不上睡姿,闭会儿眼就是好的。“为啥不盖点啥?多冷” 我悄悄地问。正要上岗的战友告诉我:“你不懂,睡得太暖和,该起不来了。”是啊,还有漫长的黑夜需要他们去职守。那一刻,我从来没有如此期盼春天快点到来,温暖早点来,好让战友们早日回家睡个整宿的安稳觉!

【战疫采访手记】陈思思:我们以这样的战斗姿态迎接庚子年的春天

我总在问自己,还能不能为他们再多做些什么。那天采访结束回家已经是半夜11点了,战友们用泡面果腹、用热帖暖脚的画面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连夜将随手拍摄的战“疫”照片和视频,整理成抖音和vlog短视频等多个“冰城民警战‘疫’日记”系列作品,在平安哈尔滨官方平台上发布。半宿的时间,点击量超330万次,获赞17.8万。网友们纷纷写下了 “感谢民警的辛苦付出” “你们是最美逆行者”“注意安全防护”等正能量留言,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那一刻,让我忘却了冬夜的寒冷,满眼都是他们不畏严寒、昼夜坚守的画面,是他们,冒着“被感染的巨大风险”,用身躯抵挡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是他们,守一道门,护一城人。

【战疫采访手记】陈思思:我们以这样的战斗姿态迎接庚子年的春天

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每天记录“活动轨迹”、做最坏的打算和最好的防护,成了我的战疫日常。因为家里还有等我的老人和孩子,面对疫情当中最脆弱的两个群体,每次回家的消杀我都是极认真的,降低感染风险,才能继续和战友们并肩战疫。

【战疫采访手记】陈思思:我们以这样的战斗姿态迎接庚子年的春天

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在这段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我每天都被一个个鲜活的“最美逆行者”的故事温暖着、感动着。

“我快退休了,多出点力。”阿城区公安局治安案件科三级高级警长、59岁的杨甲刚,连续几十个日夜奔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坚守一线,只是为了在退休前能多为社会做一点贡献,站好最后一班岗,哪怕只剩一天,工作上也决不“走样儿”。

【战疫采访手记】陈思思:我们以这样的战斗姿态迎接庚子年的春天

“组织需要,我就来,我就在。”巡特警支队女子特警中队长董巍,从早6点到岗一直忙到深夜最后一个航班降落收工,每天16个小时的超强度工作,带领姐妹们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防疫第一线奔忙。但身边没人知道,她已经怀孕近四个月。38岁高龄、满身的伤。一边是全家多年的期盼,另一边是家国情怀、集结的号令!可最终,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奔赴了抗击疫情第一线!

像这样的感人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我所能记录的每个瞬间、每段故事、每次感动,或许是有限的,但却从一个个侧面见证了冰城民警平凡而勇敢的逆行担当!

庚子年的春天注定是寂寞的、空旷的,万家灯火的夜晚,我站在窗前,思绪万千。如今一个个喜人的消息如迎春花般竞相绽放,我们看到了战疫胜利的曙光,盼到了摘下口罩的日子!我们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的民族,举国战疫,共克时艰,何其有幸,生在华夏家!相信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如期而至,我们有幸用这样的战斗姿态迎接庚子年春,难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