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恐懼》:公平只是階級社會幻想,正義以邪惡方式才得以伸張

最近看美國電影《一級恐懼》,不得不說這部上映於1996年的老片子還是很有魅力。全片雖然大部分都是室內場景或者法庭戲,但是看下來沒有多少讓你打瞌睡的成分。有意思的是,很早就成名的大明星李察基爾在這部影片裡失去了主角光環,整場都讓一個叫愛德華諾頓的小夥子碾壓的喘不過來氣。以至於很多人看完影片後感覺真正的主角是愛德華諾頓,而他也憑藉此片一舉成名,不僅獲得了1997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而且成為真正的金球獎最佳男配角得主。

可以看出,導演格里高利·霍布里特講故事的能力很強,一個簡單的主教被殺案,讓他講的有聲有色懸念迭起。故事從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主教被殺說起,不知道兇手懷著多大仇恨,把這位主教斷指頭挖眼睛,很是兇殘。警察在現場抓住一名輔祭艾倫,大律師馬丁從電視中看到後,感覺這是他成名的機會,決定免費為這個小夥子辯護。但是馬丁的前妻,身為檢察官的珍妮,作為控方代表決定讓艾倫血債血償。然而,隨著法庭上的數度交鋒,真相漸漸浮出水面。

很多人看完影片後,對愛德華諾頓扮演的艾倫讚不絕口,卻對李察基爾扮演的馬丁視而不見。同樣受到廣泛好評的是影片的反轉結尾,讓觀眾看到最後會不由自主讚歎驚掉了下巴。但是,最精彩的地方,我認為卻埋藏著最大的敗筆,這個放到後面說。當然,這部影片也受到了中國觀眾的歡迎,豆瓣評分至今還停留在8.5,被很多人歸為經典。當然,影片整體精彩,主要體現在敘事手法、角色特點、主題呈現三個方面。

《一級恐懼》:公平只是階級社會幻想,正義以邪惡方式才得以伸張

一級恐懼

一、敘事手法:講述了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

美國導演講故事能力很強,開場就製造了一場血案,帶了懸念。觀眾看到一個德高望重的主教被人殺死在教堂,作案手法極其殘忍,主教的手指被砍下、眼鏡被挖出、生殖器也被割掉了,全身多達78處刀傷。看到這樣的情景很難不對主教充滿同情,對兇手充滿仇恨。

可被警察抓到的卻是一個看起來懦弱的小夥子艾倫,他是主教收養的孩子,還是這裡的輔祭。這樣一個說話都不利索的小夥子,身上卻沾染著血跡,指紋沾上兇器,腳印留在現場,這些證據統統都對他不利,被認為很可能就是兇手。

《一級恐懼》:公平只是階級社會幻想,正義以邪惡方式才得以伸張

主教被殺事件引起芝加哥轟動,這樣一個引人注目的案件,通過新聞被大律師馬丁看到,他認為這是一個揚名立萬的好機會,於是決定免費為這個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小夥子做無罪辯護。站在馬丁對立面的是他的前妻珍妮,儘管艾倫本人不承認殺害主教,但珍妮堅信他就是殺人兇手,決定把他繩之以法。

馬丁親自到監獄探訪艾倫,他看到艾倫說話結結巴巴,眼神充滿無辜。再經過訪談,艾倫說現場還有第三人,他當時沒有看清楚就暈過去,等他醒來主教已經遇害,當聽到警笛聲,因為害怕就逃跑,結果就在逃跑途中被警方抓獲。馬丁根據他的說法和自己的判斷,堅信艾倫就是無辜的。

觀眾在這裡看到了馬丁的專業,一方面他佈置下屬查找第三人在場的證據,另一方面他請來精神病醫生來為艾倫診斷是否有失憶症存在。然而結果令馬丁震驚,在精神病醫生用攝像機記錄與艾倫談話的時候斷電了出去找電池的當口,馬丁進來與艾倫對話,無意間刺中了艾倫的心事,猛然間先前懦弱的艾倫像變了一個人,對著馬丁就是一陣拳擊掐脖,自稱自己是羅伊。據此,精神病醫生判斷艾倫很有可能患有人格分裂疾病。

《一級恐懼》:公平只是階級社會幻想,正義以邪惡方式才得以伸張

很快,馬丁與珍妮在法庭上見面了,一陣子唇槍舌劍。第一場馬丁失利。第二場,馬丁刷了花招,因為法庭不允許在一開始沒有申明精神疾病的情況下,討論精神病話題。這時候,他示意艾倫讓他的第二人格羅伊出場。此前,他讓人把主教的淫蕩錄像帶交給珍妮。珍妮還真上了當,就拿錄像帶說事,提出了艾倫殺害主教的動機就是主教逼迫他做害羞的事情。

果真,艾倫被激怒變身第二人格羅伊,在法庭上突然躍出欄杆直接襲擊珍妮,當著法官和全體觀眾的面掐住珍妮的脖子,突如其來的一幕嚇壞了珍妮。於是法官宣佈艾倫有精神疾病,送入醫院觀察30天。這個宣判等同於艾倫被無罪釋放,馬丁的辯護獲得了巨大成功。看到這裡觀眾認為正義得到了伸張,也為無辜的艾倫感到高興。但隨著而來的結局,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我們看到導演在敘事手法上巧妙利用了人物反差,善於給觀眾製造一個預期然後用事實推翻它。一個懦弱的孩子卻聯繫著不忍直視的兇案,一個追逐名利的律師卻轉身為正義而戰。同時,也在故事推進過程中不斷製造反轉,現場抓住了兇手艾倫,法庭上針尖對麥芒的庭審辯論,隨後被判人格分裂,這個小夥子的死活不僅是馬丁與珍妮的對戰,也一直牽動著觀眾的神經。

《一級恐懼》:公平只是階級社會幻想,正義以邪惡方式才得以伸張

二、角色特點:演活了一個人格分裂患者

我感覺整場戲裡最失落的應該是飾演大律師馬丁的李察基爾,這個大帥哥當時正如日中天,卻不想被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搶了風頭。李察基爾1975年首次登上銀幕,在影片《美國舞男》中嶄露頭角,到了1990年主演《風月俏佳人》大獲成功,全球共取得4億5千萬的票房收入,一躍成為當紅明星。2007年在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獲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2011第6屆羅馬國際電影節向理查·基爾頒發“馬可·奧勒留職業生涯獎”。

對比李察基爾耀眼的光環,初出茅廬的愛德華諾頓根本毫不畏懼,在這位大明星面前他可以說更加的光芒四射,李察基爾幾乎沒有招架之力。當時的愛都華諾頓已經28歲,可是他演的18歲艾倫毫不違和,觀眾看著像,打心眼裡覺得他就是。艾倫的眼神露著單純、怯懦,可憐兮兮很讓人同情,在被警察抓著時,就像一個孤立無援的小雞娃。艾倫變身第二人格羅伊時,就突然爆發,暴躁、敏捷,髒話連篇,像閃電一樣的攻擊力,讓觀眾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轉變,深感嘆為觀止,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真正的人格分裂症患者。

《一級恐懼》:公平只是階級社會幻想,正義以邪惡方式才得以伸張

這裡要解釋一下人格分裂。按照正常解釋,人格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性疾病,並且在我們生活中往往有許多人都患上人格分裂症。在電影中,人格分裂症的表現是雙重人格,當艾倫身體的第二人格被激發之後就變成羅伊,那麼第二人格羅伊做的事情,第一人格艾倫完全不知情,就像患了失憶症一樣。於是羅伊做的壞事,那麼就不是艾倫做的壞事,所以艾倫可以不用擔責。

愛德華諾頓演的這個人格分裂的艾倫和羅伊可以當教科書一樣傳神,瞬間的爆發力讓一個人分化為兩個迥異人格的人。儘管李察基爾飾演的律師馬丁演技並不差,但是這麼一對比就相對遜色,顯然愛德華諾頓更為出彩,那麼李察基爾自然就變得弱爆了。

《一級恐懼》:公平只是階級社會幻想,正義以邪惡方式才得以伸張

愛德華諾頓是怎麼做到的如此快速的變身第二人格?這種功力取決於他的精湛表演,一個是眼神,一個是言語,一個是動作。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疊加到一起,在電影短短的幾十秒裡能達到判若兩人的程度,沒有深厚的功底是萬萬做不到的。因為這是一種系統的轉換,很多演員都不具備這種功力。就比如我們拿筷子,你若習慣於用拿筆的方式夾筷子,然後讓你改變為用三根手指夾筷子,很多人受到習慣驅使,很難改變過來。而改變一種習慣的技巧是,用理性思維提醒自己,並且把拿筷子這件事分解為好幾個細小的動作,然後做大量刻意練習之後,才能達到熟練轉換的程度。但是兩種人格的轉換就難多了,是整個動作、語言、眼神的一氣呵成,這是一個系統的改變,難怪觀眾給出了超高的評價,把愛德華諾頓的演技視為天人,他獲獎也是實至名歸。

三、主題呈現:剝開了血淋淋的社會真相

看完這部影片,觀眾最大的魔幻現實問題,就是會問社會還有公平正義嗎?說實話,很難有絕對意義上的公平正義,就彷彿每一個人出生在哪個地方哪個社會哪個家庭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我們就假設,如果出生在人類歷史不同的階段,那麼你就只能體會這個階段特定的公平正義。所以,沒有絕對的公平正義,只有相對的公平正義。而且是隨著社會變遷而變遷的,這個概念本身也不是固定不變的。

《一級恐懼》:公平只是階級社會幻想,正義以邪惡方式才得以伸張

但是就是相對的公平正義,在這部影片裡也戴著面具。我們一開始同情的主教,他從事著神聖的神職事業,可在背後卻乾的都是齷齪的勾當。觀眾從電影中可以發現,主教根本就是兩面派,人前一套,人後一套。收養艾倫,不是因為心善,而是為滿足自己的窺淫癖。他讓艾倫和其他輔祭一起做羞人的事情,還拍成錄像欣賞。這還不夠,還把教會的慈善基金作為資本投資地產,和前最高檢檢察官尚納士一起合夥剝削貧民區。在現實社會中,這樣無恥之徒一旦曝光,也不會有好下場,但是法律會制裁他嗎?答案出乎你意外,他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因為他一直受著前檢察官尚納士的庇護,即使有人告狀,也被壓制下來。反而是艾倫變身成邪惡的羅伊,才終結主教的罪惡,以邪惡來戰勝邪惡,這個結果不諷刺嗎?

隨著劇情的深入,可以看到作為社會良心的律師從業者一開始也是被利益驅動,當馬丁看到利用主教被殺事件可以為自己增加更高的知名度,才決定免費為艾倫辯護。他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實際上捆綁著利益的考量。但是馬丁並不是沒有人性只有利益的機器,當他通過自己的考察認定羅伊無罪時,他的心態就轉變成要為艾倫爭取公平正義的鬥士。

所以,電影裡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在這之間存在著一個灰色地帶,就跟不受法律制裁的主教一樣,法律也存在著這樣一個灰色地帶。這就是電影所剝離出來的社會真相,絕對的公平正義是不存在的。

《一級恐懼》:公平只是階級社會幻想,正義以邪惡方式才得以伸張

然而,美國導演慣用這些人性揭露套路,觀眾多多少少有些不買賬。但是影片的結尾確實驚豔一票觀眾,刷新了觀眾的人性觀。影片最後,慶祝艾倫法庭獲勝的馬丁正要轉身離去時,艾倫說想讓他代為向被他掐脖子的珍妮致歉,馬丁開始震驚然後緩過神來,認為艾倫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因為艾倫自己暴露了自己並不是失憶症患者,從而也推翻了雙重人格之說。

但我認為影片畫蛇添足,如果僅僅到艾倫致歉這個地方結尾就一切OK,可是卻又給出馬丁驚訝的特寫和其後走出去的鏡頭,實在有些多餘。更為重大的缺陷是,馬丁很可能一開始就知道艾倫是偽裝的雙重人格。原因是在法庭給艾倫脫罪的那一幕,他給艾倫使眼色,就是暗示他知道艾倫可以演出來另一個人格羅伊,而到影片結尾他又變吃驚了,好像他被欺騙了一樣,這就無法解釋法庭上那一幕,前後矛盾了。正是這樣的結尾,讓觀眾感覺李察基爾飾演的馬丁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反而削弱了影片反轉設置的力度。所以,這裡只需要讓觀眾吃驚就可以,沒必要把鏡頭再延伸下去。

當然,我還是認為整體上瑕不掩瑜,這部影片從敘事手法、角色特點、主題呈現三個方面來講,都演繹的比較精彩,超過大部分同類型影片,值得一看。

《一級恐懼》:公平只是階級社會幻想,正義以邪惡方式才得以伸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