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千年古都洛阳历史上的“圣人相会”之三:理学与史学相会

作者按:

洛阳,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她雄踞中原,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北通幽燕,南对伊阙,人称“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洛阳城,北临邙山,不仅有“伊,洛,瀍,涧,黄”五水环绕,还东压江淮,西挟关陇,是一座山水相间、山河拱戴的倾国倾城之地,是中华大地的龙脉的集结之所,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

洛阳历史底蕴厚重、地理优势独特,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四千年的城市史、一千五百年的国都史。夏商周断代史在这里写就,五大都城遗址在这里发掘,邙山陵墓群在这里汇聚,是“河图洛书”的故乡,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尧、舜、禹等神话传说多传于此,是“最早的中国”,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的东方起点”。可以说:“一部洛阳文化史,半部中华文明史!”难怪司马光曾由衷地感叹:“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在洛阳的历史上,发生了三次对后世有巨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就是老子和孔子、李白和杜甫、邵雍和司马光先后在此相会。今天推出之三:理学与史学相会。

理学与史学相会

这次相会的主人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易学理学家、历史学家、诗人,有“内圣外王”之誉的邵雍和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著名宰相司马光。

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其“百源先生”,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随其父迁居共城(今河南辉县),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时年30岁的邵雍在游历河南时,其父母去世,邵雍便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成为河南人。皇佑元年(1049),邵雍从共城迁居洛阳,从此在洛阳定居。

史书记载:邵雍跟随父亲四处游历,“渡河汾,客梁晋,游淮汉,走吴,适鲁,往来洛阳”。


发生千年古都洛阳历史上的“圣人相会”之三:理学与史学相会


发生千年古都洛阳历史上的“圣人相会”之三:理学与史学相会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祖籍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在历史上,司马光曾与孔子和孟子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


发生千年古都洛阳历史上的“圣人相会”之三:理学与史学相会

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因无钱建房,暂时住在洛水旁的天宫寺里,天宫寺原是唐太宗的旧宅,后改为佛寺。武则天时代,著名佛教人物神秀曾在这里居住过。因家徒四壁,邵雍只好用家棚草给房屋做门,难以遮风挡雨。为了生活,邵雍以打柴为生并开馆授徒,靠微薄的收入供养人。但是,虽然一无所有、日子清贫,可邵雍却很知足,显露出一幅自得其乐的样子,周围的人都觉得难以理解。

《邵氏闻见录》载:“康节先公庆历间过洛,馆于水北汤氏,爱其山水风俗之美,始有卜筑之意。至皇佑元年,自卫州共城奉大父伊川丈人迁居焉。”“蓬荜环堵,不蔽风雨,躬爨以养其父母,居之裕如。”

在闲暇的日子里,邵雍白天时常焚香安坐,申时(午后三时至五时)饮三四杯酒,微醉时即兴吟诗自咏。特别是春秋农闲时节,邵雍就经常出城游历,出门时常用黄牛拉车,随意而行。由于邵雍在易学方面颇有建树,被时人称为“易学家”,但是在亲友、邻里的眼里,他却与周围的人相处得非常融洽,没有一点架子,大家评论他是“布衣圣贤”,亲切地称他“算卦先儿”。无论是士大夫家还是邻居的大人小孩,人们已经习惯了邵雍的车轮声,只要听到便争相出门迎候,都会欢愉的说“俺家的先生到了”。邻里之间有什么不愉快,人们也都喜欢让他去协调。同时邵雍还喜欢串门,当时人们都以邵雍能在其家居住为荣,专门为其收拾客房,有时邵雍在他们家住了一晚后,不打招呼留下书信就又走了。为了能够留住他,有热心好事之人仿照他“安乐窝”的样式建了新的别院,等候邵雍的光临,并按照他“安乐窝”的叫法称之为“行窝”,平时不用,专等邵雍来了居住。像这样专门为邵雍留的“行窝”,在当时的洛阳就有十几处之多,可见当时邵雍的人脉和受欢迎的程度。

据马永卿《懒真子录》中记载:邵雍“以春秋天色温凉之时乘安车,驾黄牛,出游于诸公家。诸公家欲其来,各置安乐窝一所”。邵雍“将至其家,无论老少、男女、良贱,皆齐聚门前迎接,迎入安乐窝中,争相上前问劳,且聆听邵雍之言。凡其家中妇姑、妯娌、婢妾有争执而不能决者,自陈于邵雍面前,邵雍逐一为其分别评判,人人皆得其欢心。于是酒肴竞进,宴饮数日,再游另一家,月余乃归”。

邵雍在洛阳的住宅经过了几次迁移,现在的“安乐窝”因邵雍而得名,这背后还隐藏着一段关于友谊的佳话。据史料记载,邵雍在安乐窝的住在是司马光富弼等人出资为其购买的。

邵雍刚到洛阳时,迁居在郭从义、安审琦在尚善坊宅院的后面。熙宁年间,行买官田之法,邵雍之宅属于官地,榜三日,人不忍买。当时的前宰相富弼、司马光、著名诗词家吕公著等退居洛阳后,由于敬重邵雍的人品和才华,常常与之一起从游。为了能让邵雍有个固定的居住场所,时任西京留守的王拱辰与司马光等人看中了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的这片地方,这里北望洛河天津桥,南达龙门(位置现洛龙区安乐镇安乐窝村)便出资购买让邵雍居住。嘉佑七年(1062),邵雍移居到这里,在园地上自耕自种,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为自宅起名为“安乐窝”,并自号为“安乐先生”。为了感激司马光等人,邵雍曾在诗中感激地说:“重谢诸公为买园,洛阳城里占林泉。七千来步平流水,二十余家争出钱。”


发生千年古都洛阳历史上的“圣人相会”之三:理学与史学相会


据《邵氏闻见录》载:洛人最初为其买宅于履道坊西天庆观东,赵谏议借田于汝州叶县,后王慎言同乡人买田于河南延秋村。嘉祐七年,王拱辰知河南府,就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以郭崇韬废宅余材为屋三十间,请邵雍迁居之。富弼、司马光命其客孟约买对宅一园,园中有水竹花木之胜。

司马光与邵雍的结识过程还有一段传说。据史书记载: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辞职退居。北宋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携书局至洛阳。次年,在洛阳“南尊贤坊”以北买地20亩,修建了私家园林,名曰“独乐园”。从此,司马光在洛阳谪居19年,呕心沥血编纂宏著巨篇《资治通鉴》。

司马光谪居洛阳后,听说邵雍通晓天文地理,深明义理。精通象数学,便产生了前去拜访的念头。

一天,司马光带着一个朋友和家院一同前去拜访邵雍。走过天津桥,向路人打听邵雍住所。路人伸手一指说:“那位就是邵先生。”司马光顺着方向一看,只见一个农夫正在田里耕种,心里不免有几分轻意:一个种田的庄稼汉不会像传说的那么出神入化,料事如神,且试再说。走到邵雍面前,司马光还是很有礼貌的问:“请问您可是邵尧夫先生?”先生放下锄头,见面前三人彬彬有礼,忙说:“村野之人正是尧夫,不知客人有何见教?”司马光说:“失敬,失敬,听说先生通晓易理,本人想向先生请教,不知我的前程如何?望先生赐教!”先生说:“山野村夫,谈不上通晓,不过略知一二而已,既然客人相问,那就献丑啦。请写个字。”

司马光弯腰捡起一根小木棒,在地上写个“人”字,然把木棒一放,直起腰:“请先生明查。”邵雍仔细一看说:“要以这‘人’字看,你定是居官之人,不过吗……”“不过怎样”不过现在不在其位。“那以后呢?”这以后吗,定能升入卿相!司马一听深施一礼:“谢谢生。”

说完司马光向家院一试眼色,家院接着说:“我也想请教教先生!”先生说:“请写个字,家院在地下也写了个‘人’字,写完把木棒随便一丢,说:“请赐教!”邵雍看了一眼说:“以你的‘人’字看,你不过是人家当差的。”司马光的朋友见两人的事都测对了,就上前一步说:“先生给我也测一下,看我的前程如何?”“你也写个字”。“不用写了,还以‘人’字吧!”先生一琢磨说:“你的‘人’字可不大好。”“有何不好?”“你要小心入狱”,司马光的朋友一听,急了:“为啥同是一个‘人’字,一个是当官的,一个是当差的,我为啥要入狱呢?”“人的命运不同,心理也不一样,写字也能表达你的思想行动,同是一个字,其结果就不一样,第一个‘人’字写好木棒放在字中间成个‘大’字,当官的称大人,第二个字写好木棒随便一丢,刚好丢在人字下边,成了‘个’字,是人下人,你的人字没写是口说出的,口中有人不就是囚字吗?所以你要小心受困。”

  先生的一番讲解,三人无不赞服,司马光接着又与先生谈了一些天下大事,邵先生说的头头是道,司马光大加赞赏,遂与先生结为朋友,并以兄长之礼对待先生。

后来,司马光的朋友因与新法不合,由于别的案件牵涉到他而吃了官司。新法失败后,朝廷又任用司马光为相并为朋友平了反,朋友对司马光说:“邵先生真乃神人,有先见之明。”

在与邵雍交往时,司马光看到邵雍所作的《皇极经世》大为惊讶,此书所涉猎的历史资料十分丰富,这些历史资料正是《资治通鉴》所亟需的。当司马光提出自己的想法时,邵雍毫无保留地让司马光查看他收藏的所有史料,由此,司马光便对尚是一介布衣百姓的邵雍刮目相看,并结交为挚友,兄事邵雍,引为同乡。他说:“光,陕人;先生,卫人。今同居洛,即乡人也。有如先生道学之尊,当以年德为贵,官职不足道也。”

此后,司马光在“独乐园”编著鸿篇巨著《资治通鉴》,而邵雍在“安乐窝”撰写《皇极经世》。“独乐园”与“安乐窝”相距不远,他们时常走动交往,郊游踏青、饮酒赋诗。


发生千年古都洛阳历史上的“圣人相会”之三:理学与史学相会

一天,司马光穿戴平常,自崇德寺书局散步到洛水堤上,经过邵雍的天津桥畔之居时,他让人向邵雍通报:“程秀才来访。”邵雍出来一看,哪有什么程秀才,原来是司马光,便问道:“为何通名程秀才?”司马光笑着答道:“司马氏原出自程伯休父,故也可姓程。”此行司马光留下了“拜表归来抵寺居,解鞍纵马罢传呼。紫衣金带尽脱去,便是林间一野夫。草软波清沙路微,手携筇杖着深衣。白鹭不信忘机久,见我犹穿岸柳飞。” (《独步至洛滨》)邵雍也依韵和诗道“冠盖纷纷塞九衢,声名相轧在前呼。独君都不将为事,始信人间有丈夫。风背河声近亦微,斜阳淡泊隔云衣。一双白鹭来烟外,将下沙头却背飞。”

有一年,邵雍家的牡丹开得争奇斗艳,他禁不住诗兴大发,随口吟道:“牡丹一株开绝伦,二十四枝娇娥颦。天下唯洛十分春,邵家独得七八分。”为了“引诱”司马光前来赏牡丹,他题诗一首:“牡丹一株开绝奇,二十四枝娇娥围。满洛城人都不知,邵家独占春风时”。

司马光来了之后,觉得邵家的牡丹确实独树一帜。随和诗一首:“君家牡丹今盛开,二十四枝为一栽。主人果然青眼待,正忙亦须偷暇来。”


发生千年古都洛阳历史上的“圣人相会”之三:理学与史学相会

某年二月,司马光送给邵雍两坛酒,附上诗一首,“红樱零落杏花开,春物相催次第来。莫作林间独醒客,任从花笑玉山颓。” (《二月六日送京酿二壶上尧夫》)邵雍写回诗到道: “洛阳花木满城开,更送东郊双榼来。遂使闲人转狂乱,奈何红日又西颓。” (《和君实端明副酒之什》)另外,邵雍写了《年老逢春十三首》,司马光和写了《和尧夫先生年老逢春三首》。一次,司马光约邵雍同游崇德阁,等了许久,邵雍不到,遂写了一首 “淡日浓云合复开,碧崇清洛远萦回。林端高阁望已久,花外小车犹未来。” (《崇德久待不至》)书法感慨;邵雍到后,随即和了两首,一首云:“君家梁上年时燕,过社今年尚未回。请罚误君凝峙久,万花深处小车来。”另一首写道:“天启夫君八斗才,野人中路必须回。神仙一语难忘处,花外小车犹未来。”

邵雍有懒起习惯,曾为此写诗“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拥衾侧卧未忻起,帘外落花撩乱飞。”(《懒起吟》)司马光读了很喜欢,请邵雍写来贴在帘上。

曾经游学四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邵雍,亦儒亦道,是理学鼻祖,对万物周期规律的研究和体察,远超一般人。他的学问和为人,使其学生和朋友越来越多。好朋友多次举荐邵雍做官,他都婉言谢绝了。渐渐地,整个洛阳城的人都知道了这位学富五车、儒学道术造诣颇深,是人品可靠、待人接物春风化雨的先生。而司马光著的鸿篇巨著《资治通鉴》更被后世奉为史学巨著、治世经典。

司马光邵雍的洛阳相会,为洛阳这块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厚重的人文气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