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当君子——人生指南《论语》之三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刚才还说“不亦乐乎”,怎么突然又“不亦君子乎”了?这还要从这三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一个人,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完善自己的人格,有非常好的同道朋友可以交流学习、互相提高。然后呢?我们前面讲到,很多时候,这种有想法有梦想的人,追求完美和美好的人,不愿意随波逐流的人,其实精神上是很孤独寂寞的。所以毛泽东说,有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被误解和冤枉的时候。那么,这时候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自怨自艾,可以借酒浇愁,可以恼羞成怒,可以迁怒于人,可以愤世嫉俗,可以消极避世,但是真正能够做到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继续勇往直前的,应该很难。孔子周游列国,遭遇多少坎坷?多少嘲笑?多少打击?但是他坚持下来了。在孔子看来,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可以称之为“君子”了。

我们写文章,首先要交代自己的主要观点,所谓开宗明义。作为《论语》第一篇的第一段话,孔子就提出了“君子”的概念。“君子”是《论语》的高频词,《论语》一共15900个字,“君子”就出现过107次。《论语》虽不是章章讲“君子”,但是篇篇有“君子”。从《学而》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开篇,到最后《尧曰》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收尾,贯穿始终。可见,“君子”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的一个做人的标准。那么,什么是君子呢?这话说起来就长了。

“君子”一词,还真不是孔子的发明,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不过,在孔子之前,“君子”主要是一种政治地位和身份的标志,是对贵族这个群体的统称。“君子”对应的“小人”,当初也不具备现在的贬义,而是对贵族以外庶民的统称。那个时候,君子和小人其实是一种血统的标志和阶级的划分,所以有“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之说。给“君子”以全新的内涵,应该始于孔子。孔子讲君子,主要是从道德品质的角度,做人的角度。“君子”由原来意义上的地位身份的象征,演变为孔子心目中的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完人,全人,品德高尚的代名词。《论语》中君子、小人对举者甚多,就是为了通过对照,彰显君子的品质。由此,“小人”开始成为一个贬义词。

孔子对于君子相关的表述,不仅限于“君子”一词,“士”“仁者”“贤者”“大人”“成人”“圣人”等,都与“君子”相关,或者是对“君子”的一种注解。如果将这些论述都包括进来,《论语》一书,所论最多的无疑是关于君子,或者说关于做人的标准。其实也是我们反复说明的,他是在讲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关于“君子”的标准,孔子在不同的场合有多次阐述。《论语·宪问第十四》记录了子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成人”的问题。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先是选了四个人,分别代表了智、欲、勇、艺,然后又加上礼乐,一共五个方面,解释怎样的人才算是“成人”:要有像臧武仲那样的智慧,像公绰那样清高,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精通六艺,还要有礼教修养,集智慧、人品、胆气、才识于一身,这个标准高不高?即便如此,在孔子看来,也不过马马虎虎凑凑合合算是一个“成人”(“亦可以为成人亦”)。其实,孔子也知道,“君子”也仅仅是他理想化的人格。所以他话锋一转:“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如今的成人何必像刚才说的那样呢?见到对自己有利的事,能够想一想是否符合道义再去做;遇到危险,不畏牺牲,敢于担当;无论过了多久,也不要忘记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做到言行一致,也就算得上是成人啦。这也正是成语“见利忘义”“临危授命”的出处。标准是不是降低了?即便如此,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单就“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就打了多少人的脸!

孔子先是选了四个人,分别代表了智、欲、勇、艺,然后又加上礼乐,一共五个方面,解释怎样的人才算是“成人”:要有像臧武仲那样的智慧,像公绰那样清高,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精通六艺,还要有礼教修养,集智慧、人品、胆气、才识于一身,这个标准高不高?即便如此,在孔子看来,也不过马马虎虎凑凑合合算是一个“成人”(“亦可以为成人亦”)。

其实,孔子也知道,“君子”也仅仅是他理想化的人格。所以他话锋一转:“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如今的成人何必像刚才说的那样呢?见到对自己有利的事,能够想一想是否符合道义再去做;遇到危险,不畏牺牲,敢于担当;无论过了多久,也不要忘记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做到言行一致,也就算得上是成人啦。这也正是成语“见利忘义”“临危授命”的出处。标准是不是降低了?即便如此,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单就“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就打了多少人的脸!

孔子又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而无忧,智而不惑,勇而不惧”在孔子看来,君子一定要具备仁爱、智慧和勇气的品格。“仁者爱人”,就能够放下名利得失,进入忘我境界,一心只为他人,面对各种诱惑就会保持一颗淡定的心,还怎么会有忧烦呢?这叫心中有仁爱。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小人长戚戚”是最好的注脚;什么是智者?这里的智,是大智慧,不是小聪明,君子的智慧,是建立在仁与义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关注于小我的私利,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了大智慧,对得失进退成败一切了然于胸,面对复杂的世界就不会感到困惑,这叫脑中有智慧;至于“勇”也不是匹夫之勇,而是君子之勇。是相信公义常在,相信无愧于心,所以胸怀坦荡,所谓“君子坦荡荡”,就没有什么可怕的,这就是胸中有勇气。可见,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正当性。

人并非天生就是君子,要成为君子,必须加强修养。做人最起码的修养,就是要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所谓“君子思不出其位”。有时候,我们不知道怎样做才算君子,所以,孔子常常通过“君子”与“小人”的行为对比,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里,我们选几条大家耳熟能详的分享。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内在的本质,“文”是外在的形象,只注重内在本真,不注重外在形象,放浪形骸,未免粗俗;只注重外在形象,而缺乏内在修养,则显得轻浮。内在和外在相辅相成,内外兼修,协调发展,才能成为君子。可见,君子的修养不仅包括内在精神的修养,道德的修养,性情的修养,还包括外在的技能训练,也就是六艺的培养。为什么还要有一定的技能呢?君子不是在世外修行的神仙,终极目标是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才智,服务于人类的,所以不仅要有良好的德行,还要有服务社会的能力。

在教育理念方面,中外教育家有着惊人的相似。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学生仅仅获得知识是不够的,他们还应成为“全人”。他提出,要改善学生的人性,这种人性包括倾听别人的观点、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诚实、守纪律、言行一致等。总之,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也就是精神的培养。这种教育,它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教育,是整个人的教育,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全人”就是君子。

回过头来,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来梳理这三句话的意思。

我们知道,《论语》是语录体的著作,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就某一个问题讨论时的对话。如果说孔子是一个老师,《学而》是第一课。那么,作为老师,第一课应该讲些什么呢?如果是讲某一个专业学科,是不是要介绍一下这个学科?但是孔子不是学科老师,是人生导师,他是在讲人生课,那么,他应该怎么讲?是不是要首先讲一讲自己的基本观点和做法?他是不是要这么说:

同学们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完美呢?首先就要善于学习,找到做人的标准,并且用这个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生活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看到自己每天都有改变,都有进步,不是件很高兴的事吗?我们还要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和他们一起探讨人生,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和他们共同进步。有几个这样的朋友,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但是,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这样堕落的时代,这样礼崩乐坏是非不分的时代,难免会有人不理解我们的行为,甚至嘲笑我们,打击我们,排挤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不为此生气,不抱怨社会,更不会因此放弃我们的努力。如果能做到这些,不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了吗?

如何成为一个“君子”,就是贯穿《论语》的主线,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要义。所以我们说,《论语》就是一部人生指南,它指引我们找到做人的智慧,走向成功人生的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