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地人提到煙臺,第一反應是海濱城市,環境好適合養老

離開一個地方,轉身再去說之前那裡不好,有點像是分手後再說著前任的種種不是。以下對於煙臺的看法,其實不僅僅是煙臺的問題,幾乎是目前整個中國一二線城市都有的問題,“社會達爾文”表現的過於明顯,缺少了人情的溫度。記得電影《嘉年華》裡有一段臺詞,主角說她一開始來到這個城市是因為這個城市一年四季都溫暖,即使在這的流浪者,夜裡也不會覺得冷。

很多外地人提到煙臺,第一反應是海濱城市,環境好適合養老

但城市真正的冷是氣候溫暖不了的,離開煙臺已經一年零三個月,生活在煙臺下屬縣級市19年,大學畢業後在煙臺開發區生活4年整,先說為什麼離開。直觀說是因為收入低。畢業來東嶽,這家公司在煙臺名氣不小,對當地人而言,即使入廠做操作工都要花點關係和金錢,因為這裡的收入相對煙臺其他的企業是比較好的。

很多外地人提到煙臺,第一反應是海濱城市,環境好適合養老

大學畢業(大學是東北某985)回到這裡推掉了很多offer,因為這裡離家近。13年畢業來這裡,14年底趕上煙臺房價低潮買上了房,我不敢想如果當初沒買上房現在的生活得被壓迫成什麼樣子。工作四年,我的收入是多少呢?年收入依然不夠12萬的年終報稅數。我轉身離開回到大學所在城市,煙臺人瞧不起的一座東北城市,人人喊著要逃離的東北,收入卻是煙臺的兩倍,真的很打臉啊。

很多外地人提到煙臺,第一反應是海濱城市,環境好適合養老

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生活質量,貧賤夫妻百事哀,在這四年間我基本沒有存款,與女友的感情也是風雨飄搖。不敢想農村老家的父母萬一生個大病該怎麼辦?再說引以為傲的環境好。很多外地人提到煙臺,第一反應是海濱城市,環境好適合養老。實話說,在煙臺開發區生活這幾年,能明顯感受到空氣質量在變差。長江路是開發區的主幹道,一眼望去,百米外的高樓已經看不清。

很多外地人提到煙臺,第一反應是海濱城市,環境好適合養老

秋天時候會好一些,春天和冬天大多數是模糊的,夏天很多時候也是。煙臺的空氣質量真的也就是個一般城市的水平。要說環境好還是去下面縣城,或者在海邊走一走能給你帶來一絲環境好的錯覺。然後是包容性,煙臺的政府辦事效率對比東北確實要高。基本各個區都有政務服務中心,很方便,目前我所在的東北這座省會城市沒有,為了轉移公積金社保和其他保險,得跑三四個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