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權論對世界各國戰略影響那麼大,為何還會誕生與之相對應的陸權論?

蕭曉四姑娘


文|小河對岸

在地緣政治學上,有兩大主流理論,一為海權論,一為陸權論。海權論的主要思想:是強調製海權,其戰略思想,是建立強大的海軍,以保障制海權,並通過控制世界上的各處險要的航路咽喉(海港、海峽)來掌控世界。而陸權論的主要思想:是強調陸上交通的重要性,要建立強大的陸軍,認為只要控制了世界島(歐亞大陸),就控制了整個世界。

其實,一個國家的發展戰略,為海權論主導,還是陸權論主導,還是源於該國的地緣政治。海權論的思想,最早誕生於古希臘,適用於海洋型國家,而陸權論則適用於大陸型國家。自大航海開啟,歐洲崛起的強國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意志(普魯士、奧地利)、俄國等。

而以海權型強國與陸權型強國而劃分,主要可以劃分為三類。一類為海權型強國:有英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一類為陸權型強國:德意志(普魯士、奧地利)、俄國等。一類為海-陸混合型強國:以法國為代表。

海權型強國:多以島國、半島型國家為主。如英國為島國,無陸上之敵,就可以全力發展海軍。而葡萄牙、荷蘭,雖地理上屬於歐陸,但體量太小,沒有爭奪歐陸霸權的實力,也只有往海權國家的方向發展。

西班牙雖從疆域、人口來說,都稱得上是中、西歐地區的大國,具有爭奪歐陸霸權的基礎。但是,西班牙的地理卻具有一種內向封閉性,其統治核心位於伊比利亞半島中部的卡斯蒂利亞高原,致使其中央對地方的統馭力嚴重不足。再則,西班牙與歐陸又被比利牛斯山脈隔斷,更有礙西班牙往歐陸地區的發展。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西班牙的陸上安全。因而,西班牙也只適宜成為海權型強國。

而從世界的其他區域來看,日本的地緣政治與英國極為相似。而美國雖位於北美大陸,但是,美國東西兩大洋,南北無強敵,此種地緣政治為大國獨有。因而,美國與日本也都可襲用海權論思想,而全力發展海軍。

海權型強國的代表--大英帝國,爭奪歐陸失敗,卻成就了日不落大帝國。自法國的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之後,英倫三島與歐陸便栓在了一起。實則上,英國(英格蘭)與法國的諾曼底公國,此後的安茹、布列塔尼、阿基坦等地形成了共主聯邦,英國國王成為了法國境內的最大領主。

此後,英國與法國因法蘭西王位之爭,而互啃了一百多年。結果,英國盡喪歐陸領地,此事件對英國的國家戰略與外交政策產生了深遠影響。讓英國放棄了對歐陸的想法,開始採取大陸均勢政策以保障自身的安全,轉而全力經營海外,因而也成就了日不落帝國。

1714年,德意志的漢諾威選帝侯喬治,繼承了英國王位,英國與德意志的漢諾威又形成了共主聯邦。但是,一方面,英國的王權早已衰落,君主的利益並不能主導國家的戰略方向。另一方面,漢諾威離英國本土比法國的諾曼底、布列塔尼、阿基坦等地要更遠,更加難以讓兩地合併為一國。因而,英國也並沒有再次轉向經營歐陸。至維多利亞女王繼承英國王位,而漢諾威王位由維多利亞女王的叔叔坎伯蘭公爵繼承,才結束了英國與漢諾威共主聯邦的局面。

英國(英格蘭)之所以能與蘇格蘭維繫共主聯邦,並組合成一國。卻與歐陸地區的諾曼底、布列塔尼、阿基坦、漢諾威等地形不成一國,在根源上也是由地理決定的。

陸權型強國。歐洲純陸權型強國為德國與俄國,自西羅馬帝國壽終正寢之後,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便繼承了羅馬帝國的衣缽,並獲得了皇帝的頭銜(神羅皇帝頭銜,在名義上為歐洲皇帝,天主教系)。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憑藉自身實力,長期承襲皇帝的頭銜(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在歐洲傳統五強國(英法俄普奧)中,神羅(德意志)也佔據了兩個席位。

俄國則自稱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衣缽,名義上也有皇帝頭銜(東正教系)。在拿破崙稱帝之前,德國(德意志)與俄國是歐洲僅有的兩個擁有皇帝(凱撒)頭銜的國家。而歐陸中世紀的霸主,可以說為哈布斯堡家族所有,從歷史上來看,哈布斯堡家族不止下半身康健,上半身也同樣強健。

哈布斯堡家族通過聯姻,據有了傳統歐洲最為遼闊的疆域,其鼎盛時期的疆域不但包括神羅的大部分疆域,還包括伊利比亞半島的西班牙(也曾據有葡萄牙)以及其龐大的海外殖民地。世界上的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皇帝,就來自於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西班牙的卡洛斯一世),查理五世曾說道: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遼闊的疆域,也讓哈布斯堡家族擁有強大的實力基礎,不但成為歐洲抵抗奧斯曼帝國入侵的絕對主力。還在歐陸痛扁了法國,查理五世於帕維亞戰役擊敗了法國,並俘虜了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逼得法國竟與異教徒奧斯曼土耳其勾勾搭搭,做出令所有天主教國家不齒的行為。

但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疆域雖然遼闊,卻極其分裂。各地的民族、語言、文化、風俗等差異也都比較大,在管理上很有難度。因而,查理五世將自己的帝國一分為二。西班牙與尼德蘭地區(原屬神羅疆域)傳給了兒子腓力二世,而神羅的疆域則傳給了弟弟斐迪南。而查理五世對帝國的劃分,也基本符合海權型國家(西班牙、荷蘭)與陸權型國家(奧地利等神羅疆域)的劃分。

而哈布斯堡帝國的分裂,在一定程度上又給了法國崛起的機會。德國(德意志)與法國的關係,很像我國春秋時期的秦晉、吳越,只能存在一個區域強國。德國強,則法國弱;法國強,則德國弱。第三帝國元首,在其自傳中就說道:我們必須要絕對的認清,法國和德國是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的。法國對外政策的關鍵,是想永久的佔領著萊因河一帶的土地,並且想靠德國的衰替,去保障他們領土地的安全。

而自德意志結束分裂,法國就再難是德國的對手。故從法國的利益出發,就必須讓德意志處於分裂狀態,這也是拿破崙三世要干預德國統一的根本原因。

俾斯麥主政德國期間,正是鑑於德國如此的處境,而在外交政策上小心翼翼。其戰略思想,就是固守住既有領土,並確保在以後的衝突中,每次戰爭只以一個同等量的敵國為對手。俾斯麥認為德國的核心利益就在歐陸,反對大力發展海軍與爭奪海外殖民而削弱陸上防衛力量,更可避免刺激英國。俾斯麥並且還鼓勵法國海外殖民擴張,以減輕其對歐陸的注意力,進而最大限度地維護德國的利益。

可是,威廉二世主政之後,違背了俾斯麥的戰略方向,熱衷於成為海上強國,而掀起了與英國海軍的軍備競賽,激化了英德矛盾,也為德國在一戰中樹立了最大強敵。

第三帝國元首在其自傳中就對此指責道:我坦白地承認:在大戰(一戰)以前,我曾經想過,德國要是放棄了他的愚笨的殖民政策與海軍政策,聯絡英國去對抗俄國,並且再拋棄他支配全世界的野心,去採取一種在歐洲大陸上能夠獲得領土的確定政策,那麼,他的情勢必定會較好。

根據第三帝國元首的自傳,而坦露出的帝國元首內心最真實意願。作為極端種族主義者的第三帝國元首,其是想與大英帝國平分世界霸權。按帝國元首不切實際的想法,德國作為歐陸國家,其生存空間的拓取也在歐陸(俄國方向),而英國的核心利益在海外殖民地。英國與德國並無根本利益衝突,而兩國又同屬日耳曼民族,不應該內耗,而應該攜手並進(就如七年戰爭中的英普同盟),共享世界霸權。

而德國二戰前的地緣政治專家--卡爾·豪斯霍費爾,就為著名的陸權論者,納粹德國的生存空間理論就出自於豪斯霍費爾。按豪斯霍費爾的戰略構想,德國應該與蘇聯、日本、意大利,締結成德蘇意日四國同盟,而控制整片歐亞大陸(世界島)。

從可行性上來看,德國與蘇聯的確存在締結同盟的可能。德國是一戰的戰敗國,受到《凡爾賽條約》的制約,而蘇聯又因搞社會主義,而成為了當時的另類國家,更受到了其他所有強國的孤立與敵視。再則,從心理上來說,俄國對德國(普魯士)軍隊的戰鬥力也一直心存畏懼,只要德國伸出友誼之手,蘇聯也不會過於冷淡。如此,德國也就可以擺脫兩線作戰的命運。

但是,豪斯霍費爾的戰略構想與帝國元首的意願相悖。帝國元首認為中、西歐國家都屬優等民族,故而,德國生存空間的拓取並不在中、西歐,而在東方的劣等民族國家。帝國元首認為德國要啃就得啃俄國,啃倒俄國就有了生存空間。再則,如果蘇聯決策層看過帝國元首的自傳,也的確很難信任帝國元首。德蘇兩國的地緣利益衝突與帝國元首的意願方向,導致了德蘇兩國的拔刀相向。

陸權型強國的代表--俄國,出海受阻,卻成陸上巨無霸。德國眺望海洋,乃是德國還有一段海岸線與優良港口。而俄國出海的處境卻最為悲催,自大航海時代開啟,葡、西、荷、英、法等國,都因海洋而富裕強盛。俄國是看在眼裡,急在心理,但是俄國缺乏優良的港口,在搞海外殖民上有著先天的劣勢。

但是,俄國並不認命,就拼命地往外擴張。在彼得大帝時期,沙皇終於擊敗了北海強國--瑞典,而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波羅的海東岸及芬蘭灣等大片土地,從而獲得了出海口。彼得大帝在此建立了新的城市--聖彼得堡,並遷都於此,以作為俄國走向海洋的起點。但是,波羅的海卻是內海,離真正的出海口還很遙遠曲折,且要經過多個國家的海峽,很容易遭到敵國的狙擊與封鎖。故而,沙俄從此處走向海洋,而謀取海上霸權無疑是痴人說夢。

於是,沙俄就拼命地向西征服,向南征服、向東征服,其中有一個雄偉的意圖,尋求出海口(不凍港)。據說,彼得大帝有一份政治遺囑---走向四大洋。儘管沙俄官方對此予以否認,但從後來沙俄的擴張方向來看,卻無一不與該計劃相吻合。

至今,俄國仍無優良的不凍港,但是,俄國卻在追尋出海口的進程中,成為了陸上巨無霸。從而,也成為了最大的陸權強國。

海陸混合型強國--法國,法國的地緣政治與我國最為相似。既為大陸國家,又擁有很長的海岸線,可以向海洋發展。但是,在享受兩種交通便利的同時,也就註定要分散國力。英法百年戰爭之後,法國的綜合國力遠在英國之上,不但法國疆域比英國大,土地比英國肥沃,法國的人口也約是英國的四倍(英國約有400萬人,法國約有1600萬)。

但是,法國與英國爭奪海外霸權,卻敗給了英國。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英國為島國,無陸上之敵,可以全力發展海上力量。而法國為大陸國家,要防衛陸上之敵,不可以全力發展海上力量。我國也是一樣,清末時期,李鴻章與左宗棠就有海防與陸防之爭。

拿破崙時期,法國就為了謀取歐陸霸權,而不得不收縮戰略,捨棄了眾多的海外利益。法國人曾說道:整片北美殖民地的價值也比不上一個比利時。而法國也是在拿破崙時期,將200多萬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以8000萬法郎的價格賣給了美國。根源上就是海陸混合型強國,在特定的時候不能兼顧,拿破崙在位期間,就因為既要面對歐陸的反法同盟國,又要面臨英國的海上封鎖,而不得不捨棄掉海外利益。


有知社


海權論源於美國軍事理論專家馬漢的一部著作《海權論》,即用強大的海軍來獲得制海權。海權受到重視則要更早時期,西方國家從十五世紀開始已經普遍重視海權,而也在這個時候開啟了大航海時代,海權變得更加重要。

大航海時代開啟的原因

事實上大航海時代的開啟,與其說是人家對探險的渴望,不如說是歐洲被逼無奈的結果。十五世紀以前,東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分為三條,主要是傳統的絲綢之路,途徑君士坦丁堡,小亞細亞,黑海,裡海至中亞再翻越帕米爾高原到中國。另外兩條是海路,從敘利亞和地中海東岸,經兩河流域到波斯灣,再換船到印度和中國。

沒錯,無論哪一條它們的最終目的地都是中國或者印度。即便是海路仍然是緊靠著大陸,並沒有脫離陸權的範疇。但是在十五世紀中葉,事情發生了改變。因為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奧斯曼帝國先後佔領了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傳統的商路雖然沒有被切斷,但是奧斯曼帝國對控制的商道課以重稅,所以歐洲迫切的希望找到一條通往中國和印度的航道,來代替傳統的商路,於是開闢新航路成為了西方的唯一選擇。


然而在開闢新航路的過程中,歐洲人發現了意外的驚喜。他們發現了新大陸,發現了更多的黃金和原材料,殖民擴張開始了。於是海上通道變得越來越重要。

但是海權時代的來臨,並不意味著陸權時代的終結。因為人生活在陸地上,無論任何時候,這個世界終究還是以人為中心的。無論你獲得再多的原材料還是黃金,終結是要有人用才是最重要的。於是世界島的概念被提了出來。

陸權時代的歸來

一戰前,英國地緣政治專家麥金德認為遼闊歐亞大陸佔據著人類的主要人口,歐亞大陸就是世界的中心,誰控制了世界的中心,誰就控制了世界。

誰控制了東歐,誰就大陸心臟地帶。誰控制大陸心臟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島。誰控制了世界島,誰就控制了世界。


而他所謂的世界島就是指歐亞大陸,而美國地緣政治專家則指出邊緣地帶理論。

誰控制了邊緣地帶,誰就控制歐亞大陸。誰控制歐亞大陸,誰就掌控了世界。

無論是世界島理論還是邊緣地帶理論,都共同指出了只有控制歐亞大陸,才能控制控制世界。只不過世界島理論是以歐亞大陸的陸上通道來看的,而邊緣地帶則是以歐亞大陸的海上通道來看的。

但是無論哪一種看法,都共同指出了歐亞大陸是世界的中心,世界島的概念著眼於歐亞大陸的內部交流,而邊緣地帶理論著眼於歐亞大陸的外部交流。

世界島的概念尚未成型,但是已經初見它的威力。為何說世界島概念尚未成型呢?因為世界島面臨兩個問題,也是陸上通道的兩個問題。第一交通問題,至少在20世紀以前人類沒有足夠好的交通工具來貫穿整個歐亞大陸。第二,是政治原因,歐洲大陸各個國家的地緣政治決定了一路上不可能暢通無阻。


到如今人類至少已經解決了交通問題,最難解決永遠都是政治問題。歐盟的成立主要功能解決商貿問題,現在世界各國的各種自由貿易區也是對解決這種問題的嘗試。隨著各種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也是在逐步大破這種障礙,如果能夠成型,世界島的概念才真正成型。到那時候,陸權將會變得更加重要。

實際上,海權最初是人類不得已的選擇,它最初的衰落也是源於地緣政治問題,例如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如果解決了這些問題,陸權時代可能會重新迴歸,即便不能成為主導,最少也可以與海權分庭抗禮。


漁耕樵讀


最終人是要上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