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務“開綠燈” 破除難點“摘紅燈” ——疫情下的龍江醫保

防控疫情是責任,保障民生是擔當。過去近兩個月的時間裡,黑龍江省醫療保障局瞄準百姓迫切需求,創新開展了“八個辦”“智能語音推送”“身份證結算”“擴定點”“長處方”“導航購”“個人賬戶購買防疫物品”等惠民便民舉措30餘項。通過為民服務“開綠燈”、“摘紅燈”,有效拓展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效能,密織民眾安全網,夯實社會穩定器。

解好難題:“八個辦”服務不斷線

“當時我還真是急需用錢。”在黑龍江參保的張建,受疫情影響被隔離在北京市,在北京不菲的醫療花費該如何報銷?這讓張建犯了難。

2月19日,無奈的張建撥通了單位醫保代辦員發來的省醫保局的業務諮詢熱線,“寄過去,就行了!”得知可以“不見面”辦理醫保報銷的張建馬上叫了快遞,把票據悉數寄出。

“我們收到票據後,24小時之內參保患者就會收到這筆款項。”黑龍江省醫療保障服務中心高凱介紹道。2月23日,張建在北京市朝陽區中西醫結合急診搶救中心花費的14112元,便按報銷比例悉數打到了他的賬戶上。

疫情期間,患者出行受阻,為解決這一問題,黑龍江省醫療保障局第一時間推出“八個辦”——在全省實行“網上辦、手機辦、電話辦、及時辦、延期辦、長處方辦、遠程辦、放心辦”。截止3月23日,黑龍江省醫保經辦業務“不見面”辦理及諮詢佔比達98.27%,現場辦理佔比僅為1.73%。“我們公佈了省、市、縣醫療保障部門的229個服務熱線,保證醫保業務24小時不斷線。”高凱說,像張建一樣滯留外地的參保人員,也可以選擇在疫情結束後,返回參保地,持相關票據按規定進行手工報銷。

需求導向:“擴定點”“長處方”民生無小事

“過去主要是在門診,但現在受疫情影響,老百姓不敢去。”黑龍江省醫療保障局二級巡視員張冰琦介紹,疫情期間,出行便有感染風險,門診慢性病和門診特殊治療患者(以下分別簡稱“慢病患者”和“特治患者”)急需更靈活便捷的就醫購藥渠道,通過定點醫院和定點零售藥店“雙通道”購藥的需求也愈發迫切。

“以前在松北區沒有定點藥店,現在好了,家門口就有了。”在哈爾濱市松北區寶豐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潤福店,慢病患者王女士拿著職工醫療保險處方箋,剛剛開了兩個月用量的藥,還順便用醫保卡買了些酒精,“大夫開一次處方,能管3個月,不用冒著疫情老往醫院跑了!”大娘一臉開心地說道。

“疫情期間全省新增了近二百家慢性病和特殊用藥定點藥店。”張冰琦解釋到,為了方便門診慢病患者、特治患者的購藥需求,黑龍江省醫保局將門診慢性病、門診特殊治療處方用藥量延長至3個月,同時,進一步擴大門診慢性病、特治定點零售藥店的範圍,部分市(地)還實現了門診慢病、特治定點零售藥店從無到有的突破。

“幾天前,我們還實現了定點藥店電子地圖管理。”張冰琦一邊說一邊拿出手機。掃描一張海報上的二維碼後,各地區慢性病、特治藥店在區域地圖上的位置,都直觀地出現在屏幕上。“希望通過電子地圖,能更快速地讓參保人員找到最近的門診慢性病、門診特殊治療定點藥店,方便購藥。”張冰琦說。

靠前保障:“預付資金”讓救治及時有力

“有了政策的保障,資金的支持,我們感到心裡特別‘有底’。”黑龍江省結核病防治院黨委書記藺剛表示,患者在隔離後往往出於考慮費用等問題出現顧慮和焦慮情緒,醫療機構也因突發事件擔心救治費用的承擔問題。在黑龍江省醫保局主動了解情況,現場解讀政策後,患者情緒穩定,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我們能更放心地去救治了。”

“疫情發生後,我們第一時間對接、調研醫療機構,1月20日就明確了任務分工。”黑龍江省醫療保障服務中心負責人梁秀坤錶示,為有效應對疫情,醫保局推出了“專項預付、專項保障、專項服務、專項信息報送、專項防護”五個專項行動,切實減輕醫療機構的墊付資金壓力,並及時調整醫保信息系統,將符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的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臨時性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

“這些都是為了卸下醫療機構救治患者的‘資金包袱’!”梁秀坤介紹,為了確保患者不因“醫保費用問題”而得不到定點救治醫院的及時救治,黑龍江省醫療保障局要求各級醫保經辦機構與承擔救治任務的定點醫療機構做到及時足額結算醫保費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費用是單列預算的,不納入醫院總額預算控制指標,從而確保患者救治不受醫保總額預算管理規定的限制和影響。”梁秀坤解釋到。

截至3月24日,全省醫療保障系統通過資金專項預付,已向醫療機構預付資金4.98億元。近期,又針對受疫情影響醫療機構普遍資金週轉困難的問題,將對所有醫保協議定點醫療機構提前預付1個月的醫保基金,總額近3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