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薩達姆的“摯友”,薩達姆死後,他無視美國威脅幫其養活妻女

+關係

"沒有我的伊拉克將一文不值",這是站在美國政治法庭上接受審判的薩達姆說的話。薩達姆是現代戰爭的參與者,也是戰敗者。

他並非一無是處,在他執政的伊拉克年代中,任何一個婦女遭到欺辱,第二天都會出現在監獄裡,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

這句話是說給法官聽的,也是說給整個美國聽的。但畢竟成王敗寇,戰敗的人說的話沒有人會聽,於是美國當即處死薩達姆。

薩達姆死後,原本的親信走的走,叛變的叛變,只剩下一位。他是薩達姆的"摯友",他無視美國威脅幫其養活妻女,他是誰?他和薩達姆什麼關係呢?

成王敗寇

1937年,薩達姆出生在伊拉克的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中,靠叔父的撫養長大。1953年,十六歲的薩達姆從中學畢業後,聽從家人的安排選擇成為了一名軍人。

當時的他明白,如果從一名無名士兵開始做起,一輩子都只能做士兵,做最高級的奴才。

他是薩達姆的“摯友”,薩達姆死後,他無視美國威脅幫其養活妻女

於是在1953年的秋天,薩達姆參加了軍事學院巴格達陸軍學院的筆試。1954年的三月,十七歲的薩達姆正式成為了一名軍人。

巴格達陸軍學院像極了中國的黃埔軍校,伊拉克把它當做一個低調的輸送軍事人才的地方。它是伊拉克的軍事孵化基地,也讓薩達姆這類對於軍事痴迷的小孩子心馳神往。

但薩達姆在錄取之前並沒有參觀學校,因為進去參觀需要經歷重重的關卡,而薩達姆並沒有管這些約束。

得知被錄取的當天,薩達姆就違反了規定。他從體育場後牆翻了過去,一道道牆,一扇扇門檻都闖過去,在地上匍匐前進,最終欣賞到了自己心中的聖地。

他是薩達姆的“摯友”,薩達姆死後,他無視美國威脅幫其養活妻女

薩達姆的"瘋狂"來自於夢想得以實現的激動與對國家的忠誠,只不過當時年紀還小的薩達姆沒有意識到自己後面的那一點。

1956年薩達姆加入反對英國統治的組織阿拉伯復興黨,此後幾年在黨內地位迅速提升,最後擔任副書記的職務。

1963年,伊拉克復興黨發起政變,薩達姆回到伊拉克擔任領導機構成員。在位期間薩達姆多次舉報貪汙現象,幾次遭遇暗殺未成功。

1967年越獄,此時的薩達姆通過在獄中的運作已經成為復興黨的副領袖,二把手。1979年正式成為了伊拉克的總統。

2003年美國幾十天的時間就把伊拉克的軍隊打散,薩達姆開始了漫長的逃亡之路。美國為了抓住薩達姆開啟了兩千四百萬美元的通緝令,最終抓到了薩達姆,對他進行了處決。

他是薩達姆的“摯友”,薩達姆死後,他無視美國威脅幫其養活妻女


說到薩達姆是如何被抓的原因也是辛酸,本來藏匿於世界各地,薩達姆都沒有讓美國人找到一絲痕跡,卻被自己的保鏢出賣了。

保鏢為了懸賞金將薩達姆的位置告訴了美國,最終把薩達姆從小地洞中薅了出來。

一位六十多歲的國家元首被士兵按在地上也是辛酸,同樣這個保鏢也沒有拿到夢寐以求的賞金。

學校中的死黨

去世之後妻女被一個叫阿卜杜拉二世·本·侯賽因保護起來。他與薩達姆是在軍事學院的室友,當時的阿卜杜拉是比薩達姆大兩屆的學長。兩人關係好到畢業數十年見面依然能夠談笑風生,喝酒敘舊。

一開始薩達姆連學校的路都走不清,甚至連寢室到教學樓都會走丟。於是薩達姆找到了阿卜杜拉,兩人結伴而行,雖然是高兩年級的學長,但兩人相處的極其融洽。

當時的薩達姆空有一身抱負卻無處施展,但在學校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寄託---禮堂中的一架黑色鋼琴。

小時候的薩達姆被父母逼迫學習手風琴,但薩達姆並不喜歡手風琴,也不願意去上課,父親對此很生氣,甚至有次毒打了他。

也正是父親對他的嚴厲毒打,激發了薩達姆身上的音樂天賦,在後來執掌伊拉克政府時總會讓樂隊奏樂,自己擔任樂隊指揮。

當薩達姆第一次見到鋼琴時,他就迷上了這黑白相間的精靈,每當它發出聲響,薩達姆的內心就跟著跳動。

可是熱愛是熱愛,薩達姆的技術卻不嫻熟,他的左手完全不懂得怎麼彈鋼琴。有次禮堂來了些演奏鋼琴的學生,看到薩達姆僵硬的左手,大聲的嘲笑他們。

這時的薩達姆已經不是剛剛入學時靦腆,不敢說話的薩達姆了。他身上勇敢的一面顯露了出來,狠狠的打了這幫學生,這些侮辱他的學生每一個都是鼻青臉腫的離開了禮堂。

也是因為這樣,學校想開除薩達姆,這時他的朋友阿卜杜拉二世·本·侯賽因站了出來。

當時阿卜杜拉聽說薩達姆打人了,立刻前往學校管理處,做了個讓薩達姆一生難忘的舉動。薩達姆後來回憶說:"如果不是阿卜杜拉我就被開除了"。

當時軍校有個規定是某位學生犯錯,另一位學生可以選擇承擔後果,意在培養隊伍的整體感。不過很少有人願意這麼做,但阿卜杜拉願意。

薩達姆發現自己的懲罰解除了十分開心,而阿卜杜拉也不願意告訴薩達姆是自己抗下的,怕薩達姆的自尊心受傷。

阿卜杜拉受罰大不了可以回去繼承約旦的皇室地位,而薩達姆出身貧寒,受到懲罰就是萬劫不復。

仗義的朋友

薩達姆死後的一家妻小怎麼活下去是個問題,周圍的同黨全部選擇躲避,這是阿卜杜拉伸出了援手,只有這位約旦的國王敢於與美國站在對立面。

他雖然沒有實力能與美國硬碰硬,但是有著這麼股為朋友犧牲的精神已經是可歌可泣的了。當時美國想要抓住薩達姆的家屬,試圖要阿卜杜拉放人,但是阿卜杜拉拒絕了。

後來美國從各個方面對約旦施壓,阿卜杜拉也是沒有鬆口,因為這些家屬都是女人,做不了大威脅。

現在這九個人就住在約旦國王的皇宮裡,出入門上下學都有專門接送,有保鏢跟隨,這些保鏢都是真槍實彈的保護著他們。對待朋友能做到這種地步也是仁至義盡,世間罕見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