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楊姓故事:“一腹三翰林”文脈昌盛 “廣和德義”家風傳千年

“一腹三翰林”文脈昌盛 “廣和德義”家風傳千年

2015-07-16 08:40:56 來源:南方日報

位於梅州市城郊東廂村百祖崗的千年古墓——廣東楊氏始祖楊雲岫之墓。千百年來,楊氏後人秉承崇文重教、清正廉潔、衛國保疆家風,歷朝人才輩出、科甲聯翩,將相齊輝。肖文評:楊氏以“四知堂”為堂號,典出《後漢書》所載的東漢名臣楊震深夜卻金故事,講的是為官拒禮拒賄的高尚風範故事。

  核心提示

  楊姓乃中國大姓,隋朝國姓,歷史源遠流長。相傳楊氏的始祖之一是楊杼公,周武王姬發之孫,叔虞次子,晉侯燮父之弟。晉武公(叔虞十一世孫)時,封次子於楊,稱楊侯,是為楊姓人的受姓始祖。3000多年,滄海桑田,楊氏繁衍盛茂。據瞭解,目前世界上有楊姓人口近8000萬。

  1200多年前,杼公六十四世大始祖雲岫(聳)公在梅州開基,其乃廣東楊氏始祖。1000多年來,雲岫公系繁房茂,而今後人近800萬,其裔孫遍及粵、閩、贛、桂、湘、川、浙、雲、貴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地區和東南亞、歐美等國家。

  楊雲岫後裔自700多年前開始,逐漸由梅州散枝至揭陽、惠州、汕頭、湛江、茂名等地。如今在廣東的楊氏有300多萬,其中粵西地區僅湛江就有100多萬。

  歷史長河滔滔不息,朝代更迭,盛衰變幻,但楊氏愈加昌盛,何故?

  楊氏祖輩三十五世震公博覽明經,為官清廉,深得百姓信賴。一次路經昌邑縣,縣令王密為感謝震公舉薦之恩,在夜裡帶著黃金準備贈送給楊震。楊震堅決不受,並嚴厲地斥責了王密。楊震神情嚴肅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麼可以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聽了,便非常羞愧地謝罪走了。震公夜暮卻金,為後世敬仰。自此楊震“四知”廣為傳誦。楊氏亦由此取為堂號,世代繼承。楊氏堂號“四知堂”——“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正是楊氏愈盛之重要緣由。

  千百年來,楊氏後人秉承崇文重教、清正廉潔、衛國保疆家風,歷朝人才輩出、科甲聯翩,將相齊輝。在梅州大埔百侯鎮,楊士薰家族“父子進士”、“三世科甲”、“兄弟七進士”、“一腹三翰林”的佳話流傳至今。近日,南方日報記者前往廣東楊氏開基祖之地梅州,一探楊氏先賢遺風及其後人傳承以及相關文化遺蹤。

  賢史才德,仁義千年頌

  在梅州市楊氏宗親會常務副會長楊元安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梅州市城郊東廂村百祖崗,只見兩座古墓並連排在一起並且形狀相同,古墓前有一口池塘,微風輕拂,水面波光粼粼。這兩座古墓至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其中一座為楊氏梅州始祖楊雲岫之墓,另一座是北宋初年曾敕封為護國大法師的定光古佛之墓。

  據《楊氏族譜》記載,楊雲岫生於唐中和辛丑年(公元881年),宋太祖賜進士,敕封朝議大夫,歷官至都御史。楊雲岫為人廉慎,厚重簡默,才德兼優,存心仁愛,孝行惇篤,樂善好施,人稱賢史。雲岫公自江西廬陵仕粵寓梅,946年在梅州江南筑室開基。卒於北宋乾德元年(83壽)。原葬於福建武平南巖,乾德二年定光古佛雲遊,觀其葬所,遂欲建庵,乃為相土,遷葬回梅州。

  1000多年來,雖經戰亂災荒,朝代更迭,百祖崗的這兩座古墓仍完整無損,尤其是墓前大水塘千年不枯,成為一大奇觀。1978年,這兩座古墓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岫公之墓易葬於東廂村後,先後經過了多次重修。”楊元安說,尤其是1986年,旅港惠陽籍楊氏裔孫楊釗先生獻資重修後,吸引了越來越多海內外楊氏後人前來尋根拜祖,延宗續脈,完善族譜。

  文脈傳承:崇文重教,古鎮出百侯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大埔百侯鎮是一個有六七百年曆史的古鎮,該鎮現有人口3萬多,其中楊姓人口最多。百侯舊稱“白侯”,康熙二十七年(1688)改為“百侯”,取的是多出文侯、人才之意。百侯鎮歷代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尤以楊氏家族最為出眾。

  穿過古鎮蜿蜒曲折宛如迷宮般的鵝卵石路,一棟氣勢恢宏的明清建築“通議大夫第”映入眼簾。“通議大夫第”為清朝陝西按察使、翰林楊纘緒故居,建於清乾隆年間(1750),為三堂四橫九廳十八井客家府第式建築,雕樑畫棟,工藝精緻。2009年,“通議大夫第”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清朝初年,百侯翰林、雲岫公二十二世孫楊之徐,娶大埔茶陽饒氏女為妻,生下兒子纘緒、留緒、駿緒,兄弟三人先後皆中了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名聞遐邇。百侯楊氏祖祠延慶堂理事會副會長楊偉森說,一個母親生了三個翰林,這在當時極為罕見,因此在民間就有了“隔河兩宰相,十里九狀元,還不及我一腹三翰院”的故事,並流傳至今。

  難能可貴的是,楊纘緒子侄一輩也繼承父輩榮耀,七個子侄同榜登科,“兄弟七進士”。“楊氏家族人才輩出主要源自其優良的家風。”楊偉森說,楊氏家族歷來崇文重教,“在建築‘通議大夫第’時,楊纘緒特地在房屋左側30米處建了一座蘭臺書室,以供子孫讀書學習”,明清時期至今,百侯楊氏書香文脈延綿不斷,及至近現代,中國當代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培新、中科院院士楊文彩等,皆為楊纘緒後裔。

  與“通議大夫第”相隔不遠的“百忍樓”,在百侯鎮侯南村星羅棋佈的特色民居中雖然不算起眼,但卻深受當地人敬仰。“百忍樓”為百侯楊家十四世祖楊宗耀所建。近代以來,“百忍樓”走出了300多名將軍、院士、教授、工程師、企業家和幹部。楊家文風鼎盛境況可見一斑。

  楊偉森介紹說,乾隆年間,楊宗耀原是靠挑擔為生的貧困青年,一次在挑擔時拾獲一支兩尺長的金菸斗。見東西貴重,楊宗耀苦等失主,最終交還金菸斗。失主是來自潮州的油行富翁,看到楊宗耀忠厚老實,不貪非分之財,便資助他辦油廠。楊宗耀發家致富後建起“百忍樓”,以百忍精神教育子孫要謙恭禮讓、勤讀詩書、凡事以和為貴。

  走進百忍樓,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樓內專門開闢了百忍樓紀念室,裡面有百忍精神歷史、百忍歌、百忍文化解讀等內容的展示。

  在百忍樓後人看來,“忍”不是懦弱、膽怯,而是修身、立命、成事、生財的基礎。舊時,百侯圩鎮有“無廣不成街”的美談。“廣”,便是從百忍樓走出的子孫後代。據資料記載,楊宗耀子孫所辦實業都與“廣、和、德、義”有關,如廣成、廣信、廣合興、和記、德記、義隆、貴和等商號,一脈相承地體現以和為貴、廣結友誼、艱苦奮鬥的百忍精神。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出門少和別人鬥氣,待人寬宏大量,做事要刻苦堅忍。”楊宗耀第二十二世孫楊元璋說,“百忍全家福,家和萬事興”的百忍精神,成為百忍樓子孫共同的精神財富,刻苦學習、艱苦創業、與人為善也成為百忍樓後人的立身之本。如今,從百忍樓走出的楊宗耀後人大概有2000人,其中不乏將軍、院士、教授、工程師、企業家等。

  張紅梅表示,百侯人在科舉中表現顯赫並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清末民國初,百侯各房姓均有學堂、私塾、書院,如百侯幼兒園於1933年開辦,是全國最早創辦的3所幼兒園之一,百侯中心小學也有100多年的歷史,由此可見百侯文化底蘊之深厚,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如此稱頌“文化為公,百侯精神”。

  百侯中學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全國“生活教育”理論四大基地之一,有“北有曉莊,南有百侯”的美譽。1985年,百侯中學被省教育廳列為“廣東省陶行知教育思想實踐基地”。

  走進百侯中學,一座古香古色的禮堂“行知禮堂”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據吳文新介紹,“行知禮堂”建於1933年,當時,百侯中學創始人楊德昭為迎接以陶行知為首的教師一行前來實踐“生活教育”理論,特籌措資金新建了一棟教學綜合樓即“行知禮堂”,該綜合樓集教室、禮堂、辦公於一體。上世紀30年代至80年代初,該大樓一直是學校主體教學樓。秉承著“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等優秀的教育理念,百年來,百侯中學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革命和建設人才。

  民間紀念:修祠建園,揚先賢家風

  據梅州市楊氏宗親會會長楊足賢介紹,近年來,為了更好地保護千年歷史文化古蹟,弘揚楊氏家族文化,傳承“清正廉潔”的優良家風,繼承和發揚流傳幾千年的楊氏衛國愛民、匡扶正氣、科教興國的優秀傳統,梅州市楊氏宗親會以“楊姓始祖墓”、“定光古佛玉甲墓”兩座千年古墓為中心,在東廂村規劃建設了楊家祠公園。

  楊家祠公園佔地面積46畝,公園內眾多景觀花木、景觀花帶與亭臺樓閣相得益彰,其中最新建成的兩座涼亭“狀元亭”、“將軍亭”,為公園增添了濃郁的文化氣息。

  “我們建‘狀元亭’主要是為傳承楊氏崇文重教家風,激勵楊氏後輩努力進取。”楊足賢說,自雲岫公在梅州開基以來,崇文重教之風一代更盛一代,在其直脈裔中自宋至清代有99人榮中進士,其中狀元兩名。另據不完全統計,現有中科院院士3名。

  楊氏宗祠公園內另一邊,“將軍亭”與“狀元亭”遙相呼應。千百年來,楊氏家族秉承著家國至上的精神,歷代湧現眾多英豪才俊。據楊氏族譜所載,在雲岫公脈系中,“開國三將軍”楊成武、楊勇、楊得志為其第三十七、三十八世孫。據統計,辛亥革命至現在,楊雲岫後裔中有將軍100多人。

  如今,楊家祠公園已經成為當地人休閒的去處,以及海內外楊氏後裔尋根謁祖的地方。“自2013年楊家祠公園建成後,我們每年都接待數萬楊氏後人前來尋根問祖。”楊足賢說,一般是每年的秋季,各地的楊氏後人就紛紛前來拜祭先祖。目前,楊家祠公園還在繼續完善相關設施建設,打造文化教育、愛國主義、廉政教育基地。

  百侯鎮延慶堂是百侯楊氏祖祠,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迄今已有600多年曆史,幾經滄桑依然屹立不倒。2007年,百侯鎮對延慶堂進行了全新修葺,並於2008年修葺完成重新開放。

  每年的正月,楊氏家族都會在延慶堂舉行盛大的祭祀先祖儀式,四面八方的楊氏後人都會趕到這裡,期間還有鯉魚燈舞和其他民間藝術活動。百侯宗祠文化展覽館,圖文並茂,展示中國多彩的宗祠文化。百侯鎮鎮長吳文新說,目前,百侯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築有80多座,近年來,百侯鎮充分挖掘當地豐富的人文資源,打造文化旅遊景區,“如將楊纘緒故居佈設為進士館,將楊氏祖祠延慶堂布設為宗祠文化展覽館等,讓遊客在遊覽的同時對百侯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有更多的瞭解。”目前,當地政府已投入了7000多萬元對百侯的人文資源進行整合,以及改善周邊環境,完善旅遊基礎設施。2014年,百侯晉升為國家4A級景區,吸引了眾多遊客紛至沓來。

  專家訪談:楊氏家風對現代教育有借鑑作用

  ——訪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肖文評

  南方日報:楊氏取“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為堂號,這“四知”蘊含的是什麼精神實質?對楊氏後人帶來怎樣的影響?

  肖文評:楊氏以“四知堂”為堂號,典出《後漢書》所載的東漢名臣楊震深夜卻金故事,講的是為官拒禮拒賄的高尚風範故事。因而,後人稱楊震為“四知先生”或“四知太守”,弘農楊氏則將“四知”作為本族宗祠的堂號,敦勉後裔。

  “四知堂”的“四知”精神實質在於:一個有德行的人,必須時刻懷著敬畏之心,做到自律自警、慎獨慎微、暗室不欺。千百年來,楊震“四知”美德一直受到高度崇尚。

  百侯楊氏自清代以來科舉發達,出外為官者眾多,他們多能以楊震“四知”作為為官准則,謙讓清廉,求真務實,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上無愧於國家,下無愧於子孫,從而使楊氏家族數百年來繁衍昌盛,聲名遠揚,成為嶺南地區的名門望族。

  南方日報:百侯鎮楊士薰家族人才輩出,“父子進士”、“三世科甲”、“兄弟七進士”、“一腹三翰林”佳話流傳至今,您認為是什麼原因促成了楊氏及百侯甚至梅州人文鼎盛的局面?

  肖文評:在客家地區,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以興學為樂,以讀書為本,以文章為貴,以知識為榮,成為一種社會風氣,不少客家地區是有名的“文化之鄉”,直到今天,還保持這種尊師重教、重視知識、尊敬人才的優良傳統。

  客家地區崇文尚武成為社會風氣,主要與以下社會性因素密切相關:

  謀生需要。客家地區山多田少,生活困苦,人們的出路除外遷外,惟有讀書一條。正如清代咸豐三年(1853)蕉嶺縣黃釗所著《石窟一徵》雲:“蓋邑為山縣,無田可耕。除讀書之外,別無可作生計。”

  耕讀傳家。客家人自認為其先祖來自華夏文明昌盛的中原,繼承了“耕讀傳家”的歷史傳統。同時在粵東地區生活數百年後,至清初已積累到相當的基礎,形成了深厚的學術淵源和書香風氣。

  宗族重視。在現代教育興起前,客家人是用宗族教育來傳承文化的。客家人聚族而居,為了家族的興旺,傾力創辦族學,培養族中子弟,望其考科入選,金榜題名。在清末廢科舉後,宗族又成為興辦“新學”的主力。

  輿論勸學。由於崇文,所以勸學。傳統以來,在客家地區廣泛流傳著這樣的童謠:“蟾蜍羅,咯咯咯,唔讀書,冇老婆。山鵓鳩,咕咕咕,唔讀書,大番薯”,充分反映客家人從小就被灌輸崇文尚學的觀念。在人們喜聞樂見的民諺中,也蘊含著豐富的勸學內容:“耕田愛(要)養豬,養子愛讀書”、“家有千金,唔如藏書萬卷”等。

  華僑助學。由於生存資源短缺,近代以來大量客家人僑居海外謀生,梅州等地成為著名的“華僑之鄉”。他們為改變家鄉落後狀況,紛紛捐資舉辦“新學”。

  南方日報:對於大埔甚至梅州文化的發展,百侯楊氏家族文化具有哪些當代價值?

  肖文評:重視孝、悌的家族倫理觀念。百侯楊氏家族長期受傳統儒家文化和家族文化影響,對長輩要孝敬、對晚輩要友愛的倫理觀念,至今仍根深蒂固。每年尊祖敬宗的祭祖活動,仍是家族內最重要的活動。這對加強當代倫理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重視文教的傳統。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家要強盛,必須以發達的教育作為基礎。百侯楊氏家族重視文教,數百年來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對當代社會文化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愛家愛鄉的家國情懷。百侯人對家鄉感情深厚,無論遷居海外還是在國內其他城市,都時刻關注著家鄉。百侯鄉村的文教、社會發展和變遷,旅居在外的鄉人作出了重要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