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鄭交質後的鄭國爲什麼沒有擴充疆土變成大國?

無痕和瓦特

“周鄭交質”是春秋初期發生的一件事。“周”是指周王室,“鄭”是指鄭國,“交質”是周王室和鄭國互相交換人質。這件事發生在《左傳》的魯隱公三年,即周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

鄭國是西周後期受封的一個諸侯國,鄭國始封君是周厲王之子、周宣王的異母弟弟姬友,即鄭桓公。鄭桓公死於西周滅亡的犬戎之亂。周室東遷後的春秋時期,東周第一代周王就是周平王,平王以鄭桓公之子鄭武公為卿士,也就是執政大臣。鄭武公死後兒子姬寤生繼位,即春秋初期小霸一時的鄭莊公。

“周鄭交質”發生在鄭莊公執政時期,發生在“鄭伯克段於鄢”之後。翦除內亂的鄭莊公正在踏上自己的霸業之路。鄭莊公也一樣繼承了父親鄭武公的“平王卿士”的職位。作為執政大臣,鄭莊公有很大的權力,比如可以利用王師去討伐哪個鄭國有私怨想征伐的諸侯國。

“周鄭交質”的本質在於周天子的王權和諸侯國霸主的霸權的衝突。是王權衰落、霸權當道的表現,和土地的爭奪沒什麼太大關係。周平王希望以卿士為王權服務,而鄭莊公希望脅天子以令諸侯。周平王在鄭莊公之外又任命西虢國君虢公忌父同樣為卿士,分了鄭莊公的權力,並且平王偏重於虢公忌父才因此引起了鄭莊公的不滿。

按理說,如果周平王足夠有權威,任誰為卿士是王權範圍內的事,鄭莊公怎麼有權力干涉?問題是王權已經衰落到了面對鄭莊公的不滿,還要向他表白,說沒有這回事,表示沒有偏重虢公忌父。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周王室和鄭莊公雙方交換質子,周王子狐到鄭國為質,鄭公子忽到宗周為質。

周平王死了以後,周王室想專任虢公忌父為卿士,也就是想棄用鄭莊公。於是鄭國一氣之下又令祭足率兵到周王畿之內把溫地成熟的麥子還有成周的禾穀給搶收了。在天子眼皮底下搶糧食,從此以後周王室和鄭國徹底交惡。

從大背景來說,春秋時期的征伐主要目的不在搶奪土地,主要是為了建立自己的權威。有想法的諸侯國國君都希望做霸主,也就是能夠操縱諸侯國聽自己調遣,只把周王做擺設。所以想做霸主的諸侯會舉行會盟,也就是找自己的同盟,施行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以取地為目的。

從鄭莊公本來人說,似乎志向也不在無盡掠奪土地上。比如《左傳》裡有鄭伐許,攻下許城鄭莊公仍然把許國交給許國人來管理,自己只是派人監管,目的是控制權,而不是把許國城邑明目張膽據為己有。

說實話鄭國的處境也不容易。鄭武公時期鄭國遷到了河南新鄭,鄭莊公身在中原與宋國為世仇,難免於深陷諸侯的亂戰糾紛之中。就在周鄭交惡之後,宋國就會同陳國、蔡國、衛國還有魯國來幫忙的公子翬一起伐鄭,甚至攻破鄭國國都東門。鄭國的發展一來受到時代的社會思想限制,二來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所以小霸鄭莊公儘管已經全力經營,最終還是沒有機會和空間發展鄭國


沅汰歷史

“周鄭交質”發生在周平王死前不久,鄭國鄭莊公時期,此時的確是鄭國最為強盛的時期,然而鄭國為什麼沒有趁機擴充疆土變成大國呢?一是受限於周邊的形勢,無法有效發展;二是鄭莊公死後,鄭國迅速陷入內亂,國勢開始衰敗。

“周鄭交質”背景和過程

鄭國受封於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鄭地,伯爵,史稱鄭桓公。此時的鄭國只是周王朝的畿內諸侯。

西周末期,周氏衰微,加之西邊的戎狄威脅較大,鄭桓公在史伯的建議下,通過向虢、鄶兩國國君行賄,謀取向濟水、洛水、黃河、潁水之間遷國,謀取更安全的生存環境。

第二任君主鄭武公時期,周平王遷都洛陽,鄭武公於是也隨之將鄭國遷到了虢鄶兩國之間。第三任國君鄭莊公時期,則開始建都於鄭(新鄭)。

鄭武公、鄭莊公雖是諸侯,但同時也都擔任著周王室的大臣,於是他們藉助天子之名不斷兼併周邊虢(東虢)、鄶等小國,最終使得鄭國從畿內諸侯變成了畿外諸侯。

周王室東遷時,鄭國、晉國出力甚巨,不過由於晉國不久後分裂為晉和曲沃兩部分,內戰不斷,所以鄭國更被周王室所倚重。然而由於鄭國不斷侵吞周邊的許國等小國,並干涉宋、衛、魯等國,加之鄭武公、鄭莊公極為驕縱,對周平王也極為無禮,於是周平王便打算將其權力分出一部分交給虢國(西虢)。

鄭莊公知道後,於是責問周平王,周平王竭力否認,為了證明互相信任,於是便發生了“周鄭交質”事件。周平王的兒子狐在鄭國做人質,鄭莊公的兒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質。

周平王死後,周王室將權力交給了虢國,於是鄭國發兵攻取了周王室的土地,周王室和鄭國開始交惡,此戰也導致周王室顏面掃地。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
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左傳·隱公三年》)

鄭國為何沒有趁勢崛起

鄭莊公時期的鄭國,實質上已經成為了春秋初期的幾個大國之一,然而鄭國為何沒能趁勢崛起,而一躍成為諸侯大國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鄭國周邊形勢複雜。我們先來看看鄭國周邊的形勢,在鄭國的冬眠是魯、宋兩國,西北則是周、衛、晉三國,南方則是陳、蔡、楚、徐(許)等國,以及諸多姬姓、姜姓、偃姓、嬴姓等小國。這些國家的國力雖稍遜於鄭國,但實力也不容小覷,尤其是晉國、楚國簡直堪稱兩個巨無霸,鄭國其實向外發展的範圍有限。

2、鄭國衰敗速度太快。“周鄭交質”發生在周平王死前不久,也就是公元前720年左右。而在十幾年後的公元前701年,鄭莊公就去世了。鄭莊公死後,鄭國開始迅速陷入內亂。鄭昭公極為不久,權臣祭仲在公子突岳父雍氏逼迫下改立公子突為鄭國國君,是為鄭厲公,鄭昭公逃入衛國。不久後,鄭厲公又意圖令雍糾殺死祭仲。結果事情洩露,祭仲殺雍糾,迎鄭昭公復位。之後鄭昭公又被高渠彌射殺,又改立公子亹為君,是為鄭子亹。之後齊襄公又殺鄭子亹,而後公子嬰於陳被立為國君,是為鄭子嬰。不久後,齊國齊國攻鄭,鄭子嬰、祭仲和高渠彌等皆被殺,鄭厲公由邊邑入鄭,復位。

在鄭國不斷髮生內亂的情況下,周邊的諸國卻迅速崛起,南方楚國自立為王、齊桓公改革稱霸、晉國內亂也趨於平定,列強爭霸之下,鄭國被夾在中間成為了戰場,一度強大的鄭國就此迅速衰敗。


此後,鄭國一直被夾在幾大諸侯國之間再也未能崛起,一直依附於周邊幾個大國,亦成為各大國的爭奪戰場,內亂不止。最終在公元前375年,鄭國被韓國所滅。


香茗史館

鄭國經過莊公小霸卻曇花一現,最後甚至形成“鄭昭宋聾”的局面,在晉國和鄭國兩家之間反覆無常。為什麼鄭國霸業沒有持續下去呢?

第一,鄭國的起步較晚。鄭國是個新興諸侯,在西周末年才建立。東周初年,鄭武公、鄭莊公一度以天子之命號令諸侯,形成春秋小霸。但這主要是因為武公、莊公的才能卓越,並且利用到了天子殘餘的影響力。這使得鄭國在東周初年特別活躍,但不代表國力必然強於其他諸侯,所以鄭莊公會對楚國產生畏懼,鄭世子忽也會發出“齊大非偶”的感慨。

第二,鄭國的地緣不佳。鄭國位於今天河南新鄭一帶,處於中原腹部區域。在這樣的交通樞紐位置,在兩週之際變革時期是個優勢,因為可以迅速獲得各方面信息。所以鄭國在東周初一度強盛,征服了周邊不少小國。但是一旦四方諸侯崛起,中原就成為他們的必爭之地。於是,鄭國被齊、秦、晉、楚等大國夾在中間,首鼠兩端,朝秦暮楚。

第三,鄭國的內亂損耗。鄭國延續了西周的分封,尊尊親親,同姓貴族勢力較大。鄭莊公之後,四個兒子在卿大夫支持下先後即位,儘管最後在位的鄭厲公頗有手腕,但是不到幾年就病逝。鄭厲公的孫子鄭穆公後代有“七穆”,基本控制了鄭國的朝政。國君難以集權,國家實力分散。所以鄭國越來越弱,最後被新興的韓國滅亡。

感謝閱讀!


林屋公子

主要是條件不充足,主要由以下兩方面原因:

第一,鄭國地處中原,周邊強國林立,處在夾縫中。

鄭國雖然土地肥沃,屬於很好的地段,但是周圍諸國實力也都不弱。北面和西面是周、晉、衛等國,周王室的直轄領地,不能大規模攻取,而晉國也是大國,國土面積遠比鄭國更大,衛國在春秋初年實力也不容小覷;東面則是魯國和宋國兩個大國,魯國曾一度和齊國相抗衡,宋國在春秋初期也曾很強大;南面則是不斷兼併壯大的楚國,根本無力對抗。

所以,鄭國處在大國夾縫中生存,可供拓展的領土有限。



第二,鄭莊公之後鄭國內亂不止,開始衰弱。

鄭莊公之後,鄭國就陷入了不斷的內亂中,國力被嚴重的削弱,在這段時間裡,周邊的齊、晉、楚等國先後迅速崛起,成為春秋霸主,鄭國地處四戰之地,難逃戰亂,一度成為晉楚兩國交戰的現場,而鄭國又一直在晉楚之間搖擺,遭到打擊,難以再發展起來,成為弱小國家,最終在戰國時期被三晉之一的韓國攻滅。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


津城沐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