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過好你在家的「修行生活」?


如何過好你在家的「修行生活」?

探索內心世界,釋放負面能量!



在我們這一生中,呆在家裡的時間,其實是最多的,所以,學會把我們的“在家生活”變成“在家修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許多人呆在家中,其實真的很不開心,甚至都不願與家人溝通。我們內在許多負面的念頭會跑出來,許多比較悲觀的或是屬於雜念的部分,也常常會出現。

以許醫師自己為例,我很喜歡在院子裡除草。當我的身體在做一個拔草的動作的時候,其實我是在整理我的內心。有時候我在家裡,躺在沙發上面,泡一杯茶,看起來好像我什麼事情都不做,其實,我是在整理我的內心,我在和“我自己”在一起。

那麼,我想問問你,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沒有偶爾放下手邊的一切工作?如果這時候,你身邊也沒有家人要和你討論賬單、學業或考試情況,你可以安靜地獨處一會兒,就只是

很簡單地和你自己在一起,讓你自己的心呈現一個寧靜的狀態。


如何過好你在家的「修行生活」?


然後,你可以觀察你自己,看看你的內心可以跑出來多少東西。

有一次,我在帶領學員做靜坐的時候,有些學員會說:“天哪!如果沒有安靜地坐下來,竟然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的心是這麼的亂。”這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

如果沒有讓自己抽出一段時間,坐在那裡什麼都不動、什麼都不想,你真的還不知道,你的內心原來已經藏了這麼多的胡思亂想、煩惱、擔心、憂鬱和恐懼。因為你從來沒有好好地回過頭來,看看你這一顆心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所謂的“在家修行”,首先就是我們要學會回來觀照自己的心,看看自己的心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因為這個心是我們的意識心,意識心的最表層是“自我意識”,也就是最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打交道的那一部分,可是,這不代表全部的我們。

所以,當我們的自我意識逐漸放下自我和執著的時候,我們的自我意識就會開始回來看自己:“到底在我的內在,存在多少的負向的思維模式?從小到大,我到底累積了多少人生的負面經驗?而這些負面經驗,又是如何形成我的憂慮、恐懼、焦慮、擔心的人生觀?然後因著這些不自覺的負向的人生觀,我在內心又累積了多少負向的情緒和恐懼、擔心、擔憂、焦慮、恐慌的能量?”這都是我們平時要做的一個修行的功夫。


如何過好你在家的「修行生活」?


如果你沒有回來觀照你的心,等你把這些思想和感受帶入夢境的時候,那麼你的夢境常常會很可怕:也許你不是夢到被鬼追,就是夢到自己變成鬼,或是夢到考試答不出,或是上廁所找不到廁所……


那麼,這些噩夢是如何形成的呢?噩夢就是你把白天的負向思維方式和累積的負面情緒能量,帶到了夢裡面,這些負面能量就被“具象化”為夢中的“恐怖片”。


人們內在累積的思維方式和情感能量,會在許多個層面起作用。第一個層面,它也許會形成身體的疾病。如果一個人負面、痛苦、不快樂的時間過長,不管這個人痛苦和不快樂的原因是什麼,這個人的身體都會準備開始生病。因為疾病也是因為負向能量的累積而導致的。


第二個層面是,如果一個人積累了過多負向的思維方式和能量,也可能會投射出去,成為這個人遭遇到的不順利和不開心的事。那些生命中讓人痛苦委屈、命運糟糕的那些事件,其實也是被這個人的負向的心境、思維方式和情緒帶來的。


所以,所謂的“在家修行”,心境是一個先決條件,我們要先決定自己的心境,才能夠帶動我們的外境。


我們的思想和信念,不只影響到我們的夢境,也影響到我們身體的運作和遭遇的事件。家是我們修行的道場,好好回來觀照我們的內心,讓心境先改變,外境就會隨心而變!

作者|許添盛

摘自|有聲書《人生的幸福清單》


如何過好你在家的「修行生活」?

作者簡介:許添盛【臺灣】,世界知名心理學家暨精神科醫師,心靈動力學的創始人及全球傳播的使者,著作等身的心理學作家、慈善家、企業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