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历任汉中都督,除了魏延还有谁,都是蜀汉大将

刘备在赢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正式设立汉中都督区,首任汉中都督就是魏延。汉中都督是四大都督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汉中都督来说,之所以地位更重要,因为汉中是蜀汉的门户和咽喉。汉中一旦被对方攻占的话,那么,益州的防守优势将被严重削弱。历任汉中都督都是蜀汉最为顶尖的将领。 除了防守的任务之外,汉中还担负着北伐进攻曹魏的重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历任汉中都督都是谁。

蜀汉历任汉中都督,除了魏延还有谁,都是蜀汉大将

魏延

一、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

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淮。打算亲率兵马由子午道袭取关中,仿效韩信故事,与诸葛亮会师潼关,遭到谨慎的诸葛亮反对。魏延作战勇猛,性格孤傲,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魏延争斗落败,为马岱所追斩,夷灭三族。

蜀汉历任汉中都督,除了魏延还有谁,都是蜀汉大将

吴懿

二、吴懿(?-237年),字子远。兖州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外戚,蜀汉穆皇后吴氏的兄长。

吴懿初随刘焉入蜀,刘璋时任中郎将。刘备进攻刘璋,吴懿归降刘备,历任讨逆将军、护军、关中都督。后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并与魏延在阳溪大破魏将郭淮、费曜,升任左将军,进封高阳乡侯。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吴懿受命为汉中都督,出镇蜀汉军事重镇汉中郡,并迁任车骑将军,授予节符,领雍州刺史,进封济阳侯。 建兴十五年(237年)去世。

蜀汉历任汉中都督,除了魏延还有谁,都是蜀汉大将

王平

三、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人,籍贯益州。三国时期蜀汉后期将领。

原属曹操,曹操与刘备争汉中,得以投降刘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守汉中,兼任汉中太守。建兴十五年(公元237年),进封安汉侯,代替吴懿督汉中。延熙六年(公元243年),任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领汉中。之后曹爽率领十万大军攻汉中时,被王平所击退,受封安汉侯。

蜀汉历任汉中都督,除了魏延还有谁,都是蜀汉大将

胡济

四、胡济,字伟度,生卒年不详,荆州义阳郡(治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

曾任蜀汉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数有良谏。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逝世,胡济被任命为中典军,并受封成阳亭侯。后升为中监军、前将军。公元248年(延熙十一年),蜀汉镇北大将军、汉中都督王平逝世。蜀汉朝廷以胡济继王平为汉中都督,授予节符,遥领兖州刺史。此后胡济又升任为镇西大将军。之后胡济升任右骠骑将军。公元258年(景耀元年),大将军姜维提出新的汉中防御策略。胡济于是与监军王含、护军蒋斌加入到姜维汉中诸围的部属,分驻于汉寿、乐城与汉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