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扒肉源於什麼典故?鍋包肉誰起的名字?四喜丸子為什麼用四個

1、提起張飛,無人不知,絡腮鬍子,凶神惡煞,桃園三結義結拜劉備關羽兩位哥哥。張飛可謂是家喻戶曉,英勇善戰,那麼“張飛扒肉”和張飛有什麼關係?

2、鍋包肉想必是一道非常有名的東北菜,很多人都說是外國人起的名字,真的是這樣嗎?

3、四喜丸子為什麼只有四個?

4、其實你也吃過得莫利燉魚,只是你不知道。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介紹“張飛扒肉”、“鍋包肉”、“四喜丸子”、“得莫利燉魚”。

張飛扒肉是一道非常有名的東北特色菜,主料是豬肉經過20多味食材烹製而成,瘦肉“不柴”,肥肉“不膩”,在冰城是一道家喻戶曉的美食。

張飛扒肉源於什麼典故?鍋包肉誰起的名字?四喜丸子為什麼用四個

張飛扒肉

張飛扒肉

很多人聽到這道菜名,估計都會和張飛聯繫在一起,是不是張飛發明的?而且網上流傳了很多張飛扒肉的故事,張飛母親祖傳的手藝,因為好吃,後來被廣為流傳,起名為張飛扒肉。還有人說是劉備宴家中請張飛,劉備夫人親手做了一道扒肉,因為張飛特喜歡,吃相古怪,惹得劉備鬨堂大笑,後改名為張飛扒肉。

那麼今天老鄉就告訴你一個準確的答案,其實張飛扒肉和張飛一點關係都沒有,就是一個有著百年老字號的扒肉店。一直營業到今天,像這樣的老店,在哈爾濱道外有好多家,在哈爾濱道外小吃特別有名,有很多人慕名而來就是專門吃老道外的美食的。

張飛扒肉源於什麼典故?鍋包肉誰起的名字?四喜丸子為什麼用四個

鍋包肉

鍋包肉

鍋包肉是哈爾濱最為有名的一道特色菜,遠近聞名,深受歡迎,不僅味道、賣相都是極佳。

這道菜原名“鍋爆肉”,光緒年間哈爾濱道臺府,府尹大人杜學贏府上的廚師鄭興文之手。成菜後,色澤金黃,口味酸甜。

鍋包肉是為適應外賓口味,把鹹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餚。通常將豬裡脊肉切片醃入味,包裹澱粉,兩次下鍋炸至金黃色撈起,再下鍋拌炒勾芡即成。

創始人鄭興文

鄭興文是旗人,6歲隨父到京,逐漸對廚藝感興趣,後拜淮陽菜傳人陳才保(音)為師。 1907年,鄭興文到哈爾濱濱江道衙門當官廚,給道臺杜學瀛料理膳食。府裡經常會宴請外賓,尤其是蘇聯人。由於蘇聯人喜歡吃甜酸口味。府內命令廚師變換菜餚口味。鄭興文就把原來鹹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餚,起名叫“鍋爆肉”,俄羅斯人發“爆”音為包,時間一長,“鍋爆肉”就演變成為“鍋包肉”。

所有好多流傳說“鍋包肉”是俄羅斯人取的名字。

張飛扒肉源於什麼典故?鍋包肉誰起的名字?四喜丸子為什麼用四個

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和獅子頭長相十分酷似,而且做法也有相同之處,不過只是四喜丸子限用四個肉丸,而獅子頭就沒有這個侷限。

四喜丸子是經典的中國傳統名菜之一,屬於魯菜菜系。由四個色、香、味俱佳的肉丸組成,寓人生福、祿、壽、喜四大喜事。常用於喜宴、壽宴等宴席中的壓軸菜,以取其吉祥之意。

其實四喜丸子也是有故事的一道菜。

據傳,此菜創於唐朝。因朝廷開科考試,各地學子紛紛湧至京城,其中就有張九齡。結果出來,衣著寒酸的張九齡中得頭榜,皇帝賞識張九齡的才智,便將他招為駙馬。當時張九齡的家鄉正遭水災,父母背井離鄉,不知音信。舉行婚禮那天,張九齡正巧得知父母的下落,便派人將父母接到京城。喜上加喜,張九齡讓廚師烹製一道吉祥的菜餚,以示慶賀。菜端上來一看,是四個炸透蒸熟並澆以湯汁的大丸子。張九齡詢問菜的含意,聰明的廚師答道:“此菜為‘四圓’。一喜,老爺頭榜題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龍快婿;四喜,閤家團圓。”張九齡聽了哈哈大笑,連連稱讚,說:“‘四圓’不如‘四喜’響亮好聽,乾脆叫它‘四喜丸’吧。”從那以後,逢有結婚等重大喜慶之事,宴席上必備此菜。

其實四喜丸子的做法也有多種,但是在口感和食材方面大致可分為兩種,油炸和非油炸,有整蛋和非整蛋的。第一次吃四喜丸子還是小時候,親屬家的姐姐結婚,在宴席上吃的四喜丸子,但是當時不知道菜叫什麼名字,農村人沒見過世面的樣子,哈哈,大了以後才回憶到,那個時候吃的就是四喜丸子,而且還是有整蛋的那種。

張飛扒肉源於什麼典故?鍋包肉誰起的名字?四喜丸子為什麼用四個

得莫利燉魚

得莫利燉魚

估計在東北的很多人都烏龍的吃過“得莫利燉魚”,燉魚在東北是很常見的一道家常菜,偶爾大家會配上豆腐、粉條、蘑菇、白菜或者五花肉,尤其這幾年東北燉餐館很流行,大鍋燉的魚裡放的配菜也是各有千秋,其不知這種燉法就是“得莫利”燉法。

得莫利燉魚是東北特色菜。得莫利燉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得莫利”一詞是俄羅斯語的音譯,是黑龍江省方正縣伊漢通鄉的得莫利村。由於這個村北靠松花江,這裡的村民主要靠打魚來維持生計,得莫利燉魚是村裡的特色菜餚。

朋友們是不是聽我簡單介紹得莫利燉魚後,就有種吃的慾望了,那麼我下期專門為大家介紹下得莫利燉魚的做法。

大家好,我是老鄉滋味創作者周小亮,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

2020年3月5日“潮點美食”正式更名“老鄉滋味”,希望大家體會家鄉人、家鄉事兒和家鄉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