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新發現一位武進士

李平川 品讀延津


筆者在《縉紳全書》中發現一位延津籍的御前侍衛裴待時,不知道此人的來頭。便去查找《延津縣誌》等地方文獻,沒有找到此人的資料。不知道他與小潭的裴武轄有何淵源?


新鄉故事:歷史鉤沉 | 延津新發現一位武進士


我也曾經打聽過小潭的裴生藝、裴謹先、裴超傑、李玉璽等人。只聽說過裴武轄很有名氣,武功高強,曾經有“120斤大刀”和“御前侍衛”立匾,其刀和匾今已不存,但他們連裴武轄的名字都說不上來。更遺憾的是縣誌沒有記載,小潭裴氏也沒有家譜記載,要想查找到裴武轄的資料猶如大海撈針。


新鄉故事:歷史鉤沉 | 延津新發現一位武進士


令人欣慰的是,在2019年7月查閱《縉紳全書》時發現一段記錄:“二等侍衛加一級,裴待時,河南延津縣人,庚辰。”到這裡還不能確定裴武轄與裴待時的關係,還需要進一步查找資料。又通過對照小潭出土的裴濟時墓誌記載,其兄弟三人即:裴順時、裴濟時、裴遇時。從而可以確定小潭的裴武轄就是裴待時了。他們幾人應該是平輩關係,但不知道他們的世系親疏。


新鄉故事:歷史鉤沉 | 延津新發現一位武進士


2020年1月,又查找到《光緒朝上諭檔》記載:光緒六年(1880)十月初四日奉旨:“此次武殿試一甲第一名黃培松著授為頭等侍衛;一甲第二名周增祥、第三名景元均著授為二等侍衛;二甲殷攀龍、遊萬昆、裴待時、趙萬忠、馬廷襄、林鴻鈞、於金聲、劉輯、郭春藻、郭鍾秀、李德英、金鳳歧、王安國、餘藻、李祥麟均著授為三等侍衛。......”得知裴待時為“光緒六年(1880年)庚辰科武進士,第二甲三名。初授三等御前侍衛(正五品)。”


新鄉故事:歷史鉤沉 | 延津新發現一位武進士


《縉紳全書》御前侍衛.記載:光緒七年(1881)為二等侍衛(正四品),十二年(1886)為花翎侍衛,直至十六年(1890)。之後的任職情況沒有查到,是改任其它職務還是致仕了,不得而知,有待進一步查找。


新鄉故事:歷史鉤沉 | 延津新發現一位武進士


至此,心中甚是歡喜,延津新增一位進士,而且是一位武進士。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武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