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请家长们“对号入座”

“孔融让梨”、“千里送鹅毛”的故事从古至今广为流传,因为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们每个人从懂事起,都会从父母长辈那里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但这几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请家长们“对号入座”。

这几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请家长们“对号入座”


“没有没有,哪有你们家孩子优秀,你看你们家孩子从小……”

面对别人夸奖自己家孩子,还多家长都是很谦虚,说自己孩子没有别人家的优秀,在进行一下对比恭维一下别人家的孩子。现在这种谦虚式礼貌已经成为家长之间达成的一种交流默契。

这几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请家长们“对号入座”


但是,有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想法呢?我们的孩子是很脆弱的,他其实很需要得到夸奖,他没有大人之间这种“交流默契”。可能他认为的就是妈妈没有夸我,夸别人孩子了。他是很受挫的,会认为自己不值得夸奖,别的小朋友值得,别的小朋友比自己优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有可能自暴自弃。

这几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请家长们“对号入座”


其实,我们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当别人夸你家孩子这次考试有进步时,你可以说:"孩子最近复习的可认真了,很努力的付出有了回报,我也感到很欣慰。"

这样既肯定了自己家孩子,又不会让别人感到你这个家长太傲慢。

这几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请家长们“对号入座”


"来,凌子,叫阿姨。”

“…………”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没礼貌。”

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的性格,如果是内向、慢热型的不要逼着他主动打招呼,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这几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请家长们“对号入座”


有些家长会说说,我家孩子腼腆,害羞,不敢打招呼。虽然表面上你在教孩子做人的礼貌,但你首先是应该尊重你的孩子,逼着孩子打招呼会摧毁孩子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不能让孩子自我成长,自我发挥,自我构建人格体系。

这几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请家长们“对号入座”


最后这点,使大多数“哥哥”“姐姐”都太过于“懂事”。

大的必须让着小的,每个孩子都有选择的权利,谦让是美德,但是没有人有权利强迫他人谦让。

之前也有一期综艺节目:一位六年级的小学生对着镜头讲起了自己的苦楚:她有一个妹妹,特别的“霸道”,时不时得欺负她,但爸爸却十分不公平,每次都不管真相如何,就只相信妹妹的话,训斥她一个人,让她懂事,不要再欺负妹妹了。

姐姐哽咽着提出对爸爸的请求:“爸爸,你能不能不要每次都相信自己所以为的,能不能试着听我一次?”

这几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请家长们“对号入座”

她等了许久爸爸才回答:“你要让着妹妹,以大让小,你比她大,这个道理还用爸爸说吗?”

女孩不解,哭着问爸爸:“但是为什么每次是她做错了,却要我道歉?”

爸爸说:“她小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女孩试图和爸爸讲道理:“可是我每次让着她,让着让着就成了习惯,所以她怎么欺负我,都知道你不会说她。可是她永远会比我小六岁,难道我要一辈子让着她吗?”

本以为爸爸会有所反思,但没有,他始终坚持道:“还是刚才那句话,爸爸再重复一遍,毕竟她小,不懂事。”女孩听了爸爸的话后,崩溃大哭。

这几种中国式礼貌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请家长们“对号入座”


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味要求孩子以大让小,那么势必会伤害到孩子的物权观和自我认同感。

在家里,大孩子会认为父母偏心,从而嫉妒二宝,变得叛逆,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在外头,大孩子会缺少自信,或更变得更加执拗任性。谦让虽然是美德,但是不应该一味的要求孩子遵守。家有二宝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